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194节

  胆大的盗匪们可不管你是不是官军,他们仗着地形熟悉谁都敢抢,因此宿营地也是要立寨竖栅栏的。

  要是不注意防备,地方的匪盗们闯入营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防火,夏国军经过长年训练炸营倒是不会了,但帐篷或者军资被烧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这次两个团约六千人,朱樉又命令钟斌派了两千辅兵,另外钟斌训练的两个十磅炮营也被他征调了,这一行就将近万人。

  以前看史书说古代大军驻扎“连营百里”,这次朱樉也理解了,很多宿营地根本容不下万人的规模,大多数时候一团和金州二团都是分别宿营,两个营地之间可能隔着十几里地。

  所以现在他算是相信连营百里的说法了,不是人多到需要这么长的距离宿营,而是因为地形、水源、燃料等原因,大军必须要在这么长的距离上才能安置的下去。

而且行军是件极为枯燥的事情,开始的半个月里,两个团的官兵因为都是第一次深入大明的境内。

  不论官兵开始都还兴致勃勃,因为目前夏国陆员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南直隶境内的风土和北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甚至连平民的穿着都有不小的差异。

  大部队行军是不可能离开道路的,有时候侦查兵会回来给官兵们描述见到的稀奇。

  一开始官兵们行军时还有话聊,但半个月后的行军途中除了脚步声、马蹄声或者军官发令,大家除了咳嗽几声,一句话都不想多说了。

  本来朱樉还想组织拉歌什么的,可这是在大明境内,道路两旁多有村镇,要是平民们远远听到这么多人吼奇怪的腔调,还不知道要被吓成什么样?

  无聊的行军在走过天境后才终于好了起来,虽然依然是大明境内,但北直隶已经被建奴霍霍的乱七八糟,天境离滦州可不算多远.

第220章 不知死活

  因为怕被滦州的建奴抢掠,梁城所、开平中屯卫和滦南的大批百姓都已经向天境方向逃难。

  如今天境直沽、武清以及三角淀一带到处都是逃难的平民,据运输行的探马回报,天境一带有不下十万逃难的京畿百姓,钟斌正在全力组织各方抢着把这些人口迁移走。

  可因为冬季水运断绝,耗费实在太大,据说已经跟漕运总兵麾下运军发生了摩擦,这么多的百姓在陆地上行进迁移,漕运总兵担心沿途发生民变。

  为此钟斌也发来公文,向朱樉询问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大明就是这样,逃难的平民在天境三卫地界上是生是死或者作乱,都跟陕东、南直隶、漕运总督、总兵无关。

  南直隶境内联盟的布置十分充分,而且商盟的成员也最多,对于移民的事情不仅不会有人跳出来阻止,反而能得到各方支持。

  陕东方面,联盟的渗透相对就弱一些,但吴道行是东昌知府,加上钟斌又在运河附近的湖泊里广置据点,问题也不太大。

  但漕运这边问题相对就麻烦一些,漕运总督、总兵驻扎在淮安府,他们共同掌握有近十二万运军又叫漕军,这些人虽然名为军,但其实就是装卸工、押运员。

  而漕运总督在大明却实打实的是个大家伙,京师粮食,原来杉西、河南等地也能供应一些。

  但自从嘉靖后期开始,北方的产出越少,加上要给各藩王供应奉饷,已经完全没有余粮供应京师了。

  从此以后,大明京畿的粮食几乎全部要靠运河输入,漕运的地位顿时无比高大。

  来看看此时漕运总督杨一鹏的头衔,都察院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都察院右都御史威力强大,有权力参劾百官,因为运河联通多省,没有都御史之类的衔职就无法指挥地方官员。

  总督漕运就不用说了,提督军务是指对漕军有指挥权,总兵平常对军队是没有指挥权的,只有在获得总督的授权后才能行使指挥权。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虽然地处南直隶,却是一块飞地,巡抚凤阳归朝廷直接管辖,地盘虽小,但政治意义十分重要。

  这样四个衔职的权力非常大,虽然一贯也有往来,但因为担心民变给自己造成麻烦,杨一鹏极力反对移民。

  既然已经决定插手大明事务了,朱樉给钟斌的指示也很简单“该拉就拉,该打狠打”,北方已经烂成了一团稀糟,你个杨一鹏却仅仅因为担心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阻止移民,打不死你丫的!

  崇祯三年三月十三夜里,朱樉收到了张佑发来的捷报,毫无意外,对这样的战果他一点也不稀奇,近三千的火器部队对阵一千五的冷兵器部队,而且还有那么多危险品,输了才奇怪。

  既然张佑那边开动了,滦州这边就得马上下手,让副官去召集连以上军官们立即开会,其实早就布置好了,不过是想争取在明天日落之前占领滦州。

  这个时代的军事情报其实很容易获得,比如侦骑部队早早就在滦州城上看到各种旗帜。

  建奴原来就是大明的部属,军事设置自然和大明相仿,军队不论行止,旗帜都得亮的明明白白。

  滦州守城的兵马总计四支,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正黄旗固山额真纳穆泰,正红旗固山额真汤古岱,以及喀喇沁蒙古一部。

  从军事部署就能看出建奴对城池的重视程度,遵化不过一个牛录额真,迁安的白格是甲喇额真,滦州三个固山额真,而永平则由三个贝勒镇守。

  滦州的三个固山额真也很有意思,图尔格是五大臣额亦都的儿子,虽然现在是镶白旗,但在努尔哈赤时期是镶黄旗,归老奴直领,现在的旗主是多铎。

  纳穆泰的身份也不简单,一样是五大臣之一杨古利的幼弟,当然建奴不讲什么辈分,可之前是正白旗出身的他,现在是正黄旗,旗主黄台吉。

  这两人同时被黄台吉任命为驻守滦州的主帅,而正红旗的汤古岱辅助,但汤古岱却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儿子,黄台吉也得叫他一声“四哥”。

  协助镇守滦州的还有一位后金文臣库尔缠,这位的身份也很奇特,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孙。按照华夏习俗来说,黄台吉、汤古岱都是库尔缠的舅舅。

  库尔缠幼年时非常得努尔哈赤宠爱,因为他在学习华夏知识方面很有天赋,还曾经协助创制满文。

  从小就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收养,养和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一众舅舅关系很好,其中和同样喜欢华夏文化的“小舅舅”多尔衮特别亲厚。

  滦州城里负责协防的还有一位,曾经在大臣议事时公开上奏建议黄台吉入寇大明的高鸿中。

  开平中屯卫来了一支明军的消息,驻守滦州的建奴主将们早已得知。

  要不是因为高鸿中在城里的原因,图尔格和纳穆泰早就领兵杀上去了,可现在不行,眼看军功、缴获拿不到手,心情可想而知。

  倒是汤古岱没什么想法,他一向不得努尔哈赤喜欢,身为四子,至今却连一个贝勒的称号都没得到,黄台吉继位后更是对前面的哥哥们防范甚严。

  入关前又因为大贝勒旗主代善曾极力反对,其他正红旗兵马都被黄台吉压着。

  议论驻守关内四城时,其他贝勒、固山争的面红耳赤恨不得动刀子,只有汤古岱一声不吭,他巴不得能跟随大军回沈阳,可天不随愿,偏偏他被留下驻防滦州。

  十四日上午,侦骑回城禀报,说是驻扎在开平中屯卫的那支明军一大早就拔营,向着滦州来了。

  图尔格、纳穆泰得到消息就把五人召集到了一起,讨论要怎么对付这支明军。

  两名主将自从入关以来一路摧城拔寨,在大明关内连一个像样的对手也没遇到过,自然极力主张出去迎击,在半路上就把这支不知死活的明军给消灭了.

第221章 遇袭

  汤古岱和库尔缠不出声,只有高鸿中极力反对出兵,并且强调要严守大汗黄台吉的命令,不得出城十里以外作战。

  高鸿中就是黄台吉放在滦州的监军,虽然两员主将都不认为出击会出什么意外,但要是违令出击到时候被高鸿中告状,两人也落不到好处,这场军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开平中屯卫距离滦州大约一百里,朱樉率军凌晨五点开始出发,为了预防被建奴骑兵突袭,虽然全军轻装但也不敢走的太快。

  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每一小时休息十五分钟,进入滦州三十里时休息了半小时吃了干粮,侦察兵报告已经遇到了建奴侦骑,并且进行了零星侦骑战。

  这时候才上午十点多,因为已经进入建奴兵马的重点侦查范围,两个团的骑兵营集结起来护在了步兵的两翼。

  听侦骑汇报“明军”已经进入了滦州十里的距离,图尔格和纳穆泰再也忍不住了,此时兵卒们吃过饭才两个时辰不到,饱食后昏睡的感觉才过去,正适合出兵。

  可还是被高鸿中拦住了,不是不让他们出击,是不允许他俩一同出城,毕竟两人同为主帅,要是有什么意外乐子就大了。

  两人为了出击立刻就争了起来,一个是老汉努尔哈赤之前亲领的镶黄旗现贝勒多铎的镶白旗,一个是新汗黄台吉亲领的正黄旗原来的正白旗。

  多铎三兄弟一向认为黄台吉抢了自己的汗位,这几年对黄台吉也没个好脸,特别阿济格还经常被阿敏、代善挑唆着和黄台吉顶牛。

  两人谁也不服气谁,眼见着就要打起来,高鸿中连忙出来做和事佬,请纳穆泰留守城池。

  八旗一向瞧不起明人,可纳穆泰必须要给高鸿中面子,这次能够入寇大明,就是大汗和几个投降的明人以及济尔哈朗、岳托等几个小贝勒谋划的。

  而且高鸿中对此次入寇大明的贡献特别大,几个大明京畿的城池都是他派人或者亲自劝降的。

  面对高鸿中的劝解,纳穆泰不得以答应了守城,只好让图尔格会同汤古岱一起出城杀敌。

  纳穆泰不乐意守城,可汤古岱又何尝乐意出击?正红旗旗主是他二哥代善,他被任命为正红旗固山额真都是黄台吉故意给代善添堵的。

  可图尔格、库尔缠、高鸿中都同意他带着手下的正红旗兵马出击,已经容不得他反对。

  这几个人打的什么主意汤古岱心里非常清楚,和纳穆泰一起出兵图尔格就只能做他镶白旗兵马的主,但汤古岱就不同了,毕竟图尔格是主将。

  库尔缠和两百旗旗主一向交好,巴不得看着两白旗立功,高鸿中的态度就更好猜了,虽然明军不堪一击,但打仗总归是要死人的,让镶白旗和正红旗出去死人一直是黄台吉的策略。

  就这样,不情不愿的汤古岱恹恹的带着正红旗的一千甲兵随着图尔格的镶白旗甲兵一千人,以及喀喇沁蒙古两千骑兵一起出了滦州城。

  即使探马报知明军有近万人,图尔格却根本就不在乎,永定门之战他可是参加了的,明军看着几万人架势吓人,可只一冲就散了。

  那一战后金还是比较谨慎的,也拿出了他们重甲步卒的看家宝,可后来大家都说还不如骑着马匹冲阵算了,明军根本就不值当他们拿出看家本领。

  十里地骑马慢行也不过一刻的功夫,图尔格远远就看见了密密麻麻在一片沙尘里列阵的“明军”。

  遵化城下,察哈喇到底只带了五百后金精锐,面对几乎是自己一倍之数的华夏军好歹还谨慎一些,可图尔格此时军中却有两千八旗精锐。

  在后金兵将的认知里,他们的一千甲兵能轻松打破十倍与己的明军,图尔格呼喊一声,带着镶白旗的勇士们打马就开始了小跑。

  他也知道,要让汤古岱带领的正红旗兵马先冲不是不行,但懒得费那个口舌,都是一冲就散的明军,破阵这样的战功也犯不上让给别人。

  侦察兵不停的报告滦州城的情况,后金大约四千人兵马出城,来的是镶白和正红两旗的兵马,还有一支蒙古骑兵。

  不论来的什么部队,在进入滦州十里范围的时候,朱樉就命令全军着甲、列阵,以临战状态进入了这片区域。

  滦州地势北高南低,北部还有些小丘陵,南部则是滦河冲积的平原,这里既适合步兵展开,也非常利于骑兵冲击。

  和预想中的一样,带着两千八旗精锐的图尔格根本就不在乎面对的哪一支“明军”,他一门心思就想用一波流带走华夏军。

  图尔格带着镶白旗的兵马跑了起来,汤古岱无奈也只好跟着跑了起来,他也不想跟图尔格争功,于是压着队伍稍稍落后了镶白旗兵马约二十步的距离。

  朱樉也并没有把两个团一股脑的并排硬A,一团顶在了前面,金州二团在一团的左边,落后差不多三四三十米列阵,一来保护一团左翼,二来炮阵在他们前面。

  因为全军急行军,重炮和粮秣自然是跟不上的,现在两个团只有十六门六磅炮,剩下都是臼炮。

  散弹炮现在华夏军手下里似乎是个鸡肋武器,虽然经过炮管强化、火药优化,现在的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五六十米,但这个距离上散弹炮的命中率又比武器差远了。

  对付步兵还好,要是骑兵的话,五六十米的距离上也只能发射一次。

  虽然到了拼命的时刻再发射一次也行,那样就不能清理炮膛,而炮膛里的高温残余又有极大的可能引燃棉布药包,装弹手很容易会受伤。

  因此这次散弹炮就被命令保护后勤部队了,虽然阵地战对付骑兵,散弹炮稍显多余,但要是后勤部队遇袭,散弹炮埋伏在车辆之间那又是另一码事。

  两个团的步兵还是按照三排排列,建奴镶白旗的兵马朝着一团的当面就冲了过来,正红旗的的兵马稍微落后,他们要是冲上来话,一部分将冲过正面包向一团右翼.

首节 上一节 194/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