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97节

再涨下去,俺全部家当都收不起一头猪咧,算逑,卖完这些俺也不干了。

这破世道,啥啥都在涨,昨日粟米才十文,今天刚刚涨到了十八文,哈哈,老百姓没得活喽。”

不待李厥问,屠户又一指左边一个盐铺道:“几年前听说是皇太孙请求,陛下掏私房钱贴补,盐的价从之前的八文一斤,降至两文一斤,

俺们老百姓心喜啊,感念着陛下和太孙,这不没好几年,这盐价又飞涨了,今天有人去问,要三十文一斤,黑了心赚钱没够,

也不知长安的陛下和太孙知不知晓,应该把这帮人全部抓住砍头。”

李厥再度一惊,盐居然涨到了三十文一斤?

现下大唐的盐和铁一样,并没有专卖,李厥想着,就算自己继位,也没打算收归专卖的打算,这几年也一直很和缓,没想到被炒得如此之高。

他往案上瞄了一眼,看到一枚新钱。

“这是新钱?”

“唉,新是新,但拿到手上就感觉没啥份量。”

征得屠户同意,李厥将钱拿在手里掂了掂,随即还给屠户道:“还剩下多少猪肉,我包圆了。”

“哟,原来是豪客,刚刚是某嘴上没把门的,这里给你赔罪。”

“无妨。帮我分成大概两斤一刀的样子。”

会了款之后,李厥让屠户将猪肉送至他所在的里坊,这一点现下人的诚信很好,不会拿着钱跑了。

他没有了再逛的心思,当先迈步就往落脚的地方走,这下让暗地护卫的人有些不知所措,差点没跟上。

回到家中,李厥便将自己关在临时布置的书房内,告知所有人不准打扰。

下午时分,狄仁杰他们回来时,李厥这才现身,对武媚道:“准备点吃的,我饿了。”

武媚本就担心的坐立难安,听得此话立马去准备了。

李厥目光看向狄仁杰。

“公子,城中的物价疯了,就连豆子的价格相较长安也是翻了快五倍。”

李厥没吭声,目光看向萧若,对方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道:“臣与怀英还发现了这个。我建议可以选择百钱融了,看看铜比多少?”

“此事你过后便去做。”萧若叉手言喏。

“大唐是陛下之大唐,是我等的大唐,是全天下百姓的大唐,如今总有人贪得无厌,不知收敛,若是新钱有问题,其心可诛。”

其实,在整个封建王朝,这种货币贬值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是所有世家地主阶层,甚至有时候当政者也会参与其中,对百姓财富的一次集体掠夺。

贞观二十多年以来,李厥翻过记录,至少发生过四次这样的情况。

但是每一次,都没有这么凶猛,而且这次他们居然双线出力,一是抬高物价,二是抛撒新钱,当钱币的信誉值降到冰点时,

那么货币体系必然彻底被摧毁,很难想象大唐再次回到以物易物的场景。

上面一番话,李厥先将基调定下,又问计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房燕客道:“我们应该紧急调粮打压粮价,不能任由势头发展下去。”

狄仁杰摇头道:“其实洛阳含嘉仓便有大量的粮食,足以解洛阳之危,公子只要公开身份,便可令本地官府开仓放粮,

然这有两点问题,一是百姓加大储粮,会让含嘉仓负担过重或直接清空,这次对方能操纵大部分物品的物价,想来已有万全的应对之法,

况且,就算他们没有,跟我们耗下去,我们最终胜了也是惨胜;

其二,便是相对应的新钱冲市,若是果如我们所料,这便是对市场最大的冲击,所造成的后果很难想象。”

萧若翻了个白眼,狄仁杰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依臣看来,平抑粮价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就算长期的拉扯,也要保证百姓能够糊口。”

李厥点头,萧若的法子虽然保守,但也颇为稳妥。

“臣觉得,我们应该两边同时实施,一方面平抑粮价,另一方面调查出谁是幕后的那只手,如此置百姓死活与不顾,

置江山稳固与不顾,当行法家之事,就算现在不可,咱也要记下这笔秋后算账。”狄仁杰再度补充。

李厥见他们说不到点子上,也没有生气,毕竟这时代人对经济战还是比较陌生的,

别说他们不清楚,便是他们的父辈能想到的法子也和他们差不多,他心中暗叹,看来这次对方有高人啊。

他试着引导了一下道:“孤问你们,钱币的价值到底用何衡量?”

这个问题让几人齐齐愣住了,自周开始以铜为币,因为铜本身就他属于重金属,具备其本来的价值,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没想过,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复杂,萧若试着回答道:“粮食?粮食为根本,货币的价值自然以粮食来衡量。”

李厥点头,但还是目光扫视着众人,显然想听到更多的答案。

“布匹?”

“盐。”

众说纷芸,也基本说到点子上了。

狄仁杰和萧若感觉抓到了什么,但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颇为苦恼。

李厥没有再接着启发,而是开始下令。

“萧若,孤会让席君买陪你,你以最快的速度到长安,将此封信交于张柬之,与他一并同来便可。”说罢,将下午在书房内写好的一封信交于萧若。

“喏。”

李厥又看向狄仁杰,同样拿出一封信,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一并递于对方道:“怀英,持此信你去一趟刺史府,要亲见到贾敦颐,将此信交于他。”

“喏。”

挥手让众人离去,李厥对无意道:“联系百骑。”

日落时分,一个穿着员外服商贾打扮的人进了院子,见到李厥便单膝跪地:“卑下百骑司洛阳都管处校尉洛纯拜见太孙。”

“起来说话。”

见对方起身,李厥这才道:“想来此次洛阳市面上的变动你已知晓,五日之内,孤要幕后操控者的消息,越详细越好。”

第128章 面见数人

李厥打算在洛阳大开杀戒一把,再不杀一批,这帮人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佬,真以为世家就可以为所欲为。

送走洛纯之后,李厥再度返身进了书,这次他依旧写的是给李二看的日记。

‘今日晨间练武,薛礼教一招劈刺,言战阵之中最为实用,孙儿虽觉无用,但也虚心听之,用心练之。

偶想到自孙儿走时已近半月,皇爷爷是否每日坚持晨练,是否听孙儿之言,少饮多动,睡有时食有节,思之,归心似箭。

洛阳有寇,蚱蜢跳动,孙儿欲用撕豹之力,荡平宵小。

偶闻皇爷爷有迁都之心,或可找重臣三五商议一番,孙儿盼果。’

写完之后,便叫人送至长安。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微闭着眼在沉思,武媚进来给他添水,见他眉头微锁,便劝道:“大王,若真是难办,便择一人屠之便是。”

李厥看向她,微微一笑道:“没用的,韭菜割了会涨,人心亦是如此,割过一茬韭菜尝到甜头,便会想着第二茬第三茬,你不割,自会有人割。”

“那应该怎么办?”

“简单,第一步让他们觉得有比韭菜味道更好的食物,第二步将韭田收回,让他们无地可割。”

武媚虽然聪颖,但这一番话她依旧不理解,也知不可再问,便不再打扰走出书房。

晚膳李厥的胃口不错,好像今天的不开心已经过去了。

饭后,李厥铺开纸开始练字,一幅大字刚写完,便有来报贾敦颐求见。

贾敦颐是现下的洛州刺史,他见过李厥两次,第一次是调洛阳,经长安述职,那时李厥刚被册为皇太孙,也只有七岁,

但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还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二次便是前年,皇太孙十岁时,那时的太孙已经有了威严,虽然看上去依旧平和,但面上的表情明显少了,看不出对方心中的真实想法。

下午时分,收到李厥的信,知晓对方就在洛阳,他便寝食难安,想找人商议,但李厥的信中明说了,不可对任何人泄露行踪,

就抱着这样忐忑的心情,终于等到夜幕来临,收拾心情赶来了这里,然后便被带进了一间书房,看着熟悉的背影,他赶忙行礼。

“臣洛州刺史贾敦颐见过皇太孙。”

李厥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道:“贾爱卿来了,孤来到洛阳,见甚为繁华,百姓安祥想来这些皆是贾爱卿之功。”

“臣虽勤,但天生愚钝,不敢言功。”

李厥轻呵一声,将之前写的一幅字递于对方道:“为表爱卿之功,孤亲书了一幅。”

贾敦颐还是弄不清李厥想干什么,只得恭敬的接过,正想收起,却听李厥道:“念一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贾敦颐念完之后,额头浮现汗意,全身也微微的颤抖起来。

这句话是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啊!

而讽刺他的还是当今皇太孙,看来自己能全身而退告老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城中粮价一日三变,你这个洛州刺史知晓吗?”

“臣知晓。”

“哦,那贾卿可曾有应对之法?”

首节 上一节 97/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