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488节

人们虽然早就听说过传言,却一直不敢相信。

官府的银子,全都放到私人办的钱庄里,这是人们怎么都难以想象的。

此时张国维亲口道出,让很多商人和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官府的银子都放在银行,并且从银行调度,老百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张国维接着宣布了第二条政令。

官吏、差役的薪俸发放,全部从银行发放。

等到将来,军队中将佐、兵卒的饷银,也是如此。

每人在银行设一个私人户头,月末直接将薪金打入账户。

至于是存在银行也好,或是支取,全凭个人自愿。

官吏、差役们倒是无所谓。

毕竟他们也不靠这点微薄的薪俸活命。

对于军队中的兵卒而言,那意义可就非同凡响了。

这就意味着,再也不会被层层克扣军饷了。

今天到场的军方大佬,一个个脸都绿了,这可是少了一大财源啊!

虽然没有最底层的军士到场,百姓当中却有一些军户家属。

听了张国维的话,他们意识到这一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无不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的也有之。

南京兵部尚书傅振商心中一声长叹:云真人,果真是圣人降世!

冒领、克扣军饷,这可是自古以来军队中难以避免的积弊。

现在好了,每个人在银行一个户头,还怎么冒名顶替?

这还让军官怎么克扣?

云真人随便开了一家银行,顺带就把这个积弊给解决了,除了圣人,还能有什么人有这等手段?

张国维接着宣布了第三条。

百姓、商家缴纳赋税,全部折算成税银,直接交给银行的官府专用户头,由银行开具票据,官府认可。

话一落音,人群一阵轰动,百姓们全都炸了。

“直接把税银交给银行,是不是说,以后再也不用受官差拿火耗来盘剥咱们了。”

“胥吏可不是一般的心黑啊,每次交税银,都拿成色不足为借口克扣火耗,一两银子,五钱火耗都敢收啊!”

……

张国维挥挥手,人群安静下来。

一个小商贩大声问道:“把银子交给银行,还收不收火耗了吗?”

人们纷纷看向张国维。

要是银行跟官差那样,那跟以前有什么分别?

华允诚身旁的一名中年妇人站出来,“如果交现银,自然是要收一定的火耗,不过火耗不会超过半成。若是以银券缴纳,自然不存在火耗,也就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女人,是大明商业银行的大掌柜。

可千万不要以为是个女人,就因此小瞧她。

女人名叫高福丽,原本是晋商票号的大掌柜。

以晋商的精明,以八千两一年的天价薪金聘请她,能力可见一斑。

去年末,晋商倒台,高福丽一家子也跟着被下狱。

云逍看中她是个人才,稍加培养就是一个银行高管,于是发话免了她的罪。

高福丽的话,让人群再次一阵轰动。

所谓的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

胥吏收火耗,动不动就是三四成,这怎么敢比?

并且用银券交的话,根本就不用交火耗银子。

简直是太良心了!

“难怪前些日子,云真人在金泾湖当众说,要为江南百姓‘除三害’,胥吏正是其中一大害。”

“云真人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对咱们可是大恩德啊!”

“云真人为什么没来,我想给他磕几个头!”

……

人群中,信昌号掌柜低声说道:“云逍子用这一手收取人心,这该如何是好?”

于东波冷哼一笑,“收买了百姓、商家的心,却得罪了官员、胥吏,他们能善罢甘休?等着吧,等会儿就有好戏看!”

不出于东波所料,在场的胥吏全都脸色铁青。

那些维持秩序的衙役们,全都愣在那里,像是天塌了一样。

当官的倒也罢了。

他们来钱的路子多,少了火耗银子,从其他地方补起来就是了。

可他们这些胥吏却是不同啊,大多数人都靠这个养家糊口呢!

没了火耗银子,这以后让人怎么活?

“抚台大人,小人斗胆问一句,没有了火耗银子,咱们这个衙门里出死力的,以后还怎么活命?”

一名中年人在人群中大声问道,看他的穿着,应当是一名官府中的书吏。

张国维问道:“你是谁?”

“小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苏州府署经书刘正隆,抚台大人不管是将小人下狱,还是直接杀了小人,小人都无话可说。”

“但是为了一家老小的活路,以及江南数以万计胥吏的生计,该说的话,小人哪怕不要了这条命,还是要说来,让大家伙给评评理!”

那书吏昂首答道。

一番话,引来一声声叫好。

第421章 皇家公务人员

虽然同为三害,胥吏和士绅、生员可不同。

官府衙门的书吏简称“吏”,衙役简称“胥”,二者合称为“胥吏”。

胥吏是衙门里工作人员的主力军。

就拿现在的苏州吴江县为例,衙门里的朝廷命官也仅有知县、县丞等,一共十一人。

经书、散书等书吏,却达到一百多人,衙役人数有三百八十多人。

这还是朝廷给的定额编制,实际上胥吏总数更多。

胥吏负责文书档案,公牍传递,诉讼刑名,司法治安,输粮征税,戒备警卫……

胥吏就是维持官府正常运转,社会有序稳定的主力军。

然而在大明,胥吏却是一个极其低贱卑微的群体。

大明的胥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等于是上升的渠道被断绝。

甚至是子孙三代,都不能参加科举。

胥吏被禁止和官员联姻,在社会上也被瞧之不起。

在广东一些家族,谁做了书吏,谁就要被宗祠除名。

和书吏相比,衙役的地位更为低下。

皂吏、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等衙役,统统都被称作是贱役,和奴仆、娼优,丐户同列。

官府既要用胥吏,又轻贱胥吏,薪俸微薄,这就是大明体制的可笑之处。

胥吏们为了生计,也只能盘剥百姓,关键是老百姓好欺负。

现在要是取消了火耗,少了这笔主要收入,有谁还愿意去干这一行?

大不了甩手不干了,到时候官府靠谁去运转?

那名为刘正隆的胥吏这么一闹,在场的胥吏全都跟着附和。

生计的来源都断了,现在不闹腾,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原本是极为喜庆、喧闹的场面,瞬时变得寂静了下来。

前来观礼的官员、士绅、富商,心中都是一阵幸灾乐祸。

云逍子向士绅和生员开刀,这次又向胥吏下手,这下子碰到硬钉子了吧?

于东波面有得色。

刘正隆,正在他事先安排的。

首节 上一节 488/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