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第59节

  贩卖私盐是不法之事,朝廷在严厉打击不说,而且他还是江南首屈一指的盐枭,当地官员肯定也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现在放任不管只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割韭菜罢了!

  很显然,王晗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才会开设粥棚。

  这些百姓本就被花石纲压得喘不过气,王晗在节后,也就是百姓手中粮食最少的时候开设粥棚,就是为了雪中送炭,很容易博得百姓的好感。

  尤其听说这样的粥棚已经开了几年,那就更容易让百姓产生一种依赖性。

  如果王晗被有了意外,这个依赖就会突然倒塌,百姓们顿时就会陷入绝望当中,如果有人在一鼓动,就会变为暴民,就可能凭着这股暴民的力量全身而退。

  真是个聪明人啊!

  听到了这些,周琰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江南首屈一指的大盐枭,便和晁盖一同前往了城东的庆云寺。

  庆云寺位于歙州城东十里外的庆云山上,建造与盛唐时期,距今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周琰两人来到庆云山,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寺庙,庙门前有着搭起的凉棚,棚前人山人海,不少百姓都汇聚在此地。

  两人来到庙前,正好迎面走来一个刚领完粥的百姓,周琰看了一眼,只见他碗中并不是稀粥,里面的水非常少,与米饭差不了多少。

  “王大官人真是个好人啊!”

  “谁说不是啊!就这样的稀饭,比朝廷赈灾强多了!”

  “拿王大官人与朝廷比,那是侮辱王大官人!”

  “……”

  夸奖王晗的话语不停在周琰的耳畔响起,甚至已经凌驾于朝廷之上。

  “王晗兄弟在百姓中很有威望啊!”

  晁盖听到这些感到与有荣焉,毕竟这是他的朋友。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已经来到了棚下,晁盖一眼就看出正在给百姓乘粥的便是王晗,连忙说道:“哥哥,那人便是王晗。”

  周琰顺着晁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王晗四十出头年级,胖嘟嘟的一张圆脸,一看就是个富贵人家。

  “王晗兄弟,可还认识晁盖。”

  晁盖一嗓子叫出来,现场立刻安静下来,朝着他的方向看来。

  “晁盖哥哥,你怎么来了!可想死我了!”

  王晗看到晁盖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喜色,将大勺交给一旁的随从,来到晁盖面前,一脸激动地抱住了他。

  “兄弟,我也想你啊!”

  晁盖的声音同样激动。

  古代不比现代,哪怕距离千里之外,只要想就有办法见到。

  古代的通讯手段差,交通工具匮乏,一次分别就意味着有可能此生不见。

  晁盖与王晗这么久没见,激动的心情在所难免。

  周琰就在一旁带着笑意看着这一幕,好在晁盖并没有忘记他,连忙松开王晗,介绍道:“王晗兄弟,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周琰哥哥。”

  王晗早就注意到了周琰,见他气度不凡,连忙抱拳说道:“王晗见过周琰哥哥。”

  “王大官人,不必多礼。”周琰同样客气了一番。

  王晗见晁盖到来,当下便将施粥的事情交给下人,领着周琰两人走进了庆云寺,与方丈说了一声,寻了一间禅房。

  三人落座之后,王晗闻起来晁盖的近况。

  晁盖看了周琰一眼,见周琰点点头,他也就没有隐瞒,将自己被括田法所逼一气之下上了梁山的事情说了出来。

· ·····求鲜花· ·

  王晗听完晁盖的遭遇唏嘘几句后便转头看向了周琰笑道:“既然这样的话,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位周琰哥哥应该就是梁山泊的寨主吧?”

  王晗心思玲珑,他从晁盖对周琰的称呼和态度,就知道晁盖以周琰为主,再听到他近期的遭遇,那周琰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

  “正是。”周琰笑着点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晗一脸欣喜地说道:“我早听闻梁山来了一个好汉带领着喽啰替天行道,专为百姓鸣不平,今日见到实属三生有幸啊!”

  “哈哈哈,都是些虚名罢了。”周琰哈哈一笑说道。

  “哥哥谦虚,像哥哥这样的好汉才称得上英雄。”

  王晗对周琰的态度那叫一个亲切。

  他能够打下这么大的家业,为人处世自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他的座右铭。

...

  更何况他的私盐生意虽然以江南为主,但京东,河北乃是大辽也都有涉猎,周琰把持着梁山泊,与周琰交好的话,日后在京东若遇到了什么危难也有人帮衬。

  在王晗的刻意结交下,三人之间的氛围那是相当好,交流得也非常畅快。

  只可惜这里是寺庙,没有酒肉,不然三人肯定得喝一下子。

  寒暄过后,王晗知道晁盖两人过来寻自己肯定有事情,便开口问道:“周寨主从济州远道而来,定是有要紧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王大官人倒是快人快语。”周琰笑了一笑,说道:“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也就直说了。周某此番到来却是有一桩生意想要与大官人商量。”

  话音落下,晁盖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雪花精盐。

  王晗看了一眼,问道:“哥哥莫非说的是这私盐的生意?”

  “正是!”

  周琰指了指袋中的精盐,说道:“听闻大官人乃是做得私盐生意,不知大官人觉得我这精盐的品质如何?”

  王晗打开了袋子,用手指沾了一些精盐,直接放入口中尝了尝,只觉得入口咸而不涩,没有绝大多数私盐的苦味。

  这精盐味道极其纯正不说,而且还洁白如雪,卖相极佳,绝对是一等一的好盐。

  王晗连忙说道:“这精盐乃是上等佳品,比西羌青盐,上品池盐不差分毫,不知哥哥从哪里得到的?”

  周琰哈哈一笑,说道:“不瞒大官人,这是我偶然得到的秘法,只需要用一斤的粗盐,就能制出五六两精盐,而且成本非常低。不知道大官人可否有兴趣一起合作?”乙.

第72章:周琰:晁盖的特性太给力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宋徽宗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盐价是越长越高,最普通的粗盐都已经到了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有时候甚至会涨到四十文!

  像是这种品质的精盐价格一般都在一百文以上,这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吃得起的东西!

  可王晗并没有因为消费群体太小而想要放弃这笔买卖。

  因为高端路线往往就代表着巨大的利润!

  没错!

  高端人士只是社会的一小撮人,但是他们钱多啊!

  就以现在的情况来说,除去国库外天下有九成的财富掌握在高官,富户的手中!

  况且地位越高的人越喜欢攀比,炫耀,这也会带动高端产品的销售!

  而王晗因为技术的匮乏,走的几乎都是贫民路线,眼前有一个打入高端市场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

  至于有没有市场?

  那就更不用说了!

  无论是西羌青盐还是上品池盐的产量都是很低的,“五五七”而且还要优先供应皇宫,能够流入市场的微乎其微。

  只要这批精盐投入市场,那绝对瞬间就能够占据市场!

  既然有好处王晗没有理由不赚,于是开口问道:“不知这笔买卖,周琰哥哥打算如何去做呢?”

  周琰笑着说道:“实不相瞒,我虽然有制作精盐的秘法,但是手中却没有足够的粗盐,而王大官人手中有充足的粗盐。”

  “所以我想您出粗盐,我们来进行加工,每加工一斤粗盐您给我们三十文的加工费。”

  “至于您卖出多少价格,那是您的本事,与我们无关了。”

  这是周琰与许贯忠,闻焕章,鲁绍和三人商量之后决定下来的方案。

  这主要是考虑济州与歙州之前的距离过远,如果从王晗手中收购粗盐,在卖回给他的话,运输问题自然要由梁山来解决。

  这样一来,势必会投入一定的人力,而梁山之上的人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能打消这个念头,这才改用加工的方式进行合作。

  听到周琰的想法,王晗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在心中盘算起来。

  他手中的私盐都是以一斤十文钱的价格出售,其中有五文钱是成本,等于一斤的利润只有五文钱。

  按照周琰所说,一斤粗盐可以制出六两的精盐,而朝廷的精盐售价为一百文,处于有市无价的地步,价格还可以稍微高一些,比如一百二十文?

  就按照市面上的一百文来算,六两精盐便是六十文,而他的成本则是三十五文,利润还多了二十文。

  而且这还是按照最低的价格来计算,要是稍微涨点钱,利润也就更高了。

  “好,这买卖我干了!”

  想明白的王晗直接一口答应下来。

  周琰早就知道王晗不会拒绝这笔买卖,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而这一次周琰带来的三千斤精盐,王晗以每斤八十文的价格照单全收。

  双方商量好了之后,王晗和周琰约定明日一早将三千斤的精盐运到他的府上,到时候他也好好的招待周琰。

  周琰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与王晗告辞。

首节 上一节 59/3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无敌昏君,开局疯狂选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