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嘉靖,成功修仙

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353节

  就在这时,工部侍郎罗龙文站了出来,打破了这诡异的气氛,只见其举起手中的笏板,将目光看向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沉声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奏!”

  嘉靖见此情形,眉头舒展了些许,旋即纷纷道。

  “准!”

  在得到嘉靖允许后,罗龙文在环视一圈后,方才开始讲述他的观点。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方才户部右侍郎王廷的那番话,看似是为了我大明着想,实则是误国误民的谬论,其心可诛!”

  罗龙文的话音落下,很快便在现场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官员开始窃窃私语地讨论起来,身为当事人的王廷,则是面色阴沉,一副择人而噬的模样。

  罗龙文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

  “微臣觉得,留鞑靼大汗一命,将更加符合我大明的利益,我大明完全可以将此事利用起来,从鞑靼的手中,获取相应的赔偿!”

  “而不是将其简单粗暴地直接杀掉,这样一来,我大明不仅会缺少一个对付鞑靼的绝佳筹码,与鞑靼那边,也将永无安宁,这对我大明造成的影响,将不可估量,还望陛下三思啊!”

  嘉靖闻言,用手轻轻摩挲着龙椅一侧所雕刻的龙头,向一旁的吕芳开口道。

  “严嵩和徐阶他们两个,是在借着这个机会,在朕面前打擂台啊!”

  吕芳闻言,神色愈发恭敬,旋即开口道。

  “陛下,需不需要奴婢……”

  嘉靖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旋即吩咐道。

  “算了,就让他们两个闹去吧,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要玩什么样!”

  嘉靖说完,旋即笑着给出了回应。

  “嗯,不错,还有没有其他人有不一样的意见的?”

  面对皇帝的问询,现场没有一名官员敢于站出来,他们纷纷低下头,看向地面,仿佛要从中看出什么东西一样。

  就在这时,一直以来都沉默不语的徐阶,咬了咬牙,站了出来,开口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应该严惩鞑靼大汗!”

  徐阶的话音落下,现场的许多官员都陷入了惊诧之中,他们没想到的是,当朝内阁次辅居然也会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并且还态度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徐阶的公开站队,毫无疑问给了那些支持严惩鞑靼大汗的官员底气,他们此刻,对于徐阶的好感度也在蹭蹭地往上涨。

  嘉靖并没有询问其中具体缘由的意思,而是将目光转向距离徐阶不远的严嵩,似笑非笑地询问道。

  “严阁老,你觉得呢?”

  严嵩察觉到皇帝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旋即将先前早已想好的计策,没有丝毫隐瞒的讲述给嘉靖。

  “启禀陛下,微臣的意见恰恰与徐阁老相反!”

  “微臣私以为,应该留鞑靼大汗一条性命才是,待鞑靼大汗被押送至京城后,我大明完全可以将他扣押为人质,从而逼迫他们派出使团前来赎人,我们则可以趁此机会漫天要价!”

  “不管鞑靼那边答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大明都将从这件事中占尽好处!”

  嘉靖被严嵩所提到的话所吸引,挑了挑眉,旋即追问道。

  “给朕说说,怎么一个占尽好处?”

  严嵩眼见皇帝对此来了兴趣,紧接着出言解释道。

  “倘若鞑靼那边答应了我们的条件,那么我大明可以从中攫取到极大的好处,可以将近些年来我大明遭受的损失,尽数弥补回来。”

  “倘若鞑靼那边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大明也可以效仿土木堡之变的瓦剌,将鞑靼大汗控制起来,只要鞑靼大汗在我们手中,即使他们没有陷入内乱,成功选出了新任大汗,也将无济于事。”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

  “因为事情的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我大明手中,我大明随时都能够打着替土买罕“清君侧”的名号,插手进他们部落的诸多事务之中。”

  嘉靖在听完严嵩的这番话后,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食指十分有规律地敲击着一旁的龙椅,发出‘哒哒’的声音,似乎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良久,只见嘉靖回过神来,将目光转向严嵩,开口道。

  “嗯,不错,朕准了,这件事情就交由你来办吧!”

  “遵命,陛下!”

第407章 身份的象征

  此刻,眼见皇帝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徐阶心中纵使有万般不甘,也只得就此作罢。

  徐阶原本的构想是,借着举行朝议的这个机会,将整件事情彻底闹大,最好是能够闹得个人尽皆知的地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从中筛选出,志同道合且愿意加入清流,共同对抗严党的合适人选,还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声望,为日后做准备。

  可是现在,随着嘉靖采纳了严嵩的提议,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因此,尽管徐阶脸上的表情并无太多变化,但内心却早已恨透了严嵩,恨不得当场将其除之而后快。

  “哼,严嵩,给我等着吧!“

  “我比你年轻,身体也比你好,你现在已经八十一了,你终究是熬不过我的!”

  “等我当上了内阁首辅,我一定要将严党彻底清算,你也一样逃不掉!”

  眼见第一件事已经议论完毕,在休息片刻后,先前那位嗓门奇大的太监又重新走上台前,朗声道。

  “第一件事已经议完,现在开始讨论第二件事,即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

  在那名太监说完以后,嘉靖轻咳两声,旋即补充道。

  “诸位爱卿,在这之前,想必你们已经看到了内阁那边所张贴出来的告示,朝廷将在不久后,正式发行报纸!”

  “朕将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命名为大明日报。”

  “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亦或者是疑惑,都可以提出来。”

  嘉靖说完,将目光从现场的诸多大臣身上收回,不再言语。

  嘉靖话音落下,只见高拱出列,将手中的笏板略微向上举起,恭敬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奏!”

  嘉靖见状,摆了摆手,旋即吩咐道。

  “准!”

  高拱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方才开口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朝廷所发行的报纸,虽然初衷是为了让官员和百姓都能够了解到,我大明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但老百姓大多都不识字,因而,效果可能会不太理想……”

  嘉靖在听完高拱的这番话后,先是给予了肯定,然后再紧接着解释道。

  “嗯,不错,高爱卿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报纸存在的弊端。”

  “但是在这之前,朕已经想好了相应的对策了,朕打算,将报纸分为两种,一种是给官员士绅等识字的人看的,另外一种则是给老百姓看的。”

  “官员士绅看的报纸主要以文字为主,老百姓们看的报纸,则主要以图画为主。”

  “当然,官员士绅们看的报纸,肯定会和老百姓所看的那种报纸区分开来,当然,这两者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材质上,官员士绅们所看的报纸,内容也将更加地丰富!”

  嘉靖的这番话,毫无疑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充满期待。

  在这些官员们看来,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不仅仅只有得知讯息一个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身份的象征!

  毕竟,只有能够读书识字的官员士绅,才能够读懂报纸上的内容。

  而老百姓,却只能够看质量更为低劣、内容也更加稀少的报纸,而这极大地满足了这些官员的虚荣心,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高人一等吗?

  往后要是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一个人的话,则更加简单,只需要看那个人所读的报纸,究竟是哪一种就行了。

  高拱在听完嘉靖的这番解释后,也是颇为信服,旋即返回队列,毕恭毕敬道。

  “陛下圣明!”

  在高拱返回队列之后,张居正又紧接着站了出来,手持笏板,向嘉靖询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奏!”

  嘉靖将目光从张居正的身上收回,旋即吩咐道。

  “准!”

  随后,只见张居正眉头微蹙,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陛下,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是面向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对吧?”

  嘉靖听闻此话,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旋即应声道。

  “嗯,没错。”

  张居正在得到嘉靖确切的回答后,又继续追问道。

  “陛下,倘若报纸印刷出来以后,应该如何运送至其余的省份呢?”

  “这中间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到那时,报纸上所记载的内容,早就因为时过境迁,而无法作为参考了!”

  张居正的这番话毫无疑问,将在场绝大多数官员的心声都问了出来:“对啊,应该如何避免此事呢?”

  嘉靖似乎对此早已预料,在思筹片刻后,旋即给出了回应。

  “在这之前,朕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朕打算到时候,在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内,都设置一个新闻署的分支机构。”

  “届时,在需要印刷报纸时,由京城的新闻署将印刷报纸的时间以及内容,都下发给其余的机构,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什么时过境迁的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353/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