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70节

所以,都是朱皇帝不念旧情。

这帮人反正也想好了,这次就赌法不责众了,这地是绝对不交的。

这帮人的想法暂且不提,只说今晚上的凉国公府上可是彻底热闹了。

蓝玉自认为已经想明白朱元璋的想法了,那为了自家阖家老小的性命以及爵位,那可是通宵达旦的处理着府上的事儿。

先是在自己府上查,查完又差人连夜拿着他名帖去了趟应天府衙门,连夜从档案里面翻找了起来。

这一找,还真被蓝玉派出的亲卫找到了几个府上的管事,偷偷给自家添置了田亩的。

那不用说,肯定是打着凉国公府的牌子弄来的,不然这不年不月的怎么可能在应天周边弄到百亩以上的水田?

蓝玉没有丝毫犹豫,看到抄来的田亩册子,都不用交代其他人,自己抽出刀子就把当事的管事直接一刀砍了。

拎着还在滴血的钢刀,蓝玉满脸冷峻的吩咐众人道。

“咱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这破事儿交代出来,地契交了屁事儿没有,可总有些不怕死的!”

“怎么,当老爷我拎不动刀了?”

“来人,传话下去,府上所有人但凡举报他人的,一旦查实老爷我直接赏银子!”

好嘛,先是杀人震慑在前,而后再辅以利诱,蓝玉为了肃清府上这是用上兵法了。

但别说,这一招还真好用!

都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这举报有奖的制度一出来,还真就又查出了几个府上的远亲,打着蓝玉的招牌强占了土地。

蓝玉气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一忙,忙了个通宵达旦不说,直到第二天过了晌午才算是全部清点完毕。

蓝玉满脸憔悴的交代管家大包小包的直接送到了燕王府上。

而接到包裹的朱棣打开包裹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

蓝玉这是彻底不留余地了啊。

凉国公府的、蓝氏宗族的、今上赏赐的以及蓝玉正儿八经掏钱购买的,一点没留全部清点、整理完毕登记在册,而后附上地契给送到了他手上。

按理来说,有蓝玉这等“凶名在外”的猛将第一个服软,朱棣应该高兴才是。

可他此刻看着账册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则是心惊肉跳。

这还仅仅是一个凉国公府,这各种田亩加在一起就已经超过十万亩了,那其他人呢?

纵使比凉国公少一些,但上万亩是肯定有的吧。

这加到一起又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一想到这个朱老四便觉着头皮发麻!

但是,他此刻也只能苦笑着收下了这一包东西。

毕竟是凉国公的一番好意,他总不能拒绝不是。

只是,他特意吩咐人把里面自己父皇正儿八经赏赐的那些田亩全给挑了出来放到了一旁。

这些田亩,不问过父皇他还真不知道处理。

毕竟,谁也没想到平素里桀骜不驯的凉国公,能做到这个地步啊!

这事儿,还是让父皇头疼去吧,他是管不了了!

第八十四章 百官应对的手段

朱棣不是第一次替自家老爹办差了。

但以往,他更多的还是敲敲边鼓或者担任副手的角色。

毕竟往常的时候要么就是自家老爹直接安排臣子去干活,要么就是他大哥懿文太子朱标统筹一切。

哪里会有他这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藩王去干活的道理。

所以,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当领头人,还是负责清查全国田亩、丈量各省耕地这么大的事情,朱棣心里难免有些举棋不定。

他不是傻子,朝堂上自家老爹对着朱允炆所说的那些话,他当然也知道了。

如今父皇更是直接把这么一件能立威扬名的差事交给他,他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觉着忐忑。

看人挑担不费力,往日里光见着父皇以及大哥信手拈来般的处理各种事情,总觉着不过如此自己上也行。

现在临到门前了,他才发现,这事儿真没有那么简单。

好在朱棣这人性子坚定,倒也没在这上面多做盘桓,转头就开始琢磨起了之后的安排来。

恰在此时,管家来报,好几个勋贵如同约好了一般上门了,而领头的便是颖国公傅友德。

一应人等又是亲自上门,又是老老实实地上缴清单、地契,着实让朱棣有些看不会了。

好家伙,一个凉国公一个颖国公,这可都是王爵之下一等一的爵位,与国同休不说,这可是非立下泼天功劳的大功勋不可得的爵位。

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为过。

结果呢,仅仅只是自家父皇说句话而已,几个原本嚣张跋扈在朝臣眼中个个都有造反嫌疑的国公就这么躺平了?

真就把自家“辛辛苦苦”弄来的田地给交上来了?

这可不仅仅是能传家的富贵。

更是交到皇家手里的把柄!是把刀亲手递给了自己!

而这,都不用朱棣去查,他们自己就因为父皇的一句话就直接送来了。

想到这,朱棣长长的吁出了一口气。

自己还差着父皇太多太多啊!突然之间有些想自己的大哥了,也许大哥在的话,恐怕早就已经想好对策了。

哎!

也不知道何时才会有这等威信和手段!

朱棣也没太过纠结,收下这些东西安慰了众人几句后,转头开始拉着众人在府上吃吃喝喝了起来。

既然父皇要把他往这条路子上引,那他多少也得拉拢一些人手才是,总不能到时候什么事儿都自己去干把。

而傅友德、蓝玉等武勋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这边厢燕王府上的事情经过大半天的发酵,迅速的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

但对于蓝玉、傅友德等人这种作法,不同的团体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有觉着他们见机得快拍皇帝马屁的、有觉着他们胆小如鼠、见风就是雨的、也有觉着他们自己吓自己白白舍了家业的……

可以说,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身份让众多有心人对于蓝玉等人的作法自然有不同的想法。

但不可避免的是,大部分人感叹完之后还是得问候一下蓝玉的母族以及祖宗十八代。

毕竟,蓝玉此举太过惹眼了,这一下就把他们给架住了。

这些事情蓝玉自然不知道,或许知道了也不在乎。

反正蓝玉这厮这么些年下来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再多几个真就无所谓!

不过,因为蓝玉、傅友德一群人这么先蹦出来一闹,众人也有了些新的想法。

当先的是那部分文臣,他们在琢磨着今上这政策里到底是有什么他们未曾参透的关键所在。

正所谓读书人心眼子都多,不把里间的弯弯绕绕弄清楚他们是不可能出手的。

毕竟“耕读传家”可都是他们的追求,这要是就这么放弃了“耕”,那他们怎么舍得往日里那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所以,在他们看来,今上如今这些举措,无非就是一种制衡和手段罢了。

你要我们把地交出去,也不是不行,但你总不能空口白话的一句话就得我们交出去吧。

你老朱家想要为天下万民求生路、求活路,可以啊,那就拿点东西来换啊。

反正白嫖绝不可能。

另一路的武勋们就没想那么多了。

但凡能在这个时代侥幸成为勋贵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经历过乱世、厮杀的。

哪怕他们嘴里说着什么忠勇,可骨子里信奉的却是实打实的弱肉强食。

在他们看来,你老朱给饷银、给爵位、给位子,所以我们给你打生打死也没关系。

但如今呢,你要把咱的好处又给收回去?

不可能!

甭管文武百官的态度是不是破口大骂,但经过互相之间的商讨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静观其变和暗地里出手阻拦朱棣的清查。

没法子啊,一族一家几百口子人吃马嚼的,读书、行商、外出、交友……

要花钱的地方可太多了,如今又没有其他什么好的进项,谁又乐意把手里的大把田地交出去?

硬顶显然是不明智的!

都知道朱皇帝那臭脾气,典型的吃软不吃硬,甚至有些事情那是软硬不吃。

故此,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冲着朱棣即将开始的钦差之旅下手了。

首节 上一节 70/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