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嘉靖,成功修仙

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33节

  “话说今日父亲只是革了平凉府韩蕃昭王的爵位,没有再做其他?”朱载坖看向徐阶,开口询问道。

  “没错,今日陛下仅仅只是革了昭王的爵位,并对其犯下的罪行进行清算,没有更进一步!”徐阶颇为诧异地看了一眼裕王,开口解释道。

  “那我就放心了,实不相瞒,这是那些宗室托我过来打听消息,毕竟今日发生的一切实在是太过吓人。”朱载坖听到徐阶确切的回答后,明显松了一口气。

  “唉,若不是陛下阻止,咱们先前的计谋已然顺利实施!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严党的份。”高拱长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

  “是啊,毕竟当时陛下都已经说出那样的话了,要是谁还敢在浙江做手脚的话,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一直沉默的张居正也开口道。

  “眼下浙江那边的仁人志士均遭到官府迫害,不少人都被关进了大牢,再也无人敢言改稻为桑的半分不是。”徐阶抚了抚胡子,又接着张居正的话补充道。

  “你们说,我们要不直接炸堤坝算了?反正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浙江乱起来,炸毁了堤坝,百姓的田被淹没,浙江一样能乱起来。”高拱犹豫片刻,给出了自己的主意。

  “不可,此事风险太大,眼下浙江全是严党的人把持着!现在行动的话无异于狼入羊口,若是被严党的人察觉,禀报陛下的话,咱们谁也承受不住怒火。”徐阶听闻高拱的提议后,皱了皱眉,将这个主意否决。

  “那怎么办啊!”高拱听闻自己的主意被否决,无奈道。

  “等吧,时间一长,总会有机会的!”一旁的张居正出声安慰道。

  “唉……”众人皆是无奈,深深叹了一口气。

  ……

  严嵩自从皇帝那里回来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了自己家。

  严嵩刚进入书房,便看见儿子严世蕃等候在此,看样子等候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见父亲回来,严世蕃赶忙行礼,急切询问道:“父亲,陛下那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先给我倒杯茶,我有点口渴了,陛下也真是的,也不留我喝杯茶再走!”严嵩瞥了一眼儿子,然后毫无形象地倒在躺椅上。

  “父亲,请!”严世蕃将茶倒好,恭恭敬敬地递到严嵩手上。

  严嵩接过茶杯,轻啜一口,满是皱纹的脸上有了笑容。

  “银子那边陛下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催促我尽快将宗室的犯罪证据整理完毕后,递交上去!”

  严世蕃听闻父亲所言,明显送了一口气,紧接着拍着胸脯道:“父亲你放心吧,那些卷宗我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最迟后天便可交付。”

  “行吧,你下去吧!今日劳累了一天,我也有些乏了。”严嵩听完儿子严世蕃的汇报,表情放松,紧接着十分随意地摆了摆手,言语之中满是慵懒。

  “是,那孩儿就不打扰父亲休息了,孩儿这就告退!”

  严世蕃说完,便放轻脚步,准备将书房的门关上。

  “等等,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正当严世蕃即将把书房的门关上时,严嵩猛地从躺椅上坐起,出声将严世蕃叫住。

  “父亲,什么事?”严世蕃停住脚步,目光看向躺椅上的父亲。

  “京城内的舆论引导的怎么样了?你用的人靠谱吗?”

  “您就放心吧,孩儿所用之人绝对可靠!”

  “嗯,还是小心为好,没事了,你下去吧。”

  “是。”

第48章 意外

  不出嘉靖预料,在平凉府被查抄后,有人为了减轻刑罚,便将藏尸的地点交代了出来,顺天府尹丁世昌按图索骥,顺利找到了被藏起来的尸身,此案也得以顺利完结。

  此案告破,官府立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用以宣传,又引得京城的百姓一阵喝彩。

  清晨,嘉靖正闭目端坐于蒲团之上,循环吞吐着微薄的灵气。

  伴随体内法力循环至全身,身体的疲乏感也尽皆消除,昨晚严嵩回去后,便派人将银子送到了自己的内帑中,而自穿越以来,嘉靖才第一次进入自己的内帑瞧一瞧。

  内帑之中,各种金银珠宝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也随处可见,比如嘉靖就在自己的内帑的角落中发现了一个重达数十斤的红珊瑚,对这些东西嘉靖并不甚在意,最让他在意的则是前身收集的诸多修道秘籍。

  前身收集的秘籍数量极多且颇为驳杂,嘉靖用自己的神识从那堆书中扫过,最终发现了一本尚能修炼的功法,名为《一气决》。

  嘉靖大喜,很快便参照上面的功法,开始运转起体内的法力,一夜未睡。

  “有着功法帮助,可比我单纯吐纳修炼强多了,修炼速度快了一倍不止!”嘉靖结束今日的修炼,眼中闪烁着精光。

  就在这时,吕芳迈着无声的步子走了进来,压低声音道:“禀陛下,皇贵妃沈氏求见,说是有要事与陛下相商。”

  嘉靖听完吕芳的话,摆了摆手,淡淡道:“让她进来吧。”

  很快,衣着雍容华贵的皇贵妃沈氏便走了进来,只见她对着嘉靖款款行礼,柔声道:“臣妾,见过陛下!”

  嘉靖意外获得一本修炼功法,此时心情大好,将沈氏扶起,随后让她坐到自己身旁,面带笑意:“爱妃快快起来,找朕有什么事啊?”

  “陛下,是这样的,自从上次您来宫中后,臣妾才发现已经有一个月没来了……”沈氏说着,脸上满是娇羞之色,见嘉靖仍然在打量自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爱妃的意思是说,朕有孩子了!那有没有叫太医看过?”嘉靖听闻,神色狂喜,紧接着将头轻轻贴到沈氏的肚子上,想要听出些许动静。

  “陛下!”沈氏见嘉靖所为,抬起头打量了一圈四周,娇嗔道。

  “咳咳,是朕唐突了,那太医怎么说?”被沈氏白了一眼后,嘉靖才将将头从沈氏的肚子上收回,轻咳两声,以缓解尴尬。

  “臣妾先前已经找了李太医来看过了,李太医在诊断后也说八九不离十,应该是怀上了。”沈氏说完,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满是慈爱之色。

  “好,你可为咱们朱家立了大功了!朕要好好赏你。”嘉靖说罢,便将沈氏搂进怀中,紧接着在那滑嫩如玉的脸颊狠狠亲了一口。

  “陛下!”被嘉靖如此对待,沈氏有些不好意思,用如玉般的小手,轻轻拍打着嘉靖的胸膛。

  “好了,接下来爱妃要做的便是好好养胎,争取给朕生一个大胖小子!”

  “另外自今日起,由御膳房专门为你提供一日三餐,其他来路不明的东西就不要碰了,就连房间内使用的香也必须由专人更换,知道了吗?”嘉靖看着一脸幸福地躺倒在自己怀中的沈氏,不由得出声叮嘱道。

  “陛下说的这些,臣妾都明白。”沈氏听完嘉靖的叮嘱,内心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意,在嘉靖的胸膛中靠的更紧了些。

  “陛下,待会儿就是内阁开会的时间了。”就在这时,从屋外传来吕芳的声音。

  “陛下应该勤于国事,臣妾这就告退了!”皇贵妃沈氏听闻,从嘉靖的怀中挣脱,行礼道。

  “爱妃以后见朕就不必行礼了。”嘉靖看着沈氏离开的背影,出声叮嘱道。

  “是,陛下!”沈氏离开的脚步突然顿了一下,随后回应道。

  待沈氏离开后,嘉靖将吕芳从房间外唤了进来,淡淡道:“走吧,咱们去内阁。”

  一路上默然无话,嘉靖带着吕芳来到了内阁。

  今天的内阁并没有什么争吵,而是满满的沉闷之色,只有奏折翻动的声音。

  “陛下驾到!”

  在外面的太监通报过后,嘉靖带着吕芳走进内阁,里面以严嵩为首的内阁成员皆跪伏于地。

  嘉靖看了一眼,淡淡道:“都起来吧。”

  “多谢陛下!”众臣回礼,而后坐于自己的位置上,嘉靖也径直走到了珠帘背后,坐上自己的龙椅。

  “今日内阁所议之事,便是甘肃一带又发大旱!据甘肃的官员来报,由于已经快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当地百姓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许多家庭当即断了炊,现官府在积极赈济中,望朝廷拨饷一百三十二万两银子,以作赈灾之用。”严嵩率先站起身来,将奏折上的内容念出。

  “哼,钱钱钱,又是钱,他们只会找我们户部要钱!这一百三十二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高拱听完严嵩的汇报后,率先表达了不满。

  “那依照户部侍郎的意思,甘肃这灾不赈了?”严世蕃看向高拱,出声讽刺道。

  眼见严世蕃给自己扣上反对赈灾的大帽子,高拱的眉毛动了动,开口反驳道:“我又没说不给甘肃赈灾,只是每年像甘肃、陕西这种地方,收不上来赋税就罢了,还得靠中央的财政来养着,去年大旱,今年又大旱,哪有这么巧的事?”

  一旁的徐阶也顺势搭腔道:“赈灾的银子肯定是要拨的,不过哪有年年大旱的道理?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就他甘肃年年大旱,若是照这么来,那里的百姓岂不是都死绝了?”

  坐于珠帘身后的嘉靖听闻徐阶所言,也觉得有些道理,低声道:“把有关甘肃的记录给朕拿过来。”

  外面讨论的众臣听闻此话,也知道皇帝对这件事上了心,纷纷唤来小吏,将历年来甘肃缴纳赋税的记录,以及朝廷拨款赈灾的记录都找了出来。

  嘉靖将记录从头自尾翻了一遍,眉头愈发紧皱。

  只见上面记载着,自洪武年间起,甘肃每年还能为朝廷缴纳四百多万的赋税,而后年年递减,到最后便是以干旱、蝗灾、百姓收成不好为由,少缴纳、甚至干脆不缴纳赋税。

  “伱们自己看看吧!”嘉靖说完,便将记录经由吕芳的手递交给众人。

  众人在接过记录后,在心里稍微一合计,很快便发现了不对之处!

  紧接着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众人心中生起:“这甘肃不会是在夸大灾情,骗朝廷的赈灾款吧!”

  内阁首辅严嵩率先跪伏于地,紧接着请命道:“陛下,微臣请求彻查此事!决不能姑息。”

  内阁次辅徐阶也紧跟着跪伏:“陛下,臣也请求彻查此事!”

  眼见内阁首辅及次辅都请命了,其他人也跟着跪下,一同向皇帝请命。

第49章 蚂蚁

  “臣等请求陛下彻查此事!”

  内阁之中,五位阁老齐皆跪伏,向嘉靖请求着。

  “哼,朕就不相信了,在这之前你们内阁没有丝毫察觉?”嘉靖看着跪伏于地的众多大臣,冷言道。

  “启禀陛下,对于甘肃此地的情况,我等确实不是很清楚!以前派去甘肃监察的官员,上任后不是与当地官员沆瀣一气,就是纷纷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调离甘肃,久而久之,便没有人愿意去甘肃那边了。”内阁次辅徐阶率先站出来为众人开脱道。

  “禀陛下,徐阁老所言属实,当时朝廷的重心都移到了剿灭东南倭寇的身上,实在无瑕顾及一个小小的甘肃。”在徐阶开口后,严嵩也紧接着出声道。

  “甘肃督抚还是王继恩吧?”嘉靖的眼光看向严嵩及徐阶,开口询问道。

  “禀陛下,王继恩自嘉靖三十六年起便任职甘肃巡抚,至今职位并无调动。”严嵩回忆了片刻,回答道。

  “好,就由你们内阁写信,让王继恩回京述职一趟。”

首节 上一节 33/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