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第62节

  “去前面带路,去县衙。”

  抓住知县,将县衙占领,整个延川县就算是被他们拿下。

  杨立超心中十分感慨,他哪里想过会有今天这样的场景,原本以为只能够做一辈子的家奴,眼下竟然能够拥有这等地位,率领兵马拿下县城建功立业。

  县衙内,李知县闭目端坐在案台前,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从他颤抖的手就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能够募集千人,应当能够抵抗那些乱民才是。”

  他这样想著,但是心中犹然忐忑,这次的攻城怎么看怎么透著古怪,为什么还没打起来城门就丢了。

  这不像是那些愚民的作风啊。

  “不行,总感觉古怪,延川怕是要不保,”知县心中忐忑,他变得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他要离开这里,那澄城县县令就是被乱民割去头颅,若是他不赶紧离开,恐怕人头也不保。

  想到这里知县慌忙从县衙内准备离开,县衙空荡荡,能动的基本上都去守城了。

  他将县衙的大门来开,迎面便看到了那九品巡检。

  “他就是知县!”

  巡检指著知县喊道。

  知县面如死灰,往巡抚后面看去,满是拿著武器的乱民。

  “完了”

  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来人,将他拿下。”

  杨立超挥手,两个天兵立刻将武器交于他人后上前将李知县拿下。

  至此,延川县城落入刘振华手中。

  ‘灶王进城了!’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蔓延开来。

  百姓们由原本的恐惧变成了兴奋,延川县虽然封闭,但是逃难的地主家丁进城以后,总会将消息带来。

  自古八卦瞒不住,这些人就是灶王消息最好的传播者,百姓们都念叨著灶王来呢,没有想到真的来了。

  刘振华下令让民兵和天兵们全城搜捕地主大户,并且传播消息,明日清晨处死知县李明柱,凡来登记信息者,皆能领粮。

  一些县城百姓,自发的带著城内民兵们进入大户地主家中去。

  那些家丁们在民兵面前不堪一击,城门被关大户们无处可逃,要么被民兵们抓住,要么就是被一些投敌的家丁们擒拿。

  周日中午十二点上架,跪求各位读者老爷们支持一下首订,至于上架当日的爆更规则,会在上架感言上写出,上架后的订阅若是超过两千,六毛保证化身打字机,日更一万五左右。

  感谢诸位读者老爷们。

  感谢ccrv,历代之兵的一百起点币打赏,谢谢大佬。

第90章 规划

  刘振华入主县衙,他看著眼前县衙内的陈设,还摆著清正廉明的牌子,案堂上乾净整洁,看不到一丝尘土,看来这知县老爷十分珍惜他办公的地方。

  他上前两步,坐在案堂后,手拿著惊堂木,以前看电视剧总要见到有知县老爷拿著这惊堂木猛然拍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大声质问下方的罪人可否认罪,又或者是愤怒之时手拿惊堂木猛然一拍。

  这一幕每每都让刘振华想起来高中初中的老师也是如此,下面有同学不听话,他便拿著黑板擦猛地往桌子上一砸,溅起一片粉尘,坐在御用作为讲台两旁的学生连忙拿著书本挡住,脸上带著坏笑看著前后排的同学。

  “啧啧,我现在也算是一个县长了。”

  刘振华目光在堂内流转,他现在掌握一个县城,一镇,镇下,上沟村,刘家村,张家村,李家村,皆是在刘振华手中。

  县级别的官员,总有人觉得很小,但其实普通人想要见到一个县长都十分困难,后世国家一共才一千多个县,而全国却有十五亿人。

  可以说几乎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县长,古代的人口没有那么多,但县长也是万十万里面挑一的官员。

  刘振华闭目,太阳穴突突的跳,先前掌管数千人,眼下治下人口飞速膨胀,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太多了。

  那巡检从门外小心翼翼的看著门内端坐的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灶王,巡检手中捧著县志。

  “进来吧。”

  刘振华抬眼看到了他,两个把守在门口的天兵将巡检放行,后者小心将县志递上以后恭敬地站在一旁。

  翻开县志,刘振华翻看一番,今年延川县登记实在户数为户,人口数为人。

  从天启年到崇祯元年,人口数一直在下滑,本来还有两万多人,眼下整个延川县内记载在册的只有一万多人。

  当然这并不是县城内的人口,古代县城先是修筑围墙,然后再发展街市,一个小县城内常住人口最多也就上万人,大县城里面或许住的多一些。

  刘振华将县志合上,他既然接管了这里肯定是要登记人口的,有放粮这个诱惑在,民众不可能不出现登记。

  眼下人多了,刘振华手中的人才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武官还好说,打仗打多了,泥腿子里面也能出一个有天分的武夫,任宏利,杨立超等人都是。

  而文官呢,刘振华手底下那批人很少有识字儿的,眼下进行人口登记造册,丈量土地均分田地的,只有任卓越,任凡义和赵世成,任卓越还算是个半吊子水平,不部分都是在协助,并且来给刘振华当做一个喇叭的角色。

  眼下人一多,事儿就多,需要大量人才去管理,但靠著这两个半人,累死他们也无法将这些事情完成。

  需要更多的人才,不仅仅是帮助刘振华登记人口,还要帮助刘振华管理这些人。

  必须要找出一些秀才,书生,来协助管理。

  “眼下人多了起来,必须要定下属于‘灶王治下’的规矩,思想。”

  刘振华皱著眉头想著,那样子让旁边弓著身子的巡检大气不敢出一个。

  脑海中浮现出以前看到的很多书籍的情节,每每穿越文中男主到了古代和老谋深算的大臣斗智斗勇,战胜以后独揽大权,甚至成功坐上龙椅,直接让天下所有人变得知晓人人平等,知晓各种现代化的思想。

  刘振华不能够理解,即便是当初后世那样的情况下,一些村落之中的人依旧保持著原始的思想,一个穿越过去的人怎么可能凭藉一代人的努力就将这些顽固愚昧的人改变。

  刘振华也不想著在他要宣传的思想之中加上这些东西。

  “拿纸笔来。”

  他要一边想一边去写,要不然这脑子真记不住,不多时,外面的天兵递上来纸币,刘振华庆幸脑子里好歹有关于如何书写的记忆,否则的话只能够在商城内兑换一番纸币笔,或者直接喊人来,他说那人写。

  “天下田地归于灶王掌管,均分于天下百姓,税收暂定二十抽一,不征辽饷,不征徭役。”

  田地问题,归于灶王,均分天下,便是类似于土地国有,很多朝代都是如此,但是很多朝代都是分出去了,收不回来,豪门大族,地主乡绅,都在暗里兼并土地,关键还是官府的力量太薄弱,执行力出了差错,甚至有些去执行的人,本身就在这些豪门里面,那句话怎么说著,何人在堂下状告本官?刘振华只能够慢慢去想办法,土地兼并往往出现在天下太平以后,眼下乱世,正是打散资源再分配的时候,太早考虑这个也无用。

  至于税率明初时期税率只有一成,他二十一抽一,比朱元璋征收的粮食还要少,不征辽响,这本来就是苛捐杂税,没有必要征收,徭役亦是如此,刘振华拥有声望,日后会更多,足够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系统的运行,不需要从底层百姓中榨取太多油水儿。

  这是暂定的规矩,每一个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足够让他们感恩戴德的天大好事儿。

  刘振华用手指敲著桌子,端详著纸上文字,先前刘振华的队伍里面都是壮丁,少有妇女,几乎没有老幼,现在这世道,十岁以下很难活,稍微年龄大点的也是如此,村里面若是有谁饿死,最先的就是这一批,紧接著便是妇女。

  眼下,刘振华增加一县城的人口,小孩也多了起来。

  凭藉一代之力无法改变思想,那是因为成年人思想已经固化,而眼下主体便是成年人,但是第二代,也就是这些小孩子,必须进行教育,让他们上学。

  刘振华动笔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下很多文字,这些皆是明日处死县令等人时,要在百姓面前宣读的,也是要在他治下领土上必须去实施的。

  小孩的事情完了,便是粮食问题。

  眼下饥荒,颗粒无收,并且这种情况还是要持续的,地主家的粮食虽然多,但是吃不上饭的人更多,这些人来到刘振华这里登记以后会领取粮食,但是领完之后呢,还是没得吃。

  刘振华声望商城内,高端武器巨贵,粮食亦是如此,指望声望购买稻,麦,这种粮食根本不行。

  地种又种不出来这些粮食,那能够种出来啥。

  刘振华想到了其他作物,眼下陕西等地干旱的情况,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红薯。

第91章 提拔

  红薯与玉米两者皆是耐旱的植物,这些耐旱作物其实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进入中国,但是一直到崇祯元年,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大规模的推广。

  因为红薯这玩意吃多了以后胀气,泛酸,玉米粗涩,难以下咽,若非实在没东西吃,寻常非灾年的时候很少有人去种植这些东西,百姓积极性不高,当朝皇帝也不重视,不去人为进行干预百姓推广种植。

  因此,玉米红薯虽然在大明早有种植,但是一直都是部分省份在种植,等到了崇祯年间,大旱,百姓没吃的,饿死的饿死,起义的起义,崇祯皇帝就算是有心推广,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何况崇祯依旧没有重视过这几样耐旱植物。

  这几种作物用来度过这个灾年还是很合适的,红薯这玩意三十度左右的天气一天就发根,吸肥能力强,耐瘠薄,虽然说想要高产,也要灌溉,施肥,但是眼下不需要其高产,寻常产出已经足够。

  刘振华翻看商城,里面有红薯苗,价格虽然也不便宜,但是拿出来以后就可以种植,环境适宜的话,三四个月就可以吃了。

  这玩意根能吃,叶子蒸著吃也是一道美味。

  红薯贵,但是红薯苗便宜些,两点声望便是一棵,划算下来,一日半兑换的红薯苗一亩地种植。

  “种,明日便推广,”刘振华作出决定。

  延川县内,有三户人家,平日鱼肉乡里,最先被捉拿的就是这三户人,其余地主,识相的都将地契田契交出,胆敢负隅顽抗的,抵抗之人皆成了民兵们的刀下亡魂。

  城内有一户人家,高家,平日里却有开仓济民之事,被称为高善人,但是细扒出来,其依旧兼并土地,收取高佃租,只不过比寻常地主低一些而已,拿著苛责来的钱,去救济百姓,落得个善人的名头和自己的安心。

  这些地主,哪一个敢说自己的土地来的都是乾净的。

  抄高家之时,原本为高家地主说情的百姓,高家地主也十分冤屈,甚至大骂灶王,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杀人,简直就是个恶人,还敢称呼自己为灶王。

  杨立超和周围的天兵听完以后差点将高家地主直接宰了,不过军纪在,他们不能够这样做,杨立超直接道出高家地主行善事的本质。

  在杨立超道出本质在告诉民众灶王对于百姓的要求以后,皆是群情激愤,没有一人在为那高家地主说话。

  周围的百姓恨不得饮其血啖其骨,就这样的人也配骂灶王。

  时至傍晚。

  县衙内。

  刘振华端坐堂前,下面站著一众干部。

  “今日与守城之军战斗,王龙打开城门,我等在主街道上列阵,步步推进,民兵队长王家昌让副队以大股民兵在前,协助天兵,携带小股民兵绕后堵其后路,让原本就丧失斗志的守城之军降。”

首节 上一节 62/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清话事人

下一篇:悟性逆天,我在三国建永恒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