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536节

孙元化和徐光启强压心头的震惊与欣喜,继续往下看。

没看一会儿。

孙元化再次被惊到了,刚刚坐下,又猛地站起来。

徐光启皱眉说道:“云真人面前,怎能如此失态?”

孙元化却是充耳不闻,直勾勾地盯着云逍,颤声问道:“云真人所说的这种砂型铸造法和内模水冷法,当真可行?”

云逍笃定地说道:“切实可行!”

孙元化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仰天大笑道:“我大明火炮,将无敌于天下矣!”

徐光启对于火炮铸造,却并不怎么精通,好奇地问道:“初阳,这所谓的砂型铸造法和内模水冷法,有哪些好处?”

“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啊!”

孙元化由于太过激动,说话都有些哆嗦。

这也怪不得他的定力不够。

只要是了解这个时代铸造方法,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了。

眼下在欧洲大陆,都是使用泥型铸造法。

孙元化学习西洋铸炮,也是使用同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在铸炮之前,先制作好泥模。

泥模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形芯和一个外范,烘干后分段翻制出两开或多瓣的泥型。

经过精细的雕刻和反复的烘干后,将炮身的铸型装配好,再将熔化的铁水浇注入铸型,制成大炮。

这种铸炮方法好处极多。

炮管壁薄,重量轻,造价低廉……因此泥型铸造法,在此时已经是世界顶尖的铸炮技术。

要知道,时至今日,也只有英吉利等极少数郭嘉,掌握铁铸大炮的方法。

然而泥型铸造法,有几个相当致命的缺陷。

由于使用泥膜制造,炮身经常会出现凹凸不平甚至凹坑。

再加上大明此时炼钢多使用煤炭,北方的煤炭含硫较高。

高温下,硫与金属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硫化物。

这就导致炼成的钢铁杂质较多,延展性较差,脆性较高。

因此铸造的铁炮,存在一个相当致命而又普遍的缺陷——炸膛!

另外就是要耗时太长。

光是制作可用的泥模,就需要很长时间。

因为泥模需要等其自然风干后才能浇铸,模越大等的时间越久。

短则一月以上,遇上天气不好,几个月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铸一门炮往往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时间。

可即便铸出来了,次品率也非常高。

因为外范和形芯用粘土制作而成,透气性差,里面很难真正的干透,往往是外干内湿。

在浇铸时,这些湿气就会蒸发形成潮气,使火炮膛内出现大量的蜂窝状孔洞,导致火炮发射时炸膛的风险大增。

孙元化在他所编著的《西法神机》一束中称:铸百得一,即为国手。

意思是说,铸造一百门火炮,有一门合格的,这样的工匠都能称之为国手。

由此可见,泥型铸造法的合格率低到什么程度。

“有了这砂型铸造法和内模水冷法,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啊!”

孙元化挥舞着拳头,激动的难以自已。

第469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

看到孙元化兴奋的样子,云逍摇头一笑。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又被自己给装到了。

其实在1850年以前的滑膛炮时代,铸炮技术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发展。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吉利的船炮与螨清炮台的大炮对决。

二者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更不可能是什么降维打击。

英吉利军队也并非是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对螨清的火炮视同无物,嗤之以鼻。

恰恰相反。

他们反倒是颇为畏惧,惊呼螨清火炮“猛烈”“历害”等字句,在他们的记载中屡屡可见。

并称赞螨清的许多火炮“都是造得很好的”,尤其是铜质大炮。

当然了,这并不否认螨清铸造火炮的工艺,要比西方粗糙。

世界大炮发展,之所以迟滞两百多年,原因很简单。

钢材冶炼,达不到融化浇筑温度。

没有铸炮用的钢材,怎么提高铸炮水平?

另外也没有大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因此无法锻造钢材,也就不可能有锻铁炮。

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一直使用都是铁铸技术。

对,就是用铁水浇筑的方式。

一直到1870年后,工业规模炼钢法出现,钢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才开始使用锻造钢管。

钢铁工业,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发展起来的。

云逍这个理工狗,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弄出后世的炮钢。

材料受限,大炮的威力,只能取决于铸造工艺。

大明现在使用的泥型铸炮法,一直延续到螨清统治时期。

到道光年间,嘉兴县丞龚振麟以铁代土,先用泥型翻制铁范,再用铁范铸炮。

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

泥模铸造法的模具都是泥做的,只能一次使用。

铁模却可以重复使用,最多可使用一百次,如此就省去了制模时间。

且铁模远比泥模光滑,制成大炮,拆去模具后,炮身自然也光滑干净,不需修饰。

因此铁模炮大大提高了铸炮效率。

后世很多穿越明末的小说,都喜欢用这个办法,以便能快速装备军队。

然而云真人这个理工狗却十分清楚,这个方法有个最致命的缺陷,根本就不可行。

铁模铸炮从泥模铸炮的一模一炮,变成了一模多炮,大大提高了铸炮效率,节约了成本。

但由于铁模导热快,铸件冷凝快,导致铸成的大炮都是白口铁。

白口铁性脆,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裂纹,甚至有可能会炸膛。

大明的铁矿石硫含量高,再使用铁模铸炮,无异是雪上加霜,铸成的大炮就更不堪用了。

在历史上,铁模铸造法也只是昙花一现。

根本不可能像网文中吹嘘的那样大行其道,甚至是超越西方。

于是云逍毫不犹豫就放弃了铁模铸造法。

而是选取西方后来采用,并一直延续到后世的砂型铸造法。

这种生产工艺则相对简单,生产周期也大幅减少,成品率更高。

即便到了后世,很多汽车零部件都会用到砂型铸造。

(具体操作就不讲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免得水字数)

至于内模水冷法,又叫罗德曼铸炮法,是老米南北战争时期一名叫罗德曼的军官发明的。

这种方法也十分简单。

采用中空的模型,并在其中导入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

用这种方法所铸的大炮,可以大幅加快铸炮速度,并降低废品率。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提升炮管寿命,耐用程度可达到先前的五倍至数十倍。

因此可以将大炮铸造的超级大,老米的508mm巨型岸防炮了解一下?

砂型铸造法和内模水冷法,在后世依然广泛运用于工业,云逍即使不懂造炮,也知道这两种方法。

二者相结合,无疑是整个滑膛炮时代最高的铸炮工艺。

没有之一。

首节 上一节 536/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