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140节

  这时候,他总算是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这么严肃,这么郑重了。

  朱棡立马道:“回父皇,你是不是听到的……。”

  朱元璋冷哼过接过话道:“平辽东,除倭寇,将大明龙旗,插满世界各地!”

  “这些话,是不是你教老四说的?”

  额……

  朱棣脸色一苦,有些懊恼的低下头。

  朱棡则是苦笑一声:“这些话……确实是儿子教老四说的。”

  “胡闹!”

  朱元璋冷哼道:“你这是好高骛远!”

  此时的朱棡也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这么生气了,轻笑一声,揉了揉鼻子,说道:“爹,你是怕儿子将来就藩之后,贸然出兵攻打邻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说其他,就高丽跟倭国,今年都已经对大明俯首称臣!贸然出兵攻打藩属国,会让其他诸国如何看待咱大明王朝?岂不是会说咱朱元璋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况且,如今大明之国局,已经无力支撑军队远征!咱想的是,你们这些个藩王去了藩地,牧民生息,建城修屋,给咱大明的百姓喘口气。”

  “最重要的,是你们这些个当哥哥的,去的都是北地!北地苦寒,民生疾苦,百姓流离失所不归中原管辖近三百年,唯有你们待民如子,仁厚爱民,将朝廷的政策落到实处,才能让这些百姓重新归汉。”

  “老三,说到底,咱老朱家是农民出身的!农民,就不能忘了本,如今咱是富贵了,当上了皇帝,天子!”

  “可咱不能就把根给丢了,不能老百姓再受苦了。”

  朱元璋的话也一定程度的刺痛了朱棡的内心。

  若是……若是自己是在大宋,其实想要改制,行商,会变得很容易。

  但是这是大明。

  “父皇……,孩儿并不是要出兵。”朱棡脸色有些涨红的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你又想以你的浮屠营打天下?咱告诉你,不行!”

  “你是咱的儿子,是大明的王爷!”

  “若是事事都要一个王爷冲在前面,别人会笑话咱大明朝无人可用!”

  朱棡有些心急,拱手道:“父皇,您听孩儿细细说来。”

  朱元璋伸出来的手缓缓停滞。

  看着朱棡认真的脸色,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

  想要开口,却又想到自己这个老三是个奇人,脑子里面总是能够蹦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关键是,实践一番,才发现老三想的事都是能办到的事。

  大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缓缓道:“你说可以,但绝不能损伤到百姓,大明的百姓苦!尤其是老一辈的,饥荒,兵马,干旱,都熬过来了。”

  “要是咱朱重八再让他们受到损失,就是咱这个皇帝的不对了。”

  朱棡深吸一口气:“儿臣知道,朱家的根在百姓之中,做人做事,决不能做自毁根基这种蠢事!”

  朱元璋点头:“你说吧。”

  “儿子首先要说的,是儿子这一次沿水路北上,沿途在船上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朱元璋坐在龙榻上,静静地听着朱棡的讲述。

  而随着朱棡的叙述,三人的思绪也都被带到了两个月前。

  ……

  洪武六年,元月初三。

  朱棡坐在甲板上,对于此次北上出征漠北的事情还有一些担忧之处。

  后面,船上的几个应征来的老渔民正在用抛网打鱼。

  楚力,赵武几个则是站在边上看的起劲。

  “看看人家老渔民这力道,啧啧,百八十斤的撒网硬是给撒的溜圆。”赵武啧啧道。

  那老渔民须发皆白,一边拉网一边回身笑道:“官爷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咱老家伙养活一家子的手艺,没啥值得夸赞的。”

  楚力笑道:“这可不简单!撒网就如咱们挥刀一般,姿势,力道,角度都得做到干脆利索!稍有拖泥带水,就是性命之忧!”

第143章 所以,你想说什么?

  第一百四十三章:所以,你想说什么?

  渔民笑道:“这倒是实话,这撒网抛网确实得练,老朽家中的那个笨孩子,就一直撒不利索。”

  朱棡这时候也走了过来。

  楚力和赵武忙站稳身形,躬身道:“王爷。”

  老渔民听到王爷,吓得脸色有些惨白,赶忙就要放下手里的网。

  朱棡往前一步,抓住渔民手里的绳子,笑道:“老丈快快免礼,在这艘船上,我就是一个战士,不是什么王爷。”

  老人惊魂未定。

  朱棡道:“老丈,你收网就好,正好咱也想看看这一网下去有没有收获。”

  说到这个,老丈来了劲头。

  忙不迭的点头道:“诶,老朽马上就拉网。”

  朱棡前世也看到过用抛网打鱼的渔民,不过那都是很早的记忆了。在记忆里,老家旁边就有一条大河,傍晚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人划着小船在船上撒网捕鱼。

  不过从未看到过捕到过大鱼。

  老丈一边拉网,一边问道:“殿下喜欢吃鱼?”

  朱棡轻笑道:“那自然喜欢!”

  “不是都说宫里头的贵人吃的都是天上的龙肉,地上的走凤吗?咋也会吃这腥臭的鱼呢?”老丈一脸不解的问道。

  哭笑不得的朱棡笑道:“老人家啊,皇家的人也是人,一日也是三餐!当今陛下最喜欢吃的就是盐菜炒腊肉,而且每顿饭啊,都是三菜一汤。”

  “嗨呀?真的呢?这皇帝老爷咋跟小老儿一个口味的?哎哟……小老二失言……。”老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朱棡拉住老人的胳臂,有些无奈道:“老丈,快起来!”

  说着,拉着老人手里的渔网,道:“皇帝老爷二十年前也是农民,土里刨食的。我们这些当儿子的,时时刻刻都被父亲教导。”

  “不能忘了本,不能委屈了老百姓!”

  老人闻声,哽咽道:“当今天子是好皇帝!老朽还听闻啊,这老天爷都认同咱朱天子的正统,将遗失了千年的传国玉玺给送到了朱天子的手里。”

  他的脸色有些激动的道:“而且啊,那神物洪薯,也是咱大明皇帝的儿子弄出来的,一亩地可以产三千斤!”

  “王爷,那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时候,赵武嘿嘿一笑,道:“老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培育出洪薯的那个皇子,就是你面前的这位晋王殿下!”

  老人呆滞,朱棡则是摆手道:“洪薯乃是上苍赐给大明百姓的神物,我也是机缘巧合发现!”

  “说到底,这种东西落到朝廷的手里,也仅仅只是一种亩产三千斤的作物!”

  “可落到了百姓的手里,才是粮食,才是可以让无数人不饿肚子的宝贝!咱大明的百姓是最勤劳,最踏实肯干的,最多十年,天下再无饿殍,再无饥黄!”

  老人热泪盈眶,道:“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说着,老人正色道:“王爷,小老儿今儿个一定要亲手给您做顿鱼汤!您……不嫌弃吧?”

  朱棡道:“怎么会!说起来还是我失礼了。让一位长辈替我做羹汤。”

  “不失礼,不失礼!”老人忙摆手。

  很快,渔网被拉了起来。

  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好几条活蹦乱跳的草鱼和鲤鱼,还有不少白色的小鱼,看起来像是白条麦穗一类的。

  老人有些可惜道:“可惜,船只太大,惊扰了鱼,不然还能更多。”

  朱棡看着木盆里面单体超过三斤,总共超过二十斤的渔获,诧异的问道:“老丈,这鱼还少?”

  “倒是不少,不过咱们现在在的这个地方,一般没什么人来!所以这一网二十斤,少了点!”老丈道。

  朱棡有些疑问:“那一网可以打这么多鱼,渔民岂不是衣食无忧?”

  闻声,老人苦涩道:“殿下这就有所不知了,咱应天府的渔民虽然不多,但也有好几千人。”

  “每日的鱼多到堆满集市,买之不尽!可每斤鱼不过一钱,便是每日卖五十斤,也不过五十钱!”

  “可打鱼不是每日都有百斤鱼,出去一两日,也有惨淡的时候。”

  “加上在城中要交摊管费,这一月下来也不过贯钱的收入。”

  朱棡有些恍然。

  前世他倒是看到过对于古代鱼市的描述,对于宋朝鱼市的描述,用了“不胜数四,繁若泥沙”来表达。

  毕竟宋朝无论是汴京,还是临安,都是大河旁边的城市,水流资源发达,河流体系众多,鱼也是取之不尽。

  而大明就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因为,如今的大明,人口不过六千万!

  这个数字,比起南宋时期的一亿两千万几乎下降了半数。

首节 上一节 140/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