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727节

  可箭已在弦,朱樉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呢,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打打杀杀的事我们管不了,可有一点,只要大明朝加入这个平台,周可做保,尽可能让交易能够顺利进行。”.

第1414章 进行交易

  朱樉都这么保证了,上任前被叮嘱尽可能顺遂其意的魏章也就不再坚持:“如此,在下自会将此间详情回禀国内,力陈其利,以促通过。”

  只能勉强拿下一城,在现阶段朱樉也不敢有过高的要求,转身又去找韩晁。

  专利谈判仍在继续中,不过韩晁对朱樉的提议却有着远高于大明朝的兴趣,不为别的,亚加达急需弥补自己在去年战争中的损失,对于交易的渴望自是水涨船高。

  在朱樉的推动下,各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亚加达来说,更是端上了一个“金饭碗”:亚加达的煤、铁资源不论数量还是质量,

在现在阶段的技术条件下,都拥有着极大的优势。

  按后世的眼光来看,各国的煤铁资源其实都相当丰富,只不过很多都是埋藏较深难以大量开采的,唯有亚加达拥有着好几座大型的露天矿藏。

  而且都与大河支流的水运相通,加上几百上千里的水运成本,仍然具备不小的竞争力。

  亚加达一直都很想将煤铁资源“变现”,可在钢铁冶炼技术没有提升前,各国的需求并不高。

  反正大多是用来充当农具的,好一点和差一点没什么分别,哪会花大力气去从他国购买。

  等到国际需求提高了,又恰逢战争和各国的货币危机爆发,谁还愿意用他国以次充好的货币来进行交易。

  唯一的交易对象只有周,而且需求量还极为有限,所以亚加达捧着个金饭碗,却无法将其变为急需的货物,只能干着急。

  如果有周作保,甚至直接用稳定的周币交易,无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几乎不用朱樉怎么诱之以利,韩晁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甚至还反过来催促朱樉尽快建立起这么个贸易体系来。

  受韩晁的启发,朱樉顿时打开了思路,后世那个欧盟的前身不正是一个小小的钢煤同盟吗?

  自己本就想逐步建立起一个“超主权”的经济实体,由此来达成更进一步的目标,自然得从各国最急需的领域下手。

  目标更加明确之后,朱樉继续对其他各国展开游说,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各国对此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但架子搭起来的目标初步达成。

  其实各国对国与国的大宗贸易并不是毫无兴趣,相反都有着极大的需求,只不过受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所以很多时候只能由贵族之间根据需要私下协商,而且成功率往往很低。

  比如渼洲想要买马,交易对象极其有限,而且往往就需要付出三金这样的硬通货,想拿自己多余的物资穿越多国去换根本就不现实。

  赵燕等国想要粮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你拿得出来的别人不一定想要,别人想要的你又未必能拿得出来。

  更何况以目前的交通状况,大宗物资的运送往往需要经年累月,期间局势的发展也没人说得清楚,战争、政斗、天灾都可能让约定的交易无法达成。

  最为主要的,还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信用体系,等发展基金会建立起来之后,很多障碍便可随之消除了。

  当然,朱樉并不指望能够一下子建立起完善国际贸易体系,只是先把这个“坑”占起来,等待以后各方面铺垫好之后再发挥其效用。

  等待各国回应期间,朱樉继续发力,天下医药协会、天下度量衡协会、天下教科文协会、天下交通工具统一标准促进会等一大堆的机构倡议陆续发向各国。

  各国由此陷入疲于应付之中,朝堂上面讨论朱樉构建这些组织的意图以及加入的得失,一时间反而占据主流。

  这其中的很项目,其实此前各国都与周也签订过单向的协议,只不过现在要将其纳入到更为广泛的范围里,情况无疑就更为复杂了。

  对于一些无关痛痒或者明显对自己有利的机构,各国纷纷放行,比如主要用于疫情联防机制的天下卫生组织、促进医药交流的天下医药协会等。

  而对于一时看不懂或觉得其中有所不利的,则开始陷入漫长的谈判之中。

  频繁的外交斡旋之下,一个囊括多方面合作交流的国际组织渐渐形成起来,虽然相当简陋且存在诸多争议,但却开始由此而影响着整个天下。

  各国被朱樉的一系列国际机构砸得头昏眼花之际,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南方的渼洲发生了,楚王正式拜吴起为令尹,全权主持变法!

  这可真是个多事之秋,朱樉在那里一个劲地“折腾”就已经让各国疲于应付,现在很多人心里最担心的“灰犀牛事件”又降临了,而且还是如此的快。

  吴起的军事和治理才能可以说是举世公认的,只不过因为其散财贿官、杀妻求将(亦有一说只是休妻),再加上其不贪图享乐、不惜财。

  与士卒同吃同住亲密无间,实在不符合权贵阶层的“主流价值观”,拥有不可谅解的“道德瑕疵”,故一直被上流社会所排斥。

  即使是以善用人才著名的魏斯,也认为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包藏着不测之野心,一直将其压在西河郡守的位置上不予升迁。

  其后继任的魏击同样继承了这一原则,甚至在其解除U国偷袭的危机之后,欲罢其兵权投闲置散。

  绝望之下,吴起在计冉的劝说下毅然弃魏奔吴,在当时也算是令普荆朝野为之惊惶,只不过考过虑到其拥有致命的缺陷,并没有多少人认为渼洲敢用这样的人,这才渐渐平息下来。

  哪知道吴起一点也不让人省心,通过计冉的铺路,一到渼洲就征服了年轻的楚王之心,授予其与西河郡守相当的宛城令。

  数月之后更拜其为主将率三万楚军报复此前蒙古国的背叛行为。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吴起果然名不虚传,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整训从宛城临时征召的士兵,随即便毫无畏惧地攻入蒙古国。

  打得蒙古国精锐溃不成军,连苟简也死在了战阵之上。

  事后也有流言说吴起之所以能够凭一群新兵打出这样的战绩,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蒙古国左右二相范黎和文种.

第1415章 以之震慑

  不仅将蒙古国虚实尽数告之,更在对阵之际撤走其所率主力,引得越军大乱,这才为吴起趁势所破。

  不管怎么说,渼洲这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吴起一出手便几乎灭掉了蒙古国,雄心勃勃的楚王熊槐自然是欣喜万分。

  待其返回国都之后,立即封其为武城公,职位也从宛城令升为莫敖兼鄀郢尹。

  莫敖虽然不负责具体事务,却可以代表楚王,向来是从屈氏贵族中挑选,地位仅在令尹和上柱国之后,吴起能够得到这个职位。

  显然是得到了屈氏的全力支持;鄀郢则是即将峻工的国都,鄀郢尹的人选更是极为重要,历来更非公族嫡系不能出任。

  一下子破了非芈姓不得实封、莫敖皆由屈氏出、鄀郢尹只能公室嫡系担任的三个先例,哪怕是傻子都知道楚王这是想要干什么了。

  虽然自吴起奔楚起,各种诋毁的流言便从没停息过,却已经无法阻挡其执政之路了。

  沈竹亮见状主动请辞,象征性的挽留了几次后,楚王随即封其国老,又封上柱国昭阳为太师,典令景差为太傅。

  渼洲朝野还没有反应过来,执政、军事及财政这三个最重要的官职便已经空了出来。

  吴起的新职位还没坐热乎,楚王熊槐在举办迁居新修好的王宫盛典上,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正式拜吴起来令尹,并授予其开府执政大权,一举将军、政、财尽付其手。

  这可以说是自渼洲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一时间举国大哗,惊愕者有之、拍手相庆者有之,更多的则是心怀警惧。

  对楚王立下“给我二十年,必向王上奉上一个强盛无敌之楚”的豪言壮语之后,吴起几乎一刻也没有耽搁,随即在渼洲全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或许是这“迟来的爱”令吴起感遇忘身,又或者是他深感已经远远落后,再加上他的年纪也确实不小了,所以他所主持的这场变法,也与原本的历史上有了很大的区别。

  几乎是眨眼间就搭好了自己的变法团队之后,吴起根本没有任何顾忌,也不留任何缓冲,立即三管齐下:一边从全国选拔了五万青壮组建新军日日操练。

  更非常直白地命名为护法军,以之震慑所有反对变法势力,一边则是有条不紊地颁布法令并强力推进,与之同时还大胆地撤换各地官吏,充实变法力量,丝毫不避权贵。

  朱樉为了“明法审令”,迅速在渼洲推行法治,相比于走在前面的管仲、李力、于芫和洪辰仇,吴起更要简单、直接、粗暴得多。

  他似乎完全不懂政治的艺术,不屑于迂回妥协,就这么以堂堂之阵直接向渼洲的诸多痼疾发起了冲锋。

  到底是亲历了李力在普荆的变法全过程,吴起的变法也同样有着严重“抄袭”之嫌:

  朱樉变法的第一步便是从渼洲贵族阶层手中将权益抠出来,有别于其他各国要么相方设法维护。

  要么一杆子打死,吴起采取的方针为:“均渼洲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所谓均爵平禄,便是将现有的贵族分门别类,根据其三代以内的表现,对无功劳的贵族及其后代,采取逐级降等,爵位最多可传三代的政策。

  也就是说开始大家封的都是公爵,那么儿子就只能是侯爵,孙子一代则降为伯爵,并根据爵位的高低享受对应在待遇。若在此期间没有立功受奖,那么就直接撤封贬为平民。

  这一政策对渼洲现有的权力阶层造成了极大的撼动,立国数百年来,渼洲不断向外扩张,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贵族阶层。只要不犯大错,封地几乎可以永远世袭下去。

  朱樉可以说渼洲之所以远比其他诸侯国更热衷于向外扩张,与不断增加的贵族群体不无关系,因为一旦没有获取新的土地,便无法继续分封贵族。

  使得内部矛盾更加尖锐;而另一方面,大量“躺平”的贵族也因此而变得尾大不掉。

  实行变法第一个月,吴起便收回了上百名贵族的封邑,剥夺其所有财产,仅留下少量的生活必须物资,便将其踢出了贵族阶层。

  与此同时,吴起也不忘“损有余而继不足”,对有军功人员,则佳宇爵禄,而由此而打破了被芈姓所垄断的贵族特权。

  将一些外姓平民纳入贵族阶层,由此而形成了一个新贵阶层。

  一时间,诸如今天还是贵族,明天就被贬为平民;本是寄人篱下的家臣,转眼又获封授禄,地位比旧主还高之类的现象不断涌现,整个贵族阶层为之动荡不已。

  相对来说,吴起第一批动的贵族基本还属于底层贵族,可以想像,三代内都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哪怕顶着贵族的头衔,也必然处在边缘化的境地。

  也不是没人据守封地进行反抗,可这样的的反抗对于吴起来说,根本就弱得不堪一击,往往消息还没有传多远,叛乱就已经被迅速平息了。

  到底是人的名、树的影,吴起那骄人的战绩摆在那里,足令大多数的贵族只能瑟瑟发抖,哪敢生出反抗之心来。

  收拾完那些尸位素餐的底层贵族,吴起并没有就此罢手,随即发布了第二道削弱贵族的法令:废除实封,逐步改为虚封。

  这下子几乎所有贵族都被得罪了,虽然吴起身先垂范,第一个就废了自己一天都没呆过的武城封地,却并没有因此感动即将被剥夺根本利益的贵族,遭到了更加强力的抵抗。

  要知道在天下各诸侯国里,即使连大明朝没有完全实现废实就虚,洪辰仇虽然一直在大力推行,可直到现在仍然保留了赢氏公族的部分实封治权,因其太过敏感而轻易不敢触动。

  于芫在亚加达虽然杀了不少贵族,但也要等到二次变法时,才开始在其边缘小心试探,以免令韩伍生出异样的想法。

  至于其他各国,这更是动不得的红线,连当年如日中天的管仲,也是因为想在这方面搞事情而遭到齐王的“背叛”,虽然相位没动,却再难有作为.

第1416章 最后的保障

  封地的治权,那就相当于贵族的“自留地”,供其挥霍的财富,任其驱使的私兵,主要都是来源于其封地的。一旦失势,封地也是其最后的保障。

  即使对于国君一系的公族来说,仍然如此。当年河蓝之所以被卿大夫架空,很大程度上便是对公族的“自留地”看得不紧。

  朱樉以至于臣子的实力比国君还要强大,便只能眼睁睁地被臣子所取代。

  而吴起的废实就虚不仅没有于芫的小心试探,甚至连洪辰仇的刻意保留也丝毫不存,直接进行全覆盖:贵族只能享受封地一部分收益,再不能保留丝毫治权。

  原本的历史上,吴起并没能走到这一步,只是“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便已经犯了贵族众怒,趁着楚王病逝之际群起而攻之。

  可现在,也不知道是时空变异的因素,还是受了“某些人”的挑唆,下手又狠又猛,处处都显得有些操之过急的痕迹,不妥协,不让步,肆无忌惮。

首节 上一节 727/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