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191节

  可察哈喇除了古蒙骑兵和大明降兵,就只带着本牛录一百战兵吗?显然不是。

  在后金,白甲、红甲这样的精锐一般都带着三四个辅兵阿哈,由于是精锐,奖赏丰厚,除了财物他们一般都有五六个阿哈(奴隶)。

  出征之时,除了留一两个阿哈照顾家里,其他健壮的阿哈白红甲护军们都会自备兵甲把他们武装起来,带着一起出征。

  后金出征,所有的将士都是自备行粮以及兵甲的,这些跟随出征的阿哈们除了要给主人携带粮秣,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忙搬运抢掠所获。

  最精锐的白甲护军们,有的甚至连阿哈都骑马,这些阿哈不仅是辅兵,紧要关头也是要冲锋陷阵的。

  行营兵里面也有三分一甲兵有阿哈,带着阿哈出征除了能照顾自己,也能多带些抢掠所得。

  而后金的阿哈可不全是明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建州女真征服其他女真、古蒙部族时的战俘,以及一些犯了错误被贬成奴隶的女真人。

  这部分女真、古蒙阿哈们无不渴望获得战功以摆脱奴隶身份,再加之以前本来就是战士,真上了战阵战斗力可一点不弱。

  因此别看察哈喇名义上只是个“百夫长”,其实他直领的兵马超过三百人,而且这三百人几乎个个都可以作为基层军官,和大明武将们靠豢养家丁控制部队其实差不多。

  另外,察哈喇麾下还有一百多无甲兵,这个无甲兵可不是没有盔甲的意思。

  后金出兵,除了选中的甲兵,牛录里其他丁口(自由民)都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跟随一起出征,条件还是自备粮草兵甲,但必须听从本牛录额真的号令。

  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建州女真除了几次进攻坚城未能成功,其余野战号称百战百胜,八旗里面但凡一听说去“抢西边”无不欢呼雀跃,争相跟随。

  他们的理解中,“抢西边”指的就是去大明劫掠。

  所以察哈喇得到信报,说是一支明军出现在了遵化以北十里的地方,他心里丝毫紧张感都没有,从去年十月二十至今,将近五个月时间里,大明连一支能打的营伍都没有。

  而从黄台吉只让一个牛录额真驻守遵化,就能看出后金对大明兵马是何等的轻视。

  得到有明军靠近的消息并不能让察哈喇稀奇,但探子报说这支不到三千人的队伍全部都是骑卒却让他兴奋了起来。

  要知道能够骑乘的马匹在这个时代可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于后金来说更是如此,自备粮草兵甲,有了马匹,移动速度加快,相应需要的粮秣就能少带。

  牛录里白甲、红甲护军们一般都有两匹以上的战马,一匹驮马,能多获得马匹则意味着阿哈们也能装备马匹,不论战力还是负重能力,得到的马匹越多,提升也越大。

  要不是黄台吉严令驻防各军不得离城五里,察哈喇甚至今晚就想代兵去把这支明军给洗了,三千多马匹的诱惑力可是不小。

  无奈除了严令,各城还有投降的明官驻扎,明人一向被女真诸申们鄙夷,但黄台吉继任后却对这些降人采取了优抚的策略。

  这也让其他三位大贝勒不满,不过这次伐明却证明了黄台吉的英明,除了战斗顺利之外,投降的明人赚开了大部分城池的城门,也证明了黄台吉优待降人是正确的。

  崇祯三年三月十三,一大早,察哈喇就派白甲护军去把牛录里的甲兵、旗丁和古蒙骑兵们都喊了起来。

  昨天遵化城里的后金兵丁们都知道城外来了一股“肥羊”,女真人还好,但城里的古蒙鞑子却叫嚣着赶紧出城去收拾这股来犯的明军。

  今天早晨起来,大伙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热烈的讨论这次能抢几匹马,又能增加几个阿哈。

  这时候后金还没有组建古蒙八旗,他们现在和后金还是盟友关系,有事招呼一声,他们愿意就来,不愿意还照例在他们的草原上放牧。

  日常女真人和古蒙人都是不吃早饭的,但出战例外,必须要吃饱了才有力气。

  察哈喇把红甲护军和行营兵各分了十个出来,由他们领着五十个无甲兵带着降兵一起协助范文程守城。

  对这事察哈喇也很有意见,这次伐明实在是太顺利了,以至于把谁留下来守城都不乐意,虽然守城的也会按照战果分配战利品,但军功却是没有的。

  被选中的护军、甲兵虽然很不高兴,但察哈喇是他们的主子,除了脸色阴沉,谁也不敢对主子说什么怪话.

第214章 看不太清楚

  察哈喇也没办法,这都是大汗严令要求的,不论如何要留一部人马配合文臣守城,女真人攻城不行,同样的道理守城其实也不行。

  但要让古蒙鞑子守城那也是不可能的,大家虽然是盟友,可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要是要他们守城他们一定是不会干的。

  萨满在城内给将士们施法,察哈喇看着满脸兴奋的旗丁们也不由暗自感叹,这两年其实大伙的士气都比较低迷。

  在宁远、锦州屡次碰壁,明国人躲在城墙里面再也不出来了,让大伙居然抢无可抢。

  好在大汗英明,本来三大贝勒都是不同意伐明的,明国到底是个庞然大物,大汗选择选进掠的地方居然是他们的京师。

  虽然小贝勒们极力支持,但其实自从破口以后大家无不胆战心惊,直到德胜门和永定门两战,八旗、古蒙军将心头的惊惧一散而空。

  今天也是一样,随着萨满念出最后几个长音,大伙也跟着一起祈愿,这时候上下众人想的都是能有多少缴获、抓到多少阿哈。

  城门打开,古蒙骑兵们最先出去,毕竟外面的明军全是骑兵,古蒙骑兵要出去给八旗精锐们开辟一块安全的集结场地。

  探马不停的进出穿梭,汇报对面那支明军的消息,城外远处也随时可见明军的游骑、夜不收们在穿梭。

  “啥,建奴出城了,有多少兵马?”张佑完全不知道建奴此时的嚣张,本来以为要打一场攻坚战的,但侦察兵报告说建奴约有一千五百人出城了。

  “我命令,重炮营立即后撤,骑兵分出两个连护送回营,然后再到战场汇合。通知步兵,在距敌三里处下马列阵,然后步行至战场,令骑兵保护好步兵的两翼。”

  既然建奴出城,这场仗就好打了,张佑迅速发出了命令,参谋们用铅笔在巴掌大的本子上迅速写出他口述的命令,由他签名后安排传令兵下发下去。

  建州女真的看家本领其实是重甲步兵和轻甲步射,重甲步兵不用多说,但他们的轻甲步射才是此时的大杀器。

  步射们各个都是优秀的猎手,能用两石强弓把将近二两重(约80克)的重箭抛射到五十步(约八十米)远的地方,这样的箭矢几乎能射穿三层重甲。

  “主子,明军在三里外下马结阵了,骑卒大约五百人,另外有约两百骑卒护着一队不知道什么人似乎是要回营。”

  听着探马的报告,察哈喇不以为然,就说明军哪来的全员骑兵营伍,再说他们的重要人物在厮杀之前逃跑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再探。”他挥手让探马下去继续监视明军的动向。

  四百二十七千克一门的十磅炮,以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其实到不算多么艰难,难的是这么个大家伙的装卸。

  木工大匠雷全为陆员火炮的装卸专门设计了一套物件,其实说起来也和简单,三根成人手臂粗细的原木搭成支架,两套滑轮组用来吊装。

  四个炮兵动作麻利的话,两分钟就能搭起支架完成一门火炮的装卸,此时夏国陆员的重炮因为装卸问题被轻松解决,炮车又用油毡覆盖,四匹挽马在华北冻的梆硬的地面上行进十分自如。

  “报,主子爷,三十里外又来了一支明军,估摸有五百人上下。”

  后金的侦骑一般就到三十里侦查范围,侯世禄派出的这一队人马很清楚的知道这点,因此昨天硬是没敢跟随南京团进入后金三十里的侦骑范围。

  “嘿,明狗倒是会凑热闹啊,知道爷们闲散了一个多月又来送礼了?先不管他们,你们继续盯着,等把这阵明狗破了再收拾他们不迟。”

  察哈喇其实挺高兴,这就是来送战功的嘛!当初选取留守关内四城的主将时,各旗主子们可是争的差点打起来,谁都知道留在关内肯定战功不断。

  “喳!奴才明白。”探马首领扎了千儿就转身离开。

  古蒙骑兵在两翼,察哈喇领着本牛录兵马在中军位置,所有人都骑着马缓缓向着明军走去。

  此时后金在野战中遇到明军已经没有战术可言了,反正都是一波莽上去就完事,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一波莽不下来情况,察哈喇照例还是准备发动一波流战术。

  虽说是一波流,可也还是要讲究主次方向,古蒙骑兵冲阵是不行的,他们照例被安排冲击两翼,只有无往不胜的八旗精锐才有对冲明军中军,并且一波带走的勇力。

  随着两军的逐渐接近,有望远镜的一方先看到了敌军的阵型,张佑也很高兴,果然建奴带着鞑子们还是采用的一波流战术。

  侯世禄毕竟常年跟建奴作战,宣镇兵马也经常会被抽调去辽镇作战,而且前不久他还两次和建奴的兵马交手。

  在和侯世禄接上线后,张佑和他聊的最多的就是建奴的野战战法,虽然军政司的情报机构常年都会把金州打探来情况向各部队通报。

  可毕竟侯世禄这里才是真正的一手情报,和联盟的情报几乎一样,建奴兵马野战对上明军就是靠“莽”,而且次次一拨带走。

  什么“莽、一波流”这种说法是张佑从后来调到南京来的参谋嘴里听说的,这些刚从军校毕业的小家伙们一讨论建奴的战法就爱用这两个词。

  据说这种说法是总督朱樉最先说出来的,前大明生员张佑觉得有些好笑,这种说法虽然很不文艺,但却十分生动。

  崇祯三年据老农估计又将会是大旱,因为冬天依然酷寒,可就是不见下雪。

  夏国陆员南京团为了切断遵化通往喜峰口之间的通道,选择从北方攻城。

  三月正是风季,西北风不时卷起地上尘土漫天飞舞,后金和古蒙兵马是逆风向夏国军进攻。

  双方大约进入了七百八米的距离时,骑着马带着十个白甲护军离在一个小山坡上的察哈喇终于大概看清了对面夏国军的军阵。

  他远远盯着这支“明军”好一会儿了,太远的时候看不太清楚,但现在“明军”的阵势在他眼前清清楚楚.

第215章 太顺利

  身上莫名的打了一个冷颤,汗毛也炸立了起来,因为敌军的阵势太奇怪。

  老远就发现这支明军似乎阵势十分齐整,这时候看到简直就是惊讶了。

  对面的明军站成了三个方阵,方阵之间距离很近,这不稀奇,步阵行进都是要按照一定阵型的,可稀奇的是他看的这一会里,明军的方阵根本没停下来多,一直都是这样齐齐整整。

  三个方阵的左右和前面都有游兵,这也不稀奇,凡是步阵总要在前面或者左右布置一些弓手。

  除非已经进入弓箭的射程,弓手在大军行进时一般都是不结阵的,可奇怪的是这些游兵似乎两三人一伙,好像还抬着什么物件。

  而且明军骑兵的行进路线也非常奇怪,按理说骑阵应该跟步阵拉开些距离,这样即使被人破阵,步阵也有时间准备抵御,可这支明军的骑军却好像贴着步队一样。

  察哈喇又看了大约二十几个呼吸,这下头皮都有些发麻了,后金步卒此时已然号称“天下第一”,可行进时依然要靠白甲或者红甲护军在阵型里呼喊维持。

  这样的维持要到快进入弓箭射程时他们才退回来,剩下的几十步就要靠甲兵维持阵型。

  和现在的一波流战术不术同,后金的步阵最早是以十人为一个小队的,最早的十人头领就叫牛录额真,而五个牛录是一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固山。

  八年前老汗努尔哈赤重编八旗后,这样的编制并没有变,只是牛录的甲兵变成了百人。

  早年间在辽东老林子打猎时女真人就是以这样的编制行进的,步射在前,长兵手紧随,长兵手身边围绕着短兵手。

  现在八旗的各兵种也是由此形成的,长兵手必须是力气大且勇敢的,他们在步射射出箭支以后要用手上的长兵器捅刺、阻挡受伤且发怒了的猛兽。

  然后短兵手再寻机会上前补刀,长兵手就成了后来白甲、红甲护军,短兵手则是甲兵。

  女真人长年的渔猎合作,使得他们在作战时天然就会寻求合作,平时的打猎就象是在训练,到了战阵上自然就依照这样的阵型作战。

  可即使这样,要以十多人为小队组成百余人的阵列行进时,后金军阵也无法做到排列整齐,可看了这么时间,察哈喇发现对面的明军始终保持了阵型的严整。

  冷兵器时代保持阵型严整主要是为了齐头并进,然后让小队之间保持合理距离,既不至于互相影响,又能彼此支援、协作。

  因此一直营伍的战斗力强与不强,有经验的军将一眼就能称量的出来。

  “吹号,下马!”

首节 上一节 191/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