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27节

“没有隐疾,是个好孩子。找老道有何事?”

李厥深施一礼道:“请老神仙救我姑姑一命。”

孙思邈想了想,也知晓了他所指何人,摇摇头道:“药医不死人,公主之病十岁老道就已诊过,

若是保养得宜,不求生子的话,或能挺过三十寿数,非不救,实老道无能也。”

李厥对着程知节道:“卢公,我要单独和老神仙聊几句。”

“厥儿…”

“姑父,也请您暂避吧。”

孙思邈只是微笑的看着他安排,见此也对其中一个稍长的道士道:“安排静室。”

片刻,两人坐在了茅屋左厢的一个房间中。

李厥这才道:“老神仙,今日所说有些匪夷所思,若您不信还请不要外传。”

“放心吧。”

“日前听得姑姑生病,问询之下与我皇祖母病症几乎一样,忧思难眠,许是诚立感动三清,

一日午梦,见一老者告知我一方,言可治气疾之症。”

孙思邈依旧微笑着,片刻才轻哦一声道:“那么皇嫡孙是否记下方子?为何不对陛下言,而是不辞劳苦到我这里。”

李厥站起身再施一礼道:“我只有五岁稚子,有谁会信我的话呢?”

老道点点头道:“老道虽无甚建树,也博得一些虚名,倒是可以利用一番。无妨,且说来,若真是上苍感应,也是一件功德。”

“方有二,其一以太子参、冬虫夏草为君,以槟榔为臣,配伍成药,

其二,以枇杷为主,辅以川贝熬制成膏,可起润肺止咳之功效。”

提到专业知识,老道眉头微微一皱,许久不解道:“冬虫夏草为何物?”

第32章 寻药

李厥也被问的一愣,这个时节没人听过冬虫夏草?

其实,这个时节藏区已经有用冬虫夏草治病的,但要到一百多年后有个叫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藏医,

写下奇著藏医学,然后一部分藏产草药才渐渐被世人知晓或接受。

“长于吐蕃等地,冬日为虫,夏日为草,乃是补肾益精、止咳化痰、补肺的良药。”

“有此药物?”孙思邈微惊。

李厥突然跪地道:“求老神仙信我,我姑姑命不久矣。”

孙思邈起身,拉着他的胳膊道:“来,起来,我并非不信,只是药材论时节,就算真如你所言有用,也不知是否此时节堪用…”

他微一摇头道:“只要真能用,便是造福苍生之事。”

“您信我?”李厥怕的就是孙思邈不信啊。

“你一片诚心不假,老道为何不信,药草本就是不断的尝试出来的,你所言川贝确有止咳之功效,所以并非无的放矢。”

孙思邈走出屋外,片刻回来叹息道:“你所提众多药材,老道这里只余一些川贝,走吧,我们去长安。”

李厥大喜,不过片刻叹息道:“我只知药材,并不知配比。”

“无妨,知晓主药,总能尝试着最好的配伍来,宜早不宜迟,你去告知卢国公,现在就走吧。”

李厥走出来,对着程知节道:“孙神仙答应与我们同往,即刻出发。”

大家皆是难掩喜色。

孙思邈还是之前的装扮,对着大弟子道:“不必再去采药,安生看好家。平安,你与为师同往。”

小道童面上一喜,回到茅屋中背上一个小号的背篓就站到了孙思邈的身边。

“这是平安,自小体弱多病,便随在老道身边静养。”

至于平安的家境,他是只字未提。

一行人下山,薛礼本想再抱起李厥,但他刚刚被老神仙拍了拍,此刻又心情大好,摆摆手道:“我自己可以走。”

下得山会合大部队,当即也不耽误开拔往回赶。

晚间落营,孙思邈就开起了义诊,免费给兵士们把脉,来者不拒。

李厥则和平安两人逗弄着熊猫。

平安吃荤,而且挺能吃,一只兔子,他几乎解决了一半。

孙神仙却不怎么吃肉,他倒不是遵循清规啥的,就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含笑看着平安吃。

老神仙其实并不老,六十多岁,当然这是在李厥看来的,但在当下已经算挺老的了,

四十岁当爷爷是常事,过了三十五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没办法,之前李厥看过一份统计,大唐人的平均寿命居然不足三十岁,这太恐怖了。

如此自出发算第四日,李厥等人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李二亲至皇城门口迎接,现在能让他到城门口迎接的,整个大唐或许就老神仙一人了。

“陛下掌管国家,为何要花时间在我一个老道身上呢?”

孙思邈看到李二,居然表现了一丝不满。

李二笑着道:“距离上次老神仙离京,已有七载,朕也甚惦念,只是想尽早见您一面。”

“陛下治国,老道治病,各司其职,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孙思邈不是看不上李二,只是怕这些繁琐的礼节,耽误他的时间。

虽然这样说,他还是跟在李二身后进了宫。

闲叙片刻,李二本想将他安排在宫中,但老道却说要和李厥住在一起,李二拗不过,只得让其住进东宫。

到了东宫,苏氏自然不会避老神仙的嫌,所以装扮得体来见礼。

“你教出一个好儿子。”

苏氏一听此话眼泪差点下来了,这可是对她最大的褒奖了。

知晓老神仙有事,她也没有过多打扰,只是令下人好生伺候着。

平安的一双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眼前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新奇,毕竟他自襁褓之中便在山上,还真未见过这世间繁华的一面。

“药物如何寻来?”孙思邈问及李厥。

“关中就是枇杷产地之一,在我看来必然有土方用此做膏入药,只是暂不被人世人接受,

我会让人张贴告示,重金求取,旬日无所得,再往河南、浙闽一带扩散。

参容易,想来皇宫就有,槟榔产于岭南,我会让姑父家里遣人去收,鲜品不一定有,但干品想来不难找,

最麻烦的便是冬虫夏草。”

突然他心思一动,想到了吐谷浑的使者。

吐谷浑的区域就是在青海甘肃一带,而青海便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之一。

他写了封信交给无意道:“即刻去长孙府,将此信交给我姑父。”

长孙家的动作很快,数十匹快马出发奔赴岭南,又召集数人抄写告示,收取批杷膏。

李厥安排好一切,叫来了外间的薛仁贵相伴,来到了四方馆,吐谷浑的使节便驻留在此。

……

此刻,李二正在接见程知节,询问路上之事。

“路上,皇嫡孙虽有不适,但他皆忍住了,还与兵丁同食,并无娇气。”

李二微一点头道:“孙神仙如何被劝动的?”

“不知,皇嫡孙不让臣等靠近,和孙神仙单独相处约两柱香,孙神仙便同意来长安。”

见李二没再言语,程知节正想请退,突然又想起一事道:

“首日露营,有野兔惊扰,臣属下名薛礼者用箭射之,皇嫡孙见到爱才心切,便向臣讨要薛礼,臣已答应。”

李二再度来了兴趣轻哦一声道:“那薛礼如何?”

“武勇甚于臣,更为难得的就是一手神射,恐超陛下岳父。”

李二的岳父是长孙晟,一手神射在隋时可谓名闻天下,李二听到比自己岳父还强些,

微微一笑,权当是程知节在抬举自己下属,微笑道:“忠心有无问题?”

“薛礼乃是河东薛家子,他这一支破落,算是寒门所出,乃真正的大唐好男儿,忠心自无问题。”

不得不说,程知节还是有担当的,这话算是给薛礼背书了,如果薛礼哪天有不忠之行,那么程知节是要担干系的。

李二赏了一些绸缎给程知节,便让他退下了。

一旁一直未发一言的畅清此刻禀报道:“陛下,途中服侍皇嫡孙的一人,被皇嫡孙要了去。”

李二压根没问是谁,就着话题道:“那便把十人都赐给皇嫡孙吧。”

“诺。”

首节 上一节 27/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