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第199节

  崇祯皇帝心中暗恨。

  “皇上,臣以为,灶王早已脱离流寇之列,应当归于反贼一类,占据三府之地,训百万之民,藏数万之兵,其祸患之大,已经不亚于北方辽人,”来宗道站出来拱手说道,“隐约有传闻,湖光蜀中,秦中河南之地,流寇皆是以灶王为首。”

  “眼下,辽人还未南下,而灶王却是派出三路兵马,图谋西安,河南,山西三地,河南乃是中原腹地,山西又是京师之门,湖北又临江南税收重镇,若不阻拦,灶王之兵马,将如同决堤之洪水,在无阻拦之机。”

  “你说的这些,朕都知晓,可是,如何阻拦,谈何阻拦?”

  崇祯皇帝道,灶王的意图很明显,也没有打算瞒著任何人,永和招兵买马,意图东进,一路兵马沿著延安东南而下,另一小队兵马,朝著西安而去。

  以往灶王攻城略地,往往都是一路兵马,而今,兵分三路,单单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灶王的野心已经越来越大。

  他图谋的是大明的整个天下,而且,灶王步子迈的越来越大了。

  “或许可以从灶王来路分析。”

  来宗道语塞,心中念头急转,道出了这么一句话。

  “灶王来路?能分析出来什么。”

  崇祯皇帝皱起眉头,灶王虽然自诩灶王转世身,但是朝廷已经探明消息,灶王曾经只是天津城外的一个役卒,修缮天津城,灶王起价最开始的那些手下,也就是灶王手下的劳夫。

  灶王是因为城中掌管修缮适宜的官员,克扣手下役卒劳夫的粮饷,灶王无食可吃,无饷可拿,故而落草为寇。

  只是不知道为何从天津前往陕西,不过稍加思索便能够想明白,若是天津之地有了这番流寇,他怎么会派出杨鹤去清剿。

  “臣以为,灶王因无求活之路而反,起兵之时手下亦是如此,应当严查此类克扣劳工饷银之官员,防微杜渐,提前救济河南,山东之地灾民,灶王为何能够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手下大部分都是无处求活的灾民,若是朝廷能够安抚民心,百姓岂会被灶王蒙蔽?”

  “此计,虽然不能够直接剿灭灶王,但却是釜底抽薪,能够断绝灶王势力继续扩大的来路,再此条件下,思虑如何剿灭灶王,岂不是更好。”

  周延儒配合著来宗道的话语接著说道。

  崇祯皇帝心头一动,确实如此啊。

  灶王的手下,基本上都是穷苦农民,因为旱灾而活不下去的百姓。

  而今,灶王的目标,西南周围,山西之地,河南之地,穷苦农民,活不下去的百姓何其之多。

  可以想像,以灶王的号召力,以灶王的能力,振臂一呼,该会有多少人响应,恐怕不下十万之数。

  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灶王本就强大,若是得了这些人,灶王的势力改回膨胀到何等地步。

  崇祯皇帝打了个寒颤,让这样的人在他大明的腹地掌握如此多的兵马,太恐怖了。

  周延儒的计策,确实是釜底抽薪之策,若是能够安抚得当,河南山东两地,灶王的势力将会难以扩张,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毕竟,崇祯皇帝也是知晓,这些愚民,若是能够好好活著,是根本就不敢去做造反的事情的。

  其实,这种策略,若是换个人来,便能够提出来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便是杨嗣昌。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杨嗣昌会在崇祯十一年,担任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时中原饥,群盗蜂起,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又六疏陈边事,多所规画。帝异其才。

  嗣昌锐意振刷,帝益以为能。每对必移时,所奏请无不听,曰:“恨用卿晚。””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对流寇的围剿方法也是杨嗣昌提出的。

  然,杨嗣昌,是杨鹤的儿子,而杨鹤,已经被九族充军去了,杨嗣昌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不能够避免。

  “不错,不过这件事情,让谁去办,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

  崇祯皇帝问道。

  “或许,洪承畴可以一试。”

  来宗道说道。

  “嗯?洪承畴?他不是被朕贬为平民了吗。”

  崇祯皇帝皱起眉头。

  他这人便是如此,若是有错,从上到下,一二品的大官,到八九品的小官,都会连坐,一撸到底。

  洪承畴便是上次辅佐杨鹤不利,被崇祯皇帝直接贬为平民去了。

  “是极,但,洪承畴此人,前为参政,知晓秦中之地民情,为人刚正不阿,又有应对流民的经验,实乃此事落实的最佳人选,”来宗道拱手说道。

  “那就依来爱卿所言,”崇祯皇帝点头应允。

  他心里面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一些,虽然说,这个计策只能够遏制灶王,但是最起码比之前没有丝毫办法要强得多。

  “皇上,臣有一事,”周延儒忽然站出来说道。

  “何事?”

  “皇上,臣听闻,灶王手下虽然兵多将广,但无治民理政事之人,”周延儒拱手说道,周围了解此事的大臣们脸色微变,似乎知晓周延儒要说什么了。

  崇祯皇帝也皱起眉头,他自然知晓此事,不过不愿意过多提起。

  “而,灶王现今,手下治民之人,皆是我大明官员,其中,不乏,陈奇瑜,耿如杞,这等要员。”

  周延儒抬眼看了一下崇祯皇帝。

  后者额头青筋跳动,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事情,那可是他的五省总督,还有个巡抚。

  “继续说。”

  “臣以为,不若颁布下去,若是再有官员投敌,当其连坐之责,”周延儒弯下身子说道。

  一些地方大官,他们的家属亲人,多多少少都有在京城居住,又或者是在京城为官的。

  周延儒这句话,将矛头直指这些人。

  那些投敌之人,理应诛杀九族,但是那样一来牵扯甚广。

  而今,周延儒的话语,就是让崇祯去做出决定。

  “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啊,”工部尚书面色一变,他连忙站出来说道。他便有一亲戚在山西为官,眼下灶王发兵山西,谁能够保证,他那亲戚不会投靠灶王呢。

  远在山西的事情,若是连累了他,他上哪里伸冤去。

  “够了,”崇祯皇帝沉声说道,“此事不必再提。”

  这件事情牵扯太广了,地方官员何其之多,若是真按照周延儒的话语来办,怕是杀上三天三夜也杀不完,朝中甚至可能被杀到无人可用。

  周延儒站直了腰杆,对于这个提议被否决,他并不意外,他提出这件事情也仅仅只是为了敲打一些朝中官员。

  “还有其他事情吗?”

  崇祯皇帝沉声问道。

  诸位大臣皆是闭口不言。

  “退朝吧。”

  退朝后,崇祯皇帝又继续处理奏折,在处理政事上,崇祯皇帝勤勉无比,还是那句话,他是真的想要振兴大明。

  “皇上,属下有要事禀报。”

  蒋鑫跪在地上说道,若不是崇祯皇帝暂时无人可用,他也不会能够站在这里继续为皇上效力。

  “嗯?说。”

  崇祯皇帝抬起头,好不容易解决了灶王的一些事情,他不想要在听到什么坏消息。

  “灶王派出的三路兵马里面,有一路兵马,乃是前任山西巡抚耿如杞之子耿章光所带,出城之时唯有五百人。”

  “嗯?五百人,”崇祯皇帝冷笑一声,“倒是打的好算盘,想让耿章光沿途将灾民吸纳。”

  崇祯皇帝第一时间便反应过来,灶王为何要这样去做。

  “不过,这种事情也犯不著让你特意汇报吧?”

  “启禀皇上,那耿章光,随行携带神兵两把。”

  蒋鑫连忙将最重要的事情说了出来。

  “神兵?是何神兵?“

  崇祯皇帝连忙问道,他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灶王的神兵何其重要,一把远攻,千步之外取敌首级,一把擅长防守,两人操纵,可以抵御千军万马,这两把神兵,平日皆是被灶王以重兵保护。

  而今,竟然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带著两把神兵脱离了灶王重兵所在的城池。

  他一直想要获取灶王的神兵看看,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而今,这机会竟然摆在眼前。

  “似乎是那善于防守之神兵,两台皆是以布覆之,以驾车拉之。”

  蒋鑫说道。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这大概率并不是灶王的阴谋。

  灶王应当是轻敌大意,认为五百人,在以他灶王的名声,沿途就可以壮大兵马。

  两把神兵,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这是一个机会,不过他似乎有想到了什么,心中又有些懊恼,他原本想著若是能够缴获两把神兵,让工匠仿制,这样就能够将他和灶王之间的天平打破。

  但是他想到了,当初缴获的两把普通的灶王变化之物,到现在,举国之力,也没有一个能够将那神兵创造出来的。

  更遑论,灶王这两样神兵,应当更难仿制才是。

  他就算是缴获了又能够如何,两把神兵,而灶王,已知的却有十几把这样的神兵。

  况且,灶王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变化出来这种神兵,此消彼长,两把神兵显得更加无用。

首节 上一节 199/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清话事人

下一篇:悟性逆天,我在三国建永恒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