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22节

“到底是有多少粮食啊,竟然能够爆仓!”

“常平仓呢?难道也装满了?”

官府的粮仓,有好几种。

除了收税的粮仓,还有备战仓,常平仓。

所谓常平仓,就是用来缓和粮价波动,在夏收秋收的时候,粮价最低,主动从市面上购进大量粮食。

等冬天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或是遇到什么灾祸,再大规模将陈粮放出来。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常平仓的设计,就是大量储存粮食。

要是所有的官仓都堆满了,常平仓的作用也就废了。

“满了满了!”

“别说常平仓了,就连很多百姓家里的私仓,都已经堆得装不下!”

“不少百姓,真的是枕着粮食睡觉——他们宁愿自己没地方睡,也不肯让粮食暴露在外面受损发霉!”

户部侍郎无比自豪,说着从督粮官口中听来的趣事。

之前,户部尚书派人下去核查,生怕是下面的人错报,让督粮官暗中去百姓家中查访,结果遇到没地方住的情况,还在麦子堆上睡了一宿。

他回来后,将这件事作为新奇见闻和粮食丰收的证明,说给户部同僚听,也才有了这次修建粮仓的建议。

“睡在粮食堆里!”

“这这这……百姓们怕是做梦,也要笑醒吧!”

群臣终于对今年大丰收的场景,有所想象,也理解了600亿吨粮食,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殿下!”

“尽管粮食大丰收,甚至变得不值钱,但也绝对不容浪费!”

“还请殿下下旨,加紧修炼粮仓!臣等工部官员,绝对不辞辛劳,尽快将粮仓建好!”

工部尚书赶紧上前,主动请命。

朱高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点头答应。

“准了!”

“着工部上下,发动全国的工匠,加紧修建粮仓,直接将原本的储量,扩大十倍!”

朱高煜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十分惊人。

工部尚书听到‘准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当场呆住,不知如何是好。

“十……十倍?!”

“殿下,用得着这么多吗?”

“我们工部要是接下这个活,今年就什么事都不用干,光修粮仓去了!”

粮仓不是简单工程,对技术的要求,甚至比一般房屋河堤更高!

不仅要坚固耐用,防水防火,还得考虑通风和方便运输,以及防治米虫和老鼠,可谓是处处要谨慎。

工部的官员,必须全程盯着,否则出现质量问题,将来会出大事。

十倍的粮仓,不仅超过工部的能力,更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群臣更是都大为震惊,纷纷上言反对。

“殿下,何必要修这么多粮仓?”

“就算一时丰收,也不至于这样啊,若是粮仓空置太多,岂不浪费?”

这一回,不用朱高煜多说,户部尚书就站出来,帮他反驳。

别人不清楚为何,他却深深的知道,皇太孙这是何等深谋远虑!

“用不着这么多?”

“那你可知道,今年为何如此丰收,粮食产量为何如此之多?”

户部尚书的这声质问,让群臣一愣,接着若有所思。

不说他们还没有注意到,600亿吨的产量,比往年多那么多,显然不正常啊!

这背后,必有原因。

第二百六十八章 扩张工部,有大计划

“敢问卢大人,粮食增产到底是为何?”

“还请卢大人为我等解惑!”

大家同时同僚,不懂就问,没什么丢人的。

众人确实对这个问题,很是好奇。

朱高煜坐在龙椅上,没有说话,静静看着户部尚书的表演。

“当然是因为皇太孙殿下!”

户部尚书卢平朗声道,脸上尽是崇敬与钦佩。

众人还以为他也要拍马屁,却不想,卢平说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今年全国小麦丰产,是因为皇太孙殿下提供的新粮种!”

“这是殿下亲自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高产抗病小麦,不仅耐寒耐旱耐贫瘠,麦穗又长又大,比百姓过往自己的种子,产量高出好几倍!”

“正是因为这种全新的粮种,推广到全国,才有了今年的高产,才有了600亿吨的奇迹!”

听了这话,群臣不由齐齐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高煜。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切的背后,竟然又是皇太孙殿下的功劳!

群臣都一片震惊,对这种闻所未闻的手段,好奇不已。

从古到今,就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方法,能够培育出高产数倍的粮种!

不过,一想到是皇太孙,他们又觉得合理起来。

细数一下,皇太孙殿下弄出来的全新玩意儿还少吗?

什么火枪火炮铁皮船,水泥蒸汽机,要不是实物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当然。

也有接受比较快的大臣,立即展开联想。

“杂交小麦?”

“这是什么方法,竟然能够如此提高产量!”

“小麦能杂交,那水稻呢?大豆呢?其他的粮食,是不是也能杂交?”

“要是都杂交一下,我大明的种种庄稼作物,岂不是都能够得到巨大提升!”

朱高煜有些诧异的看了此人一眼,没想到朝堂中还有这样的人才,竟然懂得举一反三,很有科学思维嘛。

比那些不懂变通的腐儒强多了!

他不由点点头,主动开口解释。

“你的想法很对,所有的庄稼作物,乃至所有的植物动物,都可以杂交!”

“粮食杂交能够抗病高产,果树杂交能够变得更大更甜,牲畜杂交能够长得更快更健康。民间常用的骡子,就是驴子和马杂交而来!”

群臣听到这里,才终于恍然大悟。

杂交,竟然是这种意思!

骡子他们都见过,一说就懂了。

而这时,户部尚书卢平则继续上前进言。

“之所以殿下说,要扩建十倍的粮仓,也是因此!”

“如今夏收,收获的粮食是小麦,大明两湖两广,江南大片地方,都主要种植水稻。”

“而这些水稻,也是用了皇太孙殿下的杂交粮种!”

“所以,三个月以后,还有更多的水稻等粮食,等待着收割入库!”

“要是不提前建好仓库,到时候就真的没地方存放了,殿下这是未雨绸缪啊!”

群臣听完,不由对朱高煜万分钦佩,敬畏不已。

众人喧哗许久,终于接受了这一切。

再看上方龙椅上的朱高煜,竟显得那么英明神武,高不可攀!

联想一下皇太孙监国后,大明的种种变化,群臣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皇太孙,的确是千古难遇的明君圣君!

“还是洪武陛下有眼光啊,一眼就看出皇太孙殿下,乃真正的真龙天子!”

“殿下简直是天神下凡,来帮助我大明的!”

“殿下监国后,我大明风调雨顺,越来越兴旺繁盛,有盛世之相!”

首节 上一节 222/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