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喜唐

喜唐 第198节

  想了半天颜白觉得应该是长孙无忌。

  为什么?

  因为每次吵架的时候他都在一旁露出浅浅的微笑,那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感让人格外的不舒服。

  至于魏征,颜白觉得还好,只要能忍受住他的谏诤,扛过他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那一波,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第28章 可怜的太子

  李承乾因为是太子,他这个年纪在颜白看来就是宫女杀手,哪个不要命的要是敢主动往他身边靠,那这是找死。

  所以,在颜白看来当太子一点都不好。

  唯一服侍他的两个人一个是小曹公公,另一个就是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小曹公公主外,主要做一些跑腿和传话的事情。

  遂安夫人就主要负责李承乾的生活起居。

  看到遂安夫人第一眼,颜白就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心安的人,看她第一眼,颜白就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极好的人。

  她脸上永远都挂着淡淡的浅笑,让人看着很舒服也很贴心,她的眼神总是落在李承乾身上。

  眼睛里面永远充满着爱意,就像母亲看着自己熟睡的儿子一样。

  看着正在啃鸡腿的颜白,李承乾端坐着身体,颇为不解道:

  “听说你智障了,那会见母后的时候形若枯槁,萎靡不振,为何现在却生龙活虎大快朵颐呢?”

  颜白把嘴里的鸡肉囫囵吞下,认真地盯着李承乾看了一眼,然后扭头看着李崇义:“你经常进宫看太子,太子也这样?说话咬文嚼字的?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

  李崇义把刚夹起来的鸡皮搁下:“没注意,不妥?”

  “太不妥!”

  颜白认真道:“咱们一起吃饭,本来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非要弄得像是奏对一样,你就不觉得难受么?这样吃饭谁吃得下去啊,别扭死了!”

  李崇义有些佩服颜白的勇气,这些也只有颜白敢说,他斜着眼睛偷偷地瞟了眼门口的另个宫卫,瞟了瞟护卫身边一个拿着笔在笔走龙蛇的言官,毫无表情地摇摇头:

  “不难受,如此甚好,来来,月色正浓,何不饮酒乎?对歌呼?”

  见李崇义这个不爱学习的家伙也开始酸溜溜地咬文嚼字,颜白无奈的站起身,看着那个不知名的言官淡淡道:

  “你,出去!”

  言官不说话,只是笑着看着颜白,轻轻地摇摇头,动作虽然很轻微,意思却是表达的很坚定。

  颜白看着他笑了笑,说道:“我说你写,四月初九夜,太子与友聚,酒过三巡,白微醺,心甚恼,对左右言,速滚之,余心甚恼!”

  见言官张大了嘴巴不可置信地看着颜白,颜白继续道:

  “我如今是智障之中,我要是成不了大儒,我以后就住你家,我县令都不当了我也去求个言官,我就像你跟着太子一样,你走哪儿我就跟哪儿,你做什么我都写下来!”

  言官落荒而逃,再不走他觉得颜侯会吃了他。

  自己就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说是太子近人那是抬举,自己本身做的就是让人讨厌的事情,本身就不讨喜。

  太子多讨厌他,他比谁都清楚,这要是再得罪了颜家的大家长,那就更得不偿失,反正颜侯都给了台阶下,咬咬牙,走就走吧!

  颜白见言官走了,随后扭头看着门口的两个竹竿一样的护卫:“你们两个也出去!”

  两护卫闻言,抬起头冷冷地注视着颜白,大声道:“此乃职责之事,我们今日的任务就是立在门前,护卫太子安全,防止宵小!”

  两个护卫不为所动,说出的话也毫不情感,冷得像冰块一样。

  这样的人颜白见得太多了,当初武德殿,麒德殿全是这样的人,颜白知道跟这样的人说太多没用,他们就是一根筋,劝不了,也说不动!

  颜白道:“不走是吧!”

  护卫看着颜白:“不走!”

  颜白咬咬牙:“好,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护在门前,你们不走,我走。

  伽罗,初三,把这些菜蔬拿着,咱们去书房,伽罗你再去喊一声大肥,让他守在我书房门口,本大郎要突破智障,谁要打扰我就扔出去!”

  “好!”

  李晦摸了摸腰牌,眼睛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站起身,看着两护卫缓了缓腰牌:“出去,这儿用不到你们两个!”

  两护卫看了李晦一眼:“喏!”

  见两人出去时还贴心地带上房门,李晦得意道:“原来太子詹事这么厉害啊!”

  没有监督的人,李承乾笔直的腰杆终于弯了下来,他长吁了一口气,夹起了一块儿鸡肉,唏嘘道:

  “在今日我终于明白了浑身通泰四字的意思!”

  不知为何,颜白听着李承乾小声的感叹竟然有些心酸,再次打量李承乾,颜白发现他竟然这么的瘦,比上次在大理寺离开的时候还要瘦。

  颜白不敢揣测皇家教育是什么样子,但颜白坚信他们教的东西一定是超越了李承乾这个年龄段该接受的。

  拔苗助长一定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他们在使多大劲儿。

  颜白不敢去苛责李二这位父亲和长孙皇后这位母亲,他们是在培养大唐接班人。

  放在所有人的眼里,他们这么做是对的,他们把他们最好的都给了他,朝廷里面的勋贵都是这样教育嫡系子弟的。

  在这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是主流。

  在颜家要不是自己有老爷子在背后撑着,要不是隔代亲,颜白就算挣再多的钱也得先吃苦。

  李承乾发现颜白一直盯着自己看,笑道:“我是不是瘦了很多?”见颜白没说话,李承乾又给自己碗里面加了一块肉。

  “去年在大理寺见你的时候我觉得身体还不错,今年以来就感觉有些不爽利,跪坐久了就不敢一下子起来,起得太快了就会有些晕眩。”

  “没去找太医署看看?”

  李承乾没说话,遂安夫人一边给李承乾盛鸡汤一边说道:

  “说了,不过不成的,两位张先生和孔师会说太子想偷懒,不想念书,说太子年纪轻轻,马上就是大人了,身体怎么会比自己这些老人还差呢,早些休息就好了!”

  这些话遂安夫人其实是不能说的,但一想到太子心心念的几个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如果她不说出来,如果不让他们把太子开导一下,她觉得太子迟早会出问题。

  李承乾是皇太子,就算教导,也不能这样当面批评和羞辱?

  况且又不是一次两次,几个人比着批评,比着劝诫,那说的话自己一个大人都听着难受,何况年幼的太子呢?

  遂安夫人口中的三位先生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应该是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他们三个大儒。

  这三人没有坏心思,他们唯一的心思就是希望李承乾在他们的教导下‘强爷胜祖’,希望李承乾在他们的教导下成为明君。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三人把直谏当成了自己在朝堂立足的标准。所以,他们教导李承乾起来格外地严厉。

  而且李二也格外地放心三人,只要批评和进谏太子,李二就会非常豪气地给予赏赐,这样的赏赐颜白在朝堂上见过一两次。

  这样不问是非对错的行为,李承乾心里有多委屈,颜白能感同身受。

  如果不刻意的去想李二的帝王身份,其实他跟那些送孩子入学的普通家长一样:“先生,孩子不听话就打,就狠狠的打,不打不成器。”

  “在庄子待几天?”

  李承乾想了一下,回道:“三到五天吧!”

  “明天我陪你到处看看,咱们去骑骑马,去钓鱼,去山里走走,听连翘说孙神仙明日会来给老爷子看身子,我到时候求他老人家给你也看看……”

  李承乾面带忧色道:“言官怎么办?”

  “他愿意跟着就跟着呗,反正我也没有准备他的马……”

  李晦李崇义闻言不禁发出轻笑。

第29章 青雀是个大骗子

  长孙皇后没有去楼观台道院那儿的行宫里面过夜,也没有选择去仙游寺行宫那儿过夜。

  虽然两边的和尚和道士都在庄子桥口等待,可一直等到庄子的灯都熄灭了,两拨人马才叹气摇头地离开。

  他们以为有太子在,长孙皇后最少会选择一方,结果最后他们选择了住在庄子里面。

  仙游寺的真兴大师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只要皇家不选择道院,无论什么样的结果他都可以接受。

  但李淳风对于这个结果则有点失望,他以为长孙皇后会来楼观道院拜见李家先祖的,为此他早早都安排了道院的众人打点好了一切。

  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太阳升起,李淳风换上了楼观学先生才能穿的院服,腋下夹了一本书,骑着毛驴晃晃悠悠地从楼观道院朝着楼观学走来。

  他虽然不喜欢颜白强制地把算术改为数学,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实在是拗不过他,只能自称自己为数学先生。

  今天他有两节课,上午一节,下午一节,每节课一个时辰,上午的还好,都是大孩子,他们会好管一些。

  下午就很难受了,孩子比较小,如果讲的知识过于笼统他就不能准时地从教室离开,那些孩子会有无数的问题请他一一讲解。

  现在他觉得水泥很好用,和细沙搅拌在一起之后真的很结实,耐摔,好塑形,也不用担心时间久了开裂的问题。

  楼观道院的神像很多,大殿的老君像最大,颜家给的那点水泥根本不够用,用了一大半水泥只做出来了一个石座,法身就别提了。

  李淳风觉得最少还得需要两千斤左右的水泥。除了老君像,其余各殿的几百个神像也需要法身,这需要的水泥就更多。

  有一就有二,自从知道了水泥的好处之后李淳风就看不上黄泥了,不光自己的看不上,长安各处道院也看不上黄泥胎了。

  如此一算,这需要的水泥哪里是几千斤能解决的问题。

  先前颜侯在北方打突厥的时候,他想趁着颜侯不在好多要点水泥,结果碰到了裴行俭这个死孩子。

  鬼精鬼精的,张口就要那两百顷的楼观之地,说那儿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搁在那儿长草,不如给庄子用来种地。

首节 上一节 198/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