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308节

“夫人,万万不可!”

“孩儿还在呢,在呢,这次咱们留着,养着……”

朱成炜一头冲了进来,将襁褓放到床上,死死地抱住妻子。

朱柳氏苦涩地一笑,“咱们怎么养得活孩儿?”

朱成炜说道:“我找到生计了,能养活咱们一家人。”

“什么生计?”

面对妻子的询问,朱成炜目光躲闪。

刚才在村子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留下孩子。

事到如今,也顾不得什么尊严、体统了。

跟其他宗亲一样,去偷,去抢!

屋外传来一个声音:“请问奉国将军朱成炜,是否住在这里?”

朱成炜忙擦干眼泪,将褴褛的衣衫整理了一番,然后昂首挺胸走出去。

看到屋外的几人,朱成炜不由得一愣。

为首的一人,朱成炜认识,是县里的县丞,姓左。

左县丞身旁站着一人,竟是一名东厂番役。

后面还有两名差役。

才是刚刚想着去抢劫偷盗,还没开始干呢!

怎么都官差就到了?

朱成炜道:“本将军就是朱成炜,二位有何贵干?”

左县丞笑着说道:“下官此番前来,是专程送这个月的粮油的。”

两名差役上前,将一袋粮食和一罐油。

朱成炜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不会错的。”

左县丞笑着一番解释。

月初,朝廷颁布了新的宗禄之制。

从今以后,取消所有宗室子弟的禄米。

宗室子弟可以从事士农工商等职业,以此自食其力,维持生计。

接下来朝廷会按人头,分给宗室子弟田地。

对于像朱成炜这种生计无着落者,或是老弱病残,由官府每月予以救济。

“你,你莫不是哄我?”

“太祖的祖制,就这么改了?”

“朝廷又哪里来的钱粮救济咱们?”

朱成炜怎么也难以相信。

“陛下的旨意,朝廷的新政,下官怎敢乱说?”

“这位是东厂廉政司的秦公公,专门监督救济发放。”

“至于朝廷的钱粮,是从藩王土地收取的田税中拨付的。”

“唐王仁慈,特意花钱,给唐王府治下的贫寒宗族,每人每月贴补一斤油。”

左县丞十分耐心地一番解释。

扑通!

朱成炜双膝跪地,朝北连连磕头。

朱柳氏抱着孩子出来,跪在朱成炜后面,泣不成声。

临走时,左县丞想起一件事。

他朝朱成炜说道:“听说你识文断字?”

朱成炜如实答道:“小时候读过几年书。”

“唐王殿下在南阳筹建水泥厂,正招人呢。你是宗室,又能识文断字,可以优先招录。”

“这水泥厂,可是纯阳真人云逍子名下的产业,待遇好着呢,足够你养家糊口的了。”

左县丞的话,让朱成炜一脸懵逼。

水泥厂是个什么东西?

纯阳真人云逍子,那又是谁?

左县丞不再多说,几人离开了朱家。

朱成炜和妻子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感觉如同是在做梦一般。

左县丞和那东厂番役的对话,随风传来。

“听唐王府的人说,这新的宗族制度,是云真人向陛下提出来的。这可是活命无数的大功德啊!”

“光是这宗族制度?河南百姓能得到朝廷恩泽,哪一样不是云真人的功德?”

“咱们河南百姓,真该为云真人建生祠,立塑像,日日供奉才对。”

“可千万别,听厂公说,云真人最是厌憎这个!”

……

朱成炜和朱柳氏面面相觑。

半晌。

朱柳氏问道:“这位云逍子,是哪位仙神?”

朱成炜摇头道:“听上去,应当不是什么仙神,而是能跟陛下说上话的活神仙。”

“照这么说,咱们这一家子的命,都是这位云真人给救的,咱们该给他立长生牌位才是。”

“那是当然。我明儿个就去南阳看看,要是能进水泥厂做工,以后说不定还能见到云真人。”

……

京师。

某座知名道观中。

某位年轻道士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道士困惑地说道:“这又是谁在背后说我的闲话?”

道士不知道的是,在背后念叨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短短时间内,在河南无数百姓家中,都供有他的长生牌位。

每天说到他的人,何止百万?

第237章 何年何月,才是我云日天的出头之日?

艳阳高照,酷热难当。

皇宫,仁寿宫。

外面热浪滚滚,不住地袭入宫殿中。

却怎么也难以驱散宫内的腐朽和阴冷。

仁寿宫的太监、宫女,走路都是佝着腰,轻手轻脚。

一个个小心翼翼,生怕打破了宫殿中的那份死寂似的。

寝宫中,不时传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床榻上,一名老妇躺在那里。

形如枯槁,颧骨很高,两鬓斑白。

脸色暗淡无光,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皮一样粗糙。

当年集万历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引发轰动一时的‘国本之争’、‘妖书案’、‘梃击案’的郑贵妃,此时已经行将就木,时日不多了。

一名年逾七旬的老太监,垂手站在床边。

“皇帝那里回话了?”

郑贵妃剧烈地咳嗽了一会儿,发出阴沉、嘶哑的声音。

“陛下说,福王干涉朝政,触犯律法,必须予以严惩。”

“陛下还说,这都是为了福王好,还说……后宫,不得干政!”

老太监颤颤巍巍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08/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