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这太子,不做也罢!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37节

  只要未来的大唐皇帝是李承乾就行。

  而且,最主要的是,随着大明王廷愈发的强盛,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愈发的稳固。

  哪怕李承乾当初在太极殿摘冠而去,但现在谁敢说他不是大唐的太子?

  所谓的不争便是争,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李承乾还留在东宫恋栈不去,那么决定李承乾未来的人一定是李二。

  但现在,李承乾的未来谁又知道呢?

  纵使李二抽风真的褫夺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那有如何?

  人家还有大明王廷,摇身一变就成了开国帝王,甚至庙号可以称祖,你说气人不气人?

  最最最重要的是,李二现在真要褫夺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满朝文武能答应么?

  不能的,通俗点儿来说,李承乾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单单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就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勉强说是一个明君也不为过。

  这样的储君他们不要,他们想要哪样的?

  而对他们来说,也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必须考虑的。

  那就是如果未来的大唐皇帝不是李承乾,那大唐和大明该如何相处?

  李承乾会不会怒而兴兵,从而将刚刚稳定的天下再次拖入犹如隋末一般的泥沼?

  所以,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当真是稳得一批。

  别看李承乾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那个位置,但事实上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为自己的太子之位加码。

  这样一来,李二就有些不舒服或者说是憋屈了。

  作为一个皇帝,未来传位于谁居然不是我能决定的,你觉得他乐意不乐意?

  不是说李承乾让他不满意,相反,他很满意李承乾现在的表现。但就是不舒服,那种失去了掌控权的感觉,让他很不爽。

  这并不矛盾。

  尤其是现在满朝文武几乎都认定了李承乾就是未来的接班人,伱让他怎么想?

  别忘了,他首先是一个皇帝,最后才是一个父亲。

  摇了摇头,李二说道:“不急于一时,但高句丽终究还是要打的。如今他们占据着大半个辽东,又和草原接壤,如果现在不加以遏制,未来他们要是控制了草原,随时都有南下,颠覆国朝之危。”

  众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虽然李二急需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但他也并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儿子强,就随意的动兵。

  高句丽对于大唐而言,绝非是金瓯有缺那么简单,为什么从前隋开始,两朝四帝都会对高句丽动兵,就是因为高句丽的地理位置的确对中原王朝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威胁。

  不过从李二这句话里面,大家也听出来了,李二对于出兵高句丽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今天,也就是跟大家通个气,或者说,让大家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虽然李二不能像李承乾一样在大唐也一言而决,但纵观历朝历代,李二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强势的帝王。

  之所以有些时候要妥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拿大明的李承乾和大唐的李二作比较,其实对李二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大明才多大个地儿?

  李承乾又是镇南府又是镇北府的……你整个大明王廷有大唐一个州府大么?

  大唐虽然经历了随末的乱世,人口骤减,但三百来万户还是有的。

  看清楚,那是户!

  大明总人口才三十多万,这里面差了多少倍?

  “陛下,现在与其对高句丽动手,倒是不如图谋一下吐谷浑。”恰在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说道,“吐谷浑这些年来,对我大唐屡有不敬,而之前我们没空收拾他们,但现如今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说吐谷浑近年是连年雪灾,国力大损。

  最重要的是,他南边还有个大明,他不敢,也不能不防。

  如此一来,拿下吐谷浑可就轻松多了,要是殿下再在南边策应,吐谷浑几乎探囊可取。”

  听他这么说,李二笑了笑。

  长孙无忌说错了么?

  其实并没有,的确,按照现在的形式来说,的确是拿下吐谷浑最好的时机。

  大唐和大明一起出兵,吐谷浑瞬间就会遭遇灭国之危。

  但李二不会这么做,不是他看不上吐谷浑,而是作为一个帝王或者说是作为一个父亲的骄傲,都不会让他这么做。

  “高明什么意图,你难道不知道?”李二摇了摇头,“吐谷浑就让他折腾吧,他想证明自己,那就让他去证明自己。

  朕也好奇,未来的大明王廷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这话说起来有点儿矛盾,李二前面还觉得李承乾给了他不小的压力,这会儿又让他去证明自己,听上去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但事实上,这话其实很好理解。

  说白了,李二也有着他自己的骄傲。

  他是想证明自己,证明爹永远都是你爹。

  但他绝对不是用长孙无忌所说的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绝对不是。

  李二想要大明王廷么?

  想要,这是肯定的。

  大明王廷真的太过于神奇了,而且,大明王廷出产的那些玩意儿,也当真是让他开了眼。

  可想要归想要,但有些事情他绝对不会做。

  咋的,弑兄逼父还不够,还得再加一条虎毒食子?

  就单单是这一条,他就不会这样做。

  至少,此时的李二还是在意脸面的。

  再说了,吐谷浑又跑不了。

  真要是李承乾最终没办法拿下吐谷浑,他也有把握再把吐谷浑打下来。

  到时候,谁是爹谁是儿子,不就一目了然了?

  至于其他人,同样是笑笑不说话。

  李承乾的打算基本上就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还不知道?

  “不过说起来,大明的那些工艺倒是值得我们学习。”房玄龄笑道,“如今,市面上但凡能引起轰动的物什,一定都是出自大明,该说不说,大明的工艺的确是略强于大唐。”

  他这个略强于就有些意思了。

  这是略强于么?

  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好不好。

  李二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儿朕也认可,工部尚书,之前我们与大明交易得来的连弩可有进展?”

  对于大明的工艺,不管是谁,都得说一句服气。

  工部尚书段纶一听,立马站了出来,施礼道:“回陛下,工部还在研究,但大明生产的连弩,看上去虽然不起眼,但真当拆解下来后,零件之繁复,也是极为少见,这么长时间工部依然摸不清头绪。”

  说起这事儿,段纶就有些无奈。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不着急,慢慢来,既然大明能生产出来,朕相信我大唐的工匠也能生产出来。”

  段纶点了点头,倒也不再多言。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工部丢脸可丢大了,还是少说话的好。

  但不管是李二还是段纶都没抓住事情的关键点。

  大唐的工匠地位和待遇都太低了!

  这个年代不重视工匠,其实也不单单是工匠,这个年代除了读书人和农民,其他行业别说重视了,不歧视就算好的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匠缺乏创造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陛下,之前大明王廷有意让我大唐派遣一使者长驻大明王廷,以方便两国友好邦交。

  而大明那边的意思是让王德全长驻大唐,作为大明长驻大唐的使节。

  大唐这边一直以来都还没明确给个答复,不知陛下以为如何。”见段纶退下,房玄龄又站了出来,旧事重提。

  李二闻言笑了。

  李承乾现在做事是越来越老道了。

  什么两国互派使者,不过就是李承乾一种示好的表示罢了。

  说得像是朕不答应你还能召回王德全一样。

  “既然高明有这个想法,那就依了他便是。”李二笑道,“有合适的人选吗?”

  房玄龄说道:“之前户部倒是给了一些人选,不过微臣倒是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说着,房玄龄自己都笑了起来。

  要是把这人送过去的话,不知道李承乾会是什么反应。

  李二也来了兴致,好奇地问道:“谁?”

首节 上一节 437/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喜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