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55节

其余百姓也都亲手挖出自己种植的红薯,无比欢喜满足,乐开了花。

他们知道,红薯顺利成熟,还迎来大丰收,哪怕远渡重洋来到东唐州,也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他们可以放开了吃,可以在此安家落户,世代繁衍!

随着第一批红薯红薯的大丰收,大明众人算是彻底渡过了粮食危机。

当城市中哟了足够的粮食储备后,朱棣就没有继续集体耕作,而是开始逐步给百姓们分发土地,以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百姓们才会对这里产生归属感,将自己的心落在这里。

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每个人都能分到100亩田地,种都种不完。

因此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每个人都是充满希喜悦。而且他们知道等后面开拓的更多了,还能分到更多的土地。

成为几百亩土地的大地主不是梦!

随着红薯等庄稼的成熟,百姓们真正在此扎根,朱棣也终于开始从田间抽身,考虑其他事情。

“燕王殿下,我们从大明带来的各种铁器等工具,已经不够用了!”

“特别是最近的大规模开荒,对各种农具的消耗很大。”

“若是没有足够的铁,开荒工作恐怕要受到影响……”

有人上前禀报,说出了最近遇到的问题。

虽然很多船上,都准备了不少的铁器,包括农耕器具,但是整个开荒行动非常浩大,对于铁器的消耗,也异常严重。

而且,很多老百姓自带的农耕器具都比较少,大多数老百姓准备最多的还是吃的口粮,以及需要播种的粮食种子。

铁器的作用,不用说所有人都明白。

要是没有这种材料,别说开荒了,大明在新大陆上,将是寸步难行。

朱棣不由皱眉,对着地图开始沉思。

“铁器不够,我们不可能再返回大明去运,所以就只有一个办法,原地开矿冶炼!”

“即刻派人去各地勘探矿产,一定要找到一处铁矿!”

只要知道铁矿,一切就都好办了,

大明这里,有不少懂得冶炼金属的人才,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建造出一处土法冶炼炉,来满足需求。

至于更高一步的精炼,等先有了足够的铁,再说不迟。

于是。

接下来一段时间,朱棣接下来让人把工作重心放在铁器上面。

他派人去到处搜寻矿产,不放过附近的任何一个地方。

大明来的人里,本身就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大匠,对铁矿勘探很有研究。

再结合土著人的指路,很快就有了好消息。

新大陆不愧是天赐之地,没过多久,便有人发现了一座铁矿,并且埋藏很浅,开采起来也不麻烦。

朱棣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兴奋起来。

“太好了!”

“立刻派出人手,准备开采铁矿,并运出来进行冶炼。”

“本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成品的铁料!”

第三百零四章 未来的人口大计

大明在东唐州发现了铁矿,开采工作也迅速展开。

在不计代价的卖力挖掘下,很快便有大批铁矿,从地下挖出,运到到指定的地方。

朱棣拿出事先在大明就准备的各种工具图纸,让随行的众多工匠和天工学院的学生打造。

这些还没完全长大的学生,跟随着开荒众人吃 不少苦,但得到的成长,却也是异常巨大。

此时的他们,虽然还不能独当一面,但打打下手,做一些辅助工作,还是游刃有余的。

在众人的联合劳作之下,冶炼铁矿的土熔炉很快建好,并在不久之后,产出了第一炉铁料。

朱棣亲自来到冶铁作坊,不顾里面烟熏火燎的气息,上前查看。

“邦邦!”

他敲击铁料,检查其成色,露出满意的笑容。

“很好!”

“虽然比不上大明的百炼精铁,但用来打造农具,完全够用了!”

“有了这些铁料,各种农具工具,再也不是问题,你们立下大功了!”

“说吧!”

“是想让本王赏赐金银财富,还是提升官职,亦或是新大陆的土地?”

“对于有功之臣,本王绝不吝啬!”

负责冶炼铁矿的众人也很是激动,没想到这么快就立下功劳,获得赏赐。

要是放在大明,这简直不值一提,别说奖赏了,做不好还要受罚!

可在东唐州新大陆,这里什么都缺,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却也给了更多人改变的机会。

“多谢殿下!”

“殿下,我想当官!”

“我做了一辈子工匠,一辈子都是贱籍,低人一等。我想做官,想要出人头地!”

一个白发老工匠,红着眼眶恳求到。

朱棣当然不会说话不算数,当即答应,封他做工部员外郎。

在东唐州,朱棣有这个权力!

不论是封官赏爵,还是生杀予夺,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大明都不会干涉。

“多谢殿下,多谢燕王殿下!”

白发老工匠不住叩首拜谢,老泪纵横。

他一辈子的愿望,在今天终于实现了,怎能不高兴?

看到有人立下功劳立刻得到如此厚赏,其余人都更加兴奋,心里充满了干劲。

他们一个比一个努力,希望下一个获得封赏的是自己。

随着粮食收获,铁矿也冶炼出来,大明的开拓进展更加顺利。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不久之后,又遇到了另外的问题。

“殿下,我们的人手已经不足了!”

“建城,开荒,种地,伐木,开矿,炼铁……”

“所有地方都要人,二十万人也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人手,我们能够经营的地方,就只有附近的这一小块!”

在各种资源问题都解决之后,摆在大明众人面前的,就是缺人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基础。

没了人,什么都做不了。

要是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大明的开拓,很快就会陷入僵局!

然而,朱棣听完之后,却没有丝毫担心,反而成竹在胸。

“好了,本王知道了!”

“对这件事,陛下和皇太孙,早有预料!”

“并且,在出发之前,他们就给了本王解决之道!”

众人顿时大喜,满怀期待的望向朱棣,想要看看到底用什么办法,解决缺人的问题。

而朱棣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

“方法很简单,就是同化本地土著人!”

“本王一早就压制着你们,让你们不要和土著起冲突,也是为了今日!”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土著人的信任,可以考虑招收和雇佣一部分土著,加入到我们的开拓计划之中!”

如何应对土著的问题,早就是朱棣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朱高煜和朱元璋的指点,他一早就下令不得随意杀戮当地的原土著居民。

对各个部落的土著,以招抚为主,可以通过各种食物、商品,以雇佣的方式兑换他们的劳动力。

大明的文明程度,比土著人不知高多少个层次。在大明面前,当地土著完全就是未开化的野人!

只要他们接触过大明的东西,吃过大明人的精美食物,住过大明建造的坚固房屋,用过大明的铁器,就绝对不会再离开,回去过野人的日子!

首节 上一节 255/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