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第275节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道

“可是咱听说,这金陵的房子不便宜啊!”

提起这个。

那大汉登时便气的直嘬后槽牙。

“谁说不是呢,咱就是拿着那偿金去买,也买不到原来位置的宅邸了,要么换小的,要么往外城去。”

朱元璋看着那大汉问道

“那你打算是去外城还是换小的?”

大汉笑道

“还是换个小的吧。”

“咱跟街坊们都商量过了,还是老街坊住着有个照应的好,那外城的都是周边县里的人,人都不熟,怕受欺负。”

“再说了,咱内城的娃子们都是咱从小看到大的,自家娃子跟他们一块读书,咱也放心。”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不对啊,这宅子都小了这么多,腾出来这么多的地,这是准备干啥?”

那大汉笑道

“卖给外地人呗,咱京师实际上就只有上元跟句容两个县,现在松江府那边都已经有人听到风声,准备拖家带口0.3的往咱金陵搬呢。”

听到这里。

朱元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照苏谯的这个建法。

金陵的人口怕是原地要翻一倍了。

“可是,这么多人,他们哪买得起金陵的宅子啊?”

“借啊,宝钞提举司最近也在往外借。”

朱元璋叹息道

“那宝钞提举司的利息可不低啊。”

“算是低的了,毕竟一借就是三十年,若是换成咱村头那些地主,这不得直接扒层皮?”

“提举司衙门要的也不紧,六个月之内能还上便是,民间上哪去找这样的钱?”

听到那大汉的回答,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可是总得还啊,这么高的利息,他们咋还?”

“那按以前来说,确实是贵,现在也还好吧。”

话音刚落。

朱元璋登时便傻眼了。

还好?

怎么着就还好了?

那可是每个月几十贯钱啊!

听到这里,那大汉赶忙笑道

“您老人家老是看着那前门大街那些王公大臣的宅邸,那百姓当然买不起。”

“但是外城那边,一套宅邸,最多也就是八九十贯。”

“折下来,每个月还个三两贯钱,还是还的起的。”

“毕竟现在金陵光外城的砖窑,一天就有将近两百个大子儿。”

听到这里。

朱元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

砖窑烧砖。

一个月就能赚六贯钱了?

咱大明百姓什么时候富庶成这个样子了?!.

156,谁才是最倒霉的人?

那大汉丝毫没有注意到面前的朱元璋已然愣在了原地。

良久之后。

那人才看着瞠目结舌的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老哥,你咋了?”

朱元璋这才赶忙问道

“城外现在砖窑一天就能有二百个大子儿?”

“是啊,那二百个大子儿还是说少了,不好找人嘞。”

老朱倒抽了一口凉气。

不敢置信的看着那人问道

“咋忽然就这么贵了?咱记得去年的时候,这种砖窑的力工,也就二三十文钱啊。”

听到这里,那大汉笑道

“老哥,老黄历了。”

“您看城里这么多的宅邸,一天就得用掉多少砖瓦?”

“宝钞提举司那边,要的还都是好砖好料,这宅子贵是贵了些,但也是一文钱一文货。”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但是这金陵城总有建完的那一天吧?这银子可是得还二三十年啊。”

那大汉像是看傻子一般看着朱元璋道

“金陵有建完的那一天,但是您想啊,这才修完了上元、江宁两个县。”

“慢慢的,咱是不是还得往边上靠?这溧水是不是也要建?”

“即便是整个应天府都修完了,下游不还有松江府吗。”

“起码咱们这二三十年的宅邸,是肯定有着落的。”

“城外那些砖窑招的也都是长工。”

听到这里。

朱元璋才渐渐的回过神来。

而后登时便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这大汉说的没错。

金陵的百姓或许不怕还不上这宅邸的钱。

但是代价呢?

那是要用周围的郡县,甚至是松江府来做代价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登时便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看着那大汉问道

“金陵百姓的银子能还的上,那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咋还这笔钱?”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

那大汉也不不禁一愣。

而后若有所思的喃喃道

“苏大人既然能想28出这样的办法,应当也有收场的法子吧?”

朱元璋的面色逐渐的阴沉了下来。

而后便打开了自己的聊天群。

太祖高皇帝:

“@世宗肃皇帝你小子怎么看这件事?”

世宗肃皇帝:

“祖爷爷,海利亿巨,或许苏谯是想借着海运……”

嘉靖的话还没说完。

登时便察觉到了群内的一片死寂。

首节 上一节 275/5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剪辑通历史:盘点十大失败的传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