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19节

他面上含笑,虽然受了李厥的一礼,但嘴上却道:“老臣寸功未立,受不得郡王此礼。”

听到郡王的称呼,李厥愕然抬头,却见房玄龄微一点头。

李厥没有高兴,反而是若有所思,这样的态度,又让老房高看了一分。

接下来,两人抛开这些事,还真就谷贱伤农聊了起来,李厥尽量用浅显直白的话,给老房上一堂生动的经济课。

比如说,李厥说经济之道在于流通,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自洛阳贩粮至长安,若是一年三趟,单趟赚五贯,则一年收十五贯,若是一年五趟,一趟四贯,则有二十贯。

然后,他又说了政策不能呆板,国家的一道圣谕下去,不能拍脑袋,应对变化要留口子,

比如说一条新的政令,可以以试运行的方式,或者选择一地来操作,发现并归纳问题,然后完善解决才大面积推广。

……

PS:简单说一下大唐的税赋,简单说来就是租庸调。

租是指,大唐一个成年男丁长成,国家就会给一百亩地,让你种植,

这一百亩之中,八十亩是你租的,身死或年满六十,这个地国家就要收回了,二十亩则是私有,称为永业田,可以传代的。

庸是指,每年义务的徭役,初唐也不高,成丁一年二十天,这是免费劳动,国家不给一毛钱报酬。

如果国家今年事少,没有活干,那你还得多缴点东西,也不高,绢三尺,这就是‘输庸代役’。

最后的调是指,家里不仅有男人,自然也有女人,女人也要纳税的,多少呢?

一般一个家庭一年要缴绢两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实际上也不算高。

当然大唐的百姓分两种,一种是课户,就是要按照这个租庸调来的,一种是免课户,通常都是勋贵和皇室成员,这帮人是不需要交税的。

有一部分百姓钻空子,就和勋贵谈,把自己的地挂靠在勋贵的底下,然后就没了税赋,再少缴点给勋贵;

还有逢到灾年、重疾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只能把地卖了,这类人要想活下去,最后只能变成大户人家的佃户。

唐初,因为地广人少,土地兼并尚不严重哈。

第22章 和亲

李厥说的很琐碎,一是他之前并没有打腹稿,其二他本就不打算说得太深,毕竟他才五岁。

好吧,已经很妖孽了,从房玄龄已经扯断好几根胡须便可看出来。

聊了半个时辰,李厥没有再掏新观点,房玄龄体谅他还小,以为他乏了,起身欲告辞。

“郡王,你今日教老臣颇多,作为回敬,老臣也教你两典,一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也,

二是汉说苑中言,螳螂捕蝉也。”

说罢,也不等李厥问及就提出了告辞。

送走老房,李厥回厅落坐苦思,这帮人说话非要说一半留一半,真烦人。

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可以都算是计,也可以都说是某人的处境。

历史不好,真头疼。

“无意,把汉书给我找来,对了,还有史记,还有那什么说苑。”

……

今日李泰可谓是春风得意,领着鸿胪寺卿和一帮小弟来到了城外。

昨日晚间吐谷浑已到城外的驿所,上表朝见,李二就令李泰来迎。

虽然吐谷浑已向大唐臣服,但毕竟是山高地远,并没有纳入道州治所,还属于大唐的属国,

当然吐谷浑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牵制吐蕃,所以李二对于现在的吐谷浑还是很看重的。

朝堂之上,李二和重臣皆在,吐谷浑使臣到来,直接行的是跪拜礼。

奉上朝见的礼单,大多是以牛羊为主,又递上了国书。

吐谷浑是鲜卑族建立,就是那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氏,也是五胡乱华的一支。

现在吐谷浑的可汗是慕容诺曷钵,此次他之所以派使臣来朝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求和亲。

李二没有急于回复,而是让鸿胪寺卿带着使臣到四方馆暂留。

待人退下,他才看向众臣道:“各位爱卿,对于吐谷浑的请求如何看?”

长孙无忌当先出班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险要,又兼牵制吐蕃之责,在臣看来,若是和亲能收异族之心,也不为是一条良计。”

李二微一点头,又看向他人。

其实和亲在当下看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自西周就有,汉虽强也有不少例子,

毕竟在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所有人或物,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

李泰看了眼左右,见无人出班,他起身道:“父皇,如今吐谷浑主动请求,在儿臣看来此是好事,说明其心向大唐,并无异心。

儿臣认为可以答应,不能凉了蕃属之心。”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道:“吾儿此言善。”

得,原本还有点不同意见的人,也明白了李二何意,索性闭嘴,不然可能又得触怒龙颜,不划算。

见无人再出班,李二看向长孙无忌道:“长孙爱卿,你和魏王齐议一番,看看由谁下嫁最为合适?”

“喏。”

李二宣布退朝,再次留下了几个心腹重臣。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本认为又是议储,但进入内殿才发现错了,李二是和他们协商进攻高句丽的事宜。

高句丽从隋到初唐,似乎成了每个皇帝的心病,原本历史自隋到唐,一共征高句丽十二次,从这个数据就可见一斑。

杨广征了三次,结果把隋给拖垮断送了。

李二在位时同样征了两次半,第一次大功在即,但在安市城遇阻,恰逢冬日来临和薛延陀入侵大唐,所以不得不班师回朝,稳定国内形势。

第二次进攻,虽未功成,但逼得高丽王遣子谢罪。

第三次李二做好了一切准备,已经出征,但李二崩了,东征不了了之。

高宗继位之后,接着征了六次,直到乾封三年,高句丽才彻底灭亡。

(高句丽和现在的棒子没一点关系哈,他们往脸上贴金,说是他们的历史,还说射瞎了李二的一只眼睛。

现在棒子的国土,在唐时住的是新罗和百济两族。)

“陛下打算,何日东征?”房玄龄问道。

“明年春日,还有近一年的准备,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沉吟片刻道:“如此,幽州今年的税赋原地驻屯即可,臣这段时间再看一下河东各地粮储情况,

若有不足,便从关内道和河南道调往。”

这就是李二最欣赏房玄龄的地方,他不会发表一些高谈阔论,而是俯首做精细活,

对于李二要东征,老房没说行或者不行,而是先考虑为大军储存粮草。

长孙无忌也道:“陛下,水师何为?”

李二不假思索道:“从登州、莱州出港,攻卑沙、勿山、乌骨三城,自文登出港,攻百济的熊津和泗比城。”

长孙无忌点头道:“何人为帅?”

“朕亲征。”

两人也没反对,或者说心中早已有了预测。

谈了半个时辰,当然不可能一次开会就将东征的事给全解决了,李二不仅要和他们谈,还要召集勋贵再议,

但今天的小会,算是把重点先圈了下来,两人欲告退,李二想起一事道:

“明日大朝会,关于朕孙儿封王的事是否妥当?”

房玄龄微怔,没想到李二这么急迫,当下留禀道:“诏书已经拟定,本打算请司天监请期…”

“不用那么麻烦,稍后将诏书承递过来,朕用印,就在明日朝会上公布。”

“喏!”

……

小小的李厥同学,还在东宫里翻故纸堆呢,苏氏来瞧过一次,见他这么用功心中颇感欣慰,

又担心的劝他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李厥哼哈了两句应付过去,此刻他面前的纸上,写了一排排的内容。

内容多是他提出的可能性,笔在纸上圈着,没一会他灵光一闪,终于明白了,老房这是暗示他的处境呢。

他也明白,老房为何会说得如此隐讳了,如果自己不懂,那就当他没说,如果自己懂了,更是当他没说。

老房,真有你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在暗示李二对他的态度。

李二的心中已经有了太子的人选,那就是九叔李治,之所以现在还不宣布,是不想过早的让李泰离京,

首节 上一节 19/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