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99节

然而,眼前一幕却不同。

大量青壮光着膀子,在田间挥洒汗水,肉与肉碰撞。

可以说,颠覆潘濬认知。

瞥了眼同行的百夫长,潘濬发出一声感慨:“长沙士族仁义啊,竟让家族私农来城外开荒。”

百夫长嗤之以鼻,“笑话,这是军师仁义,体恤百姓,让曹军降卒耕地抵罪,组建……”

意识到说漏嘴,百夫长赶紧闭嘴。

而潘濬已得到答案。

原来是曹军降卒,这就不奇怪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

“组建”是何意?

接下来,无论潘濬如何旁敲侧击,百夫长一问三不知。

潘濬只得放弃试探。

目光回到田间,又被一件农具吸引。

正准备细看。

百夫长挡住潘濬视线。

潘濬心思活络起来。

此物定然有古怪。

不让他看,他偏要看个仔细!

半个时辰后。

由于视线频频被挡,潘濬只看到一个大概,知道是一种犁。

具体样式看不清楚。

马车行至太守府外停下。

府邸大门紧闭,门外看不到一个守卫,显得有些冷清。

想到即将见到秦子御,潘濬忐忑不已,仔细整理衣冠。

确认无误后走到门前。

轻拍门上铜环。

“嘭嘭”几声沉闷声响。

大门打开一条缝。

一个胡须花白老仆探出头,看了眼潘濬,道:“先生找谁?”

潘濬拱手一礼,“在下潘濬,武陵汉寿人士,师承宋忠,现任荆州治中从事,前来拜访中郎将。”

“啊?”

老仆侧过耳朵,“你说啥?”

显然,老仆有点耳背。

潘濬耐着性子,又重复一遍。

“啊?”

老仆摇了摇头,“老朽年纪大了,记不得许多名字。”

潘濬眼皮轻轻一跳。

没办法,只能简化一番,“武陵潘濬,求见中郎将。”

“抱歉,先生出门踏青了。”老仆歉意一笑,门牙缺了两颗。

潘濬眉头一皱,“何时能回?”

老仆又是摇头,“先生没说,或许一两日,或是三五日。”

三五日?

潘濬心道倒还等得起。

也不再废话,上车回馆驿休息。

三日一晃而过。

估摸着秦操应该回来了。

潘濬再次上门拜访。

开门的仍是老仆。

老仆眯着昏花的老眼,上下打量潘濬一番,“先生找谁?”

看样子,已经不记得潘濬。

潘濬强忍不快,再一次自报家门。

老仆遗憾摇头,“先生昨日来信,正泛舟洞庭湖钓鱼。”

潘濬咬牙,“何时能回?”

老仆呵呵一笑,“先生是温润君子,钓鱼愿者上钩,或许三五日,或许十数日,钓到鱼便回。”

一听十数日,潘濬暗自着急。

很快醒悟过来。

“愿者上钩,原来如此。”

潘濬喃喃自语,回到馆驿。

然后书信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去襄阳。

想让人帮忙,不付出代价怎么行?这便是愿者上钩。

等待回信的功夫,潘濬也没有闲着,拜访长沙重臣。

黄忠一心种地没回家。

刘磐白日待在军中,晚上闭门谢客。

关平以家父尚在,不宜私见外客为由,同样闭门不见。

潘濬连吃几次闭门羹。

只能拜访长沙世家。

长沙世家顾左右而言其他,不愿意掺和进去。

当前,他们与秦子御相安无事。

何必自找麻烦?

潘濬奔走十数日一无所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日,回信来了。

荆襄群臣愿资助一千万钱,粮草五万石,战马五百匹。

潘濬看完信想骂人。

看似很多,对荆襄世家来说,这点东西九牛一毛。

秦子御怎会看得上!

心中暗恨荆襄群臣吝啬,潘濬硬着头皮再次拜访。

开门的依旧是老仆。

老仆这次认出潘濬,笑道:“先生前日来信,正在江陵访友,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

老仆说完关上大门。

从三五日到十数日,这次干脆一年半载才回来。

事到如今,要是还反应不过来,潘濬就是傻子了。

秦子御故意晾着他!

突然跳到一年半载,显然是在敲打他,付出的代价太小。

细思极恐。

潘濬脊骨直冒凉气。

信送来时完好无损,秦子御竟能提前知道内容。

站在空旷冷清的街上,潘濬毫无安全感,立刻上车回馆驿。

再次书信一封,以激烈的言辞,痛骂荆襄群臣吝啬,并表示,再不下血本,他就回湘乡种地。

累了。

首节 上一节 199/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