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第226节

从唐宋时期起,就有不少番邦的人通过海运来到中原。

和中原王朝做生意。

尤其是以南宋为盛。

之所以南宋能够以半壁江山,对扛金元一百余年。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南宋发达的海运。

看到海运好处的蒙古人。

更是把海运推上了顶峰。

只可惜蒙古人只知道掠夺,不知道经营。

海运渐渐的衰败了下来。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海运的好处。

并且也很希望大明能够大力的发展海运。

之所以没有大力发展,是因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

那就是沿海劫掠的倭寇!

当初朱元璋占据金陵。

北有大元一心想要剿灭这些“乱贼”。

西南有陈友谅,一直对朱元璋虎视眈眈。

东南的张士诚和方国珍。

虽然没有什么野心。

但也不会轻易就范。

所以朱元璋光是对付这些势力。

就已经绞尽了脑汁。

哪有时间顾忌海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

东瀛那些战败的浪人,开始漂洋过海的来到中原。

当初的两次神风让这些东瀛人觉得中原王朝不过如此。

再加上此时中原大地 正在一片混乱之中。

只想着自保的张士诚和方国珍。

面对朱元璋的攻势本就自身难保。

哪里有精力去管那些倭寇。

于是这些倭寇的实力也愈发的壮大起来。

并且还带动东瀛本国的那些大名主动派人前来劫掠。

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后。

得知这些倭寇的所作所为当然是无比气愤。

此等丑类,平时根本就不配被自己放在眼里。

没想到此时却在自己眼前来回的蹦跶。

真是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但朱元璋是什么脾气。

怎么可能忍受这种东西在自己面前蹦跶。

当即便命人带兵剿灭这些倭寇。

然而结果却 事与愿违。

因为这些倭寇早就已经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动方式。

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跟明军碰一碰。

但是在吃了几次亏之后。

就再也不跟正规军有正面接触。

反正自己的目的就是抢钱。

没必要跟 明军拼命。

搞得朱元璋 焦头烂额。

这些倭寇就像滑不溜手的泥鳅。

抓抓不到,打打不住。

朝廷还要徒费钱粮。

本身中原大地因为 蒙古人的祸祸就已经残破不堪。

连年的征战更是雪上加霜。

还有北元的虎视眈眈。

让朱元璋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东瀛列为不征之国。

随后又花费大力气。

在海边实行坚壁清野,把百姓全都搬迁到内陆。

重新划拨土地。

免得受到那些倭寇的袭扰。

只是这股气始终憋在朱元璋的心里。

所以在听到朱雄英的心声之后。

当然要着手考虑这件事情。

更不要说现在海运对大明的诸多好处。

朱标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思索一番后说道:

“父皇,如今大明已经兵精粮足。”

“是时候解决这些问题了!”

第147章 命姚广孝扫平倭寇

现在的大明已经今非昔比。

大明已经国富民强。

武器也非同一般。

朱标又不是什么守成之君。

自然想要给这些倭寇一点教训。

“只是这些 倭寇的机动性实在是太高了。”

“驾驶小船窜行于海面之上。”

“着实是有点难搞。”

洪武年间,一切都是推倒重建。

社会也是十分的井然有序。

还没有人会想要养寇自重。

所以清剿倭寇这件事并不麻烦。

麻烦的是怎么找到 倭寇。

就像朱标说的那样。

倭寇的船本就是为劫掠而造。

又小又快。

大明的船只多是笨重的大船。

论实力,多少倭寇的船来都是碾压。

但是论机动性,那可就差的远了。

更何况,朝廷如今的水师也都是内河内湖的水师。

根本 没有在海上作战的经验。

就在父子二人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226/2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