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这太子,不做也罢!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990节

  如今殿下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抛开自身前途不说,我们这些承了情的人,也该做点儿什么才是。

  而且,大明最是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这些人,就算去大明做个帐房,养家糊口总是不难吧?”

  “你们这是打算去大明?”李二听了半天,终于转过头出声问道。

  他其实就是听到他们的言语,这才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听到李二的问话,那几人倒也没有隐瞒,纷纷点了点头。

  李二好奇地问道:“能坐在这里,想必都是读书人,这投奔大明,难道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兄台这话可就不对了。”有人当即反驳道,“大明虽然区别于大唐,但终归还是我汉人治下,而且殿下也是我大唐的殿下,有何不妥之处?”

  李二这话他们不爱听,什么意思,当我们里通外国不成?

  私心,他们肯定有,没有私心的是圣人,他们虽然尚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但远远达不到圣人的层次。

  不过李二却是没反驳这话,而是问道:“刚刚听你们说,在长安没机会?是因为科举?”

  很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在哪里。

  “哎,我们这些人,要家世没家世,要门路没门路,虽不敢说满腹经纶,但也的确是寒窗十年,可无用武之地啊。”

  说完,几人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人,在长安真就不在少数。

  这一点儿李二其实也清楚,以前倒也还好,毕竟没有更多的选择,那个时候李二也没当回事儿,可如今一看,呵呵,大唐,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点了点头,李二说道:“可你们就算去日月山,真就有用武之地了?刚刚听你说,最坏的打算就是在大明做个帐房先生也能接受。

  既如此,为什么不在长安找个帐房先生的行当先做着,然后等着朝廷再开科举?

  像这样的人应该不少吧?”

  “的确不少。”有人回道,“如今大明的礼部尚书当初就这么干过。”

  “正是如此,那为何你们没有这个选择?”李二有些疑惑。

  他是真的不理解,你有去大明做帐房先生的觉悟,为什么就不能留在长安再等机会?

  “别的姑且不论,就说一点。”

  李二好奇道:“哪一点儿?”

  “地位。”那人说道,“长安的帐房先生和大明的帐房先生,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兄台应该家世显贵,可能并不了解这一点儿。

  在长安,纵使是我们寒窗十年,可一旦从事这些行当,自然也就会被人看轻贱一些。有些时候,甚至会被打上商贾的痕迹,没几个人看得起的,要不是实在没办法,真没人愿意走到那一步。

  不过大明就不一样了。

  据我们所知,在大明,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当,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大明有诸多产业在我大唐经营,不知道兄台接触过。”

  “那是自然。”李二点了点头。

  那人继续道:“那兄台在那些伙计的身上,可曾看到过他们自惭形秽,低人一等的神色么?

  没有吧?他们从来不以自己只是一个伙计或者车夫而感到自卑,倒不是说他们夜郎自大,而是他们在严格的围绕着那一句,用双手养家糊口兵不丢人。

  这也是我们想去大明的一个原因。

  因为相对来说,大明对每个人而言,更加公平一些。

  哪怕我们在大明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暂且找个帐房先生的行当做着,也不会有人瞧不起我们,轻贱我们,未来大明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都还有希望。

  当然,还有个最现实的原因,那便是同样的帐房先生,大明的俸例是大唐的一倍。

  我们都是俗人,终究逃不过养家糊口这档子事。”

  他倒是说得很诚恳,有什么说什么,也没隐瞒。

  不过听在李二的耳朵里,却是并不怎么舒服。

  他听到的信息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大唐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留不住!

  这个问题就很严峻了。

  别看这里只有几个人,但他没看到的地方呢?

  谁知道又有多少人?

  最关键的是,这种先河不能开!

  人才是什么?

  是大唐后继的希望。

  要是这些家伙都投奔大明去了,那朝堂上必然还得回到当初被士族所支配的时候,如果如此他费劲振兴文教作甚?

  哦,搞半天,他振兴文教都是为了给李承乾做嫁衣?

  至于说大明的俸例问题,这个无解。

  没办法的事儿,大明的生意几乎都赚钱,有赚钱的生意,别人想给手下的人涨点儿俸例,有什么不对的么?

  他要是有粮食,恨不得每家每户都发他个三五石,这不是经济不允许么?

  当然,这会儿,李二倒是没有什么别样的情绪,倒是点头说道:“的确,大唐科举制度的确有些弊端。

  像你们这种路途遥远的学子,久居长安,确实顶不住。

  那你们对科举有什么想法没?”

  “想法不敢说,但如果时间能明确一些就好了。”有人摇头道,“时间要是能明确一些,对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学子来说,的确会更友好一些,”

  李二点了点头。

  的确,明确科举时间对他们这些非长安籍的学子而言,还真就是最可恶的。

  毕竟他们中间有些人,光为了一次科举,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就是这个行程的一半。有时候甚至都来不及休息就直奔考场了,而这样的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大唐而言,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又和众人聊了一会儿,李二便也就起身告辞。

  他其实很清楚买,这些家伙,有些话说得还是没错的。

  离开了这里,李二便径直上到了二楼。

  王德全自然不在这里,说起来,自从从藏书阁开办以后,王德全就很少来这藏书阁了,之前虽然有个柜台在此,可如今,那柜台还在,人却是换了一茬儿又一茬。

  不过对李二来说,人换了也好,今日他是微服私访,本就是为了看一些平日里看不着的的东西。

  “哟,这位客官是看上小店什么东西了。”新上任的掌柜也是笑傲,“如今,我大明在这一块,最出名的莫过于炭笔,纸张这些……”

  “本官今日倒是没空处理这些私事。”

  一听李二这话,那掌柜的也是一愣,

  “不知这位官爷的意思是?”掌柜地问道。

  他已经察觉到了,面前这人不一般。不过既然自称本官,那定然是官员没错了。

  李二闻言,笑道:“本官姓李,乃是户部一军曹。”

  这也是个狠人,谎话真就不需要打任何的草稿。

  “原来是李军曹当面,倒是小得唐突了。”那人闻言,连忙也是躬身施礼。

  而在一旁,李二笑道:“掌柜的客气了,此番本官前来,不过是想看看你们的生意做得如何,顺便也了解一下行情。”

第631章 卷五 大明制造带来的压力

  对于李二而言,自降身份冒充户部官员,也是一件相当鬼扯的事情,没办法,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一听李二这话,掌柜的立马笑道:“说起来,我们这生意,还多亏朝堂的扶持,要不哪儿有我们的份儿。”

  他这话倒是不假,整个书阁里做生意的,也就他们独一份了。

  虽然识不得李二的身份,但对李二的身份他却没有怀疑过。

  毕竟这长安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当官的。

  李二闻言笑了笑,随手在柜台上拿起一个皮质的物什便看了看。

  掌柜的见状,连忙介绍道:“这是笔封,也叫笔袋,专门放置各种笔的物什。在家里虽然用的多是笔架,但出门在外,这东西就方便多了。”

  李二没说话,只是自顾自地打开看了看。

  对开两扇门,打开之后,每一面都有四个锁死的圆扣,而在这圆扣里则各夹着一支毛笔。

  两面的四个圆扣也是错开而行,合起来之后,倒是严丝合缝。

  不过,真正引起李二注意的是下方四个钢印的大字——大明制造。

  心中感慨了一声,李二将其放下,又拿起一个木制盒子。

  一旁,掌柜继续介绍道:“此乃笔盒,和笔袋没什么差别,不过这里面放置的多为炭笔。”

  李二打开一看,果然,一排炭笔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里面。

  而真正让李二注意的还是笔盒上那四个大字——大明制造。

  再次看向一旁各种类型的笔记本,这个东西他见过,打开笔记本的第一页,入目所及的便是分属两行的六个字——三字经,李承乾。

  而将整个本子翻过来,末页还是那四个大字,大明制造。

首节 上一节 990/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喜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