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92节

刘备亲自为徐庶披上,“此物乃元直临别时所留,备一直保存着,如今物归原主。”

简单地说,披上这件儒袍,你也要归原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庶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急忙推辞:“主公,不可,你这是陷我于不仁不义啊。”

“请勿推辞,种田而已。”刘备为徐庶紧了紧儒袍。

“从未听闻种田需要将军,还要军师辅佐,如此掩耳盗铃之举……”

一时间,徐庶表情复杂至极。

秦操撇嘴,“叉出去。”

张飞二话不说,架着徐庶快步离去。

“汝等害苦我了。”

远远的,换来徐庶喊声。

诸葛亮轻笑一声,“有徐先生帮忙种田,内政也能让他分担,亮日后会轻松许多,子御有心了。”

想起当初在新野的承诺,望向秦操的目光,满满都是温和。

秦操挑眉,“我也能轻松点。”

“有亮在侧,你何时累过?”诸葛亮白了秦操一眼。

要知道,每晚熬到深夜的,不他秦子御,而是他诸葛孔明。

“两位辛苦。”刘备恭敬拱手一礼。

关羽丹凤眼微睁,抚须淡笑:

“今日敌军退兵,子御大病初愈,军师去而复返,三喜临门,当饮酒庆祝,不醉不归。”

刘备点头,“正因如此,军师、孔明意下如何?”

秦操欣然同意,命人准备酒席,在书房边喝边聊。

酒过三旬。

关羽面色微醺,卧蚕眉一皱。

好像忘记了什么事。

刘备举杯,“二弟,来。”

“大哥,请。”

书房中气氛热烈。

……

与此同时。

柴桑。

曹操的使者上岸。

第65章 江东要降?修秦晋之好!

柴桑水寨。

周瑜白衣银甲,手按佩剑,站在墙头眺望水天一色。

江风吹的披风猎猎。

“大都督,曹军使者求见。”传令兵大声汇报。

周瑜眉头微蹙,“带上来。”

片刻后。

传令兵带来使者。

使者说明来意,并奉上劝降书。

周瑜接过劝降书,第一眼便皱起眉头。

看完后反而露出微笑。

“送使者去见主公,路上好生招待。”周瑜冲身后一摆手。

“谢都督。”使者拱手致谢。

接着有人过来,送使者前往京口。

过程短暂而又融洽。

一些将士心思活络起来。

莫非大都督有降曹之意?

凌统表示不满:“大都督难道忘了铜雀台?”

周瑜冷笑,“一刻不曾忘。”

“可你对使者的态度……”凌统不好再说下去。

总而言之,太客气了。

“该吃吃,该喝喝,毕竟时日不多了。”

周瑜握着剑柄的手暗暗攥紧。

……

翌日。

使者乘船顺流而下。

直达京口。

孙权收到消息,立刻召集群臣。

当晚,夜黑风高。

使者走进大殿。

江东文武分列两侧,无声注视着使者。

再往上看。

一位须发黑中带红,身披红色华服的男子,端坐于高位之上。

使者倍感压力,说道:“奉丞相之命,献上书信一封。”

说完递出劝降书。

仆人上前接过呈给孙权。

孙权没有直接去看,先是客气道:“来人,给使者看座。”

立时有人搬来垫子。

见此,使者松了口气,跪坐下来。

孙权这才开始看劝降书。

然后,笑容逐渐消失。

“啪~”

突然一声沉闷声响。

孙权将劝降书拍在案上,“曹贼欺我太甚,左右何在?”

“在。”

刀斧手走进大殿。

“将使者推出大殿,乱刀砍死!”

随着孙权下令,刀斧手上前拖着使者往外走。

可怜使者屁股还没坐热,马上就要脑袋搬家。

“主公且慢。”

一名头戴高山冠,颌下三寸白须的老者出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主公贸然斩杀曹军使者,传扬出去,恐怕有损主公威名。”

老者即张昭。

孙权听后怒意稍缓,叫住刀斧手。

又让群臣传阅劝降书。

吕蒙看后勃然大怒,“曹贼安敢羞辱主公,某活劈了你。”

声未落,吕蒙拔剑出鞘。

首节 上一节 92/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