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17节

不愧是军师。

在他汇报之前。

便洞悉敌我的动向。

一念至此,魏延沉声道,“新野城防坚固,一万农兵恐难攻破,末将愿领轻骑前去支援。”

“不必,”秦操直接拒绝,“换做是你,擒住杨柏、杨任,几乎无损俘虏敌兵,你会怎么做?”

魏延静下心思考。

不一会儿想到一计,“末将会威胁敌将,诈开新野城门。”

秦操表示赞许,“元直亦是如此。”

闻言,魏延放弃支援打算。

接着又问:“军师准备如何应对?”

秦操扶剑转身,淡淡道:“有件事需要我亲自处理。”

目光望向魏延,“魏延听令。”

“末将在。”

魏延抱拳躬身待命。

“命你领一万世家私兵,扼守樊城并清理城中房舍。”

私兵总共只有一万。

也就是说,秦操将所有兵马,全部交给魏延统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份信任令魏延动容。

他终于能够独领一军,能向军师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过想到职责,欣喜不复,连忙拒绝,“主公命末将护卫军师,末将岂能离军师身边。”

一只手搭在魏延肩膀。

魏延肩膀一沉。

不解地看着秦操。

秦操嘴角一掀,“莫非在文长眼中,我需要护卫保护?”

魏延想也不想摇头。

笑话,能伤到军师之人,恐怕还未出生。

秦操目视魏延,温声道:

“还记得第一见面,我和你说过什么吗?”

“记得,”魏延点头,“魏延一刻不敢忘,军师说我有上将之资。”

“何为上将?”秦操问道。

不等魏延回话,自顾自解释起来:

“《孙子兵法》云,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胜不骄,败不馁。

文长需戒骄戒躁,你的归宿是沙场,不该待在我身边蹉跎。”

拍拍魏延的肩膀,留下一个温和的笑容,秦操仗剑而去。

魏延站在原地。

温和声音仍在耳畔回响。

如一滴清泉,沁入心脾,顷刻泛起涟漪。

“魏延谨遵教诲。”

望着白衣身影渐行渐远,魏延深深抱拳躬身,不觉湿了眼眶。

……

离开樊城后。

秦操只身一人赶往新野。

六月中旬出发。

于六月下旬抵达。

黎明时分。

于禁、徐庶出城相迎。

为恢复新野秩序,徐庶临时任命的官员紧随其后。

杨柏、杨任二人赫然在列。

张卫也被五花大绑,即将交给秦操处理。

少顷。

朝阳升起。

地平线出现一个白点。

踏着朝阳缓缓而来。

第142章 回到新野,打造没有世家之城

伴随一阵清脆马蹄声,一人一骑来到新野城外。

马背上少年进入众人视线。

“子御。”

徐庶打了个招呼。

“参见军师。”

于禁抱拳行礼。

杨柏、杨任混在人群中,随着新野大小官员一起行礼。

秦操骑在马上。

沉静的目光在杨柏、杨任身上顿了一下,又停在张卫身上。

随即开口道:“元直这下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徐庶笑了笑,“进城再说。”

秦操不动声色下马,牵马随着徐庶走进新野城。

街上有些冷清。

半年前,新野还是刘备唯一容身之所,经营的十分用心。

彼时街上人来人往,商贩叫卖声不绝,酒舍、谒舍等鳞次栉比。

如今民生凋零。

偶尔才能看到百姓路过。

只看百姓的衣着,便能看出衣衫褴褛的是“流氓”、乞丐,衣着整洁的则是关中迁来的平民。

比起人口,城池重建情况更好。

当初新野一把火,虽控制在小范围内,仍烧毁不少房舍。

曹操驻兵新野时修过一次。

张卫接手后又修整一次。

此刻,秦操放眼望去,看不到烧焦的痕迹,到处是新修的房舍。

“感觉如何?”徐庶问道。

秦操眸中露出一丝追忆之色,有些唏嘘道:“故地重游,新野不是当初的新野,我……也不是最初的我了。”

徐庶咀嚼着这句话。

忽然笑了,“是啊,短短半年,子御官拜军师中郎将,龟钮金印,此番也算衣锦还乡了。”

衣锦还乡?

四字入耳,秦操也笑了。

抛开衣锦还乡不谈,秦操很快收起笑容,问道:“元直觉得新野如何?”

徐庶给出评判:“民生凋敝,市场凋零,仅靠流氓、移民,很难恢复城池繁华,恐怕要……”

人多眼杂,不好再往下说。

他想表达意思很简单,城市并非流氓、平民该待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217/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