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32节

  大汉诸侯榜第七名,辽西公孙瓒,评分24星半。”

  看到这,天下之人再次发出了一生无奈地叹息之声。公孙瓒巅峰期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被袁绍一步步反制,最终走向灭亡,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这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公孙瓒自己作死。后期那一系列操作,让仙人都感到费解,灭亡也实属正常。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大汉诸侯榜第六名,陇西董卓。”

  话音一落,荧幕中浮现出一道人影。

  他身长七尺有余,外表放荡不羁,脸庞坚毅,满脸络腮,身材肥胖,肚子滚圆。腰间还别着一把大刀,眼神冷厉,身上散发着一股凶厉之气。

  此人正是董卓。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大汉丞相董卓,果然上榜了。”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董卓麾下有吕布,李儒,张辽和徐晃四大上榜人才,尤其是吕布,那可是天下第一武将,可以加3星的。”

  “李儒之前被当众斩首,不知道仙人奖励的替身木偶是否还对他有效,是否已经换了容貌复活。”

  洛阳,丞相府,董卓看到自己上榜,眉头微皱:“吾乃大汉丞相,竟不能进前五?”

  化身为李优的李儒笑道:“吕布出逃或许并非坏事,他若继续待在主公麾下,主公或许就不会上榜了。”

  董卓闻言,淡淡地说道:“若早动手杀了吕布,吾不是一样可以上榜?”

  李儒默然不语,他听得出来,董卓还在怪自己之前极力劝阻他围杀吕布。可那时候他又怎会知道仙人会弄出一个诸侯榜出来。

  诸侯榜和其他榜单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不管是武力榜,还是谋士榜,那都是属于诸侯麾下。而诸侯榜,代表是的一方诸侯。一个势力之中,怎能同时允许两个非嫡系血亲的诸侯存在。若早知有诸侯榜出现,他也不会阻拦董卓派人围杀吕布了。

  “报!”

  就在这时,有一名飞熊卫急速而来,“启禀主公,张辽在北门口拦住华都尉请求一同追击吕布,出了城后,找了个借口跑了。”

  “什么?”

  董卓闻言大怒,豁然起身,怒吼道:“华雄这蠢货,怎会让张辽跟着一起出城?在吕布的人生演化中,张辽就一直跟着吕布,现在让他出城,定然是去投奔吕布去了。废物,蠢(cfeh)货。”

  吕布没杀死,还丢了一个上榜武将,大大削弱了他的实力,这让他如何不怒。

  李儒安慰道:“吕布不过莽夫,没有陈宫,什么也不是,张辽若去投奔吕布还好。若是去投奔曹操就有点麻烦了。主公,可速派人在通往兖州陈留的路上设伏,一旦发现张辽,便将其生擒,必要时可以直接诛杀。”

  董卓闻言,对那飞熊卫道:“速去传令。”

  “诺!”那飞熊卫转身离去。

  陈留郡,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董卓竟然上榜了,若获得奖励,以后要对付他岂不是更难了?”

  一个董卓,一个吕布,一个李儒,这三人组合,再加上手中掌控着天子,不好对付啊。此时吕布出逃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兆人。出生于颍川,后跟着父亲返回家乡。少年时喜欢行侠仗义,经常到羌人领地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的关系都极好。

  成年后,力大无穷,擅长骑射,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后在本郡任职,负责管理治安。北方胡人时常侵扰凉州边境,掠夺百姓物资。董卓被升为从事,领兵击溃胡人,斩杀千余人,被推举入朝为官。

  延熹九年,鲜卑南下入侵,并和羌人联合,一起反抗大汉。董卓担任军司马,跟随张奂一同平定幽州,并州和凉州三州叛乱。

  永康元年,羌人寇略三辅之地,董卓奉命率军讨贼,并大破贼寇,斩杀其叛军首领,俘虏一万多人。永康二年,董卓被封为郎中,赏赐重金布匹,董卓将所有赏赐的东西,全部分给了麾下的官员和士兵。

  不久后,董卓又相继担任并州雁门郡广武县令,益州蜀军北部都尉和西域戊己校尉等职,皆因为某些事被相继罢免官职。

  熹平年间,董卓又被封为并州刺史,还未到任,又被改封为河东郡太守。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北中郎将卢植被罢免后,接替卢植统领朝廷大军镇压叛乱。”

  画面中,只见董卓坐在主营帐中,思索着对策,许久后,他对副将宗员道:“传令大军,即刻出兵攻打下曲阳。”

  “攻打下曲阳?”宗员满脸错愕,“将军,卢将军围困广宗多日,再坚持月余或许就能耗光广宗城内的粮食,可一举覆灭张角,为何要在此时放弃广宗去攻打下曲阳?”

  董卓沉声说道:“广宗易守难攻,兵围广宗,耗其粮草,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然,卢中郎便是久围广宗,而没有其他作为,故而才被小人诬陷他贻误战机而下狱。

  吾若继续围困广宗而没有任何作为,恐落得和卢中郎同样的下场。故,转而攻打下曲阳,必须先打下一场胜仗,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当然,争取时间的同时,也是想要尽快捞取一些功劳,不过他并未说出来。

  想到卢植的下场,宗员叹息一声,说道:“既如此,那就听将军之令行事。”

  随后,董卓率领大军弃了广宗,往下曲阳而去。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卢中郎被小人诬陷贻误战机而下狱?这之前倒是没有怎么听说。”

  “董卓怕落得和卢中郎一个下场,可此时转而攻打下曲阳若是失败,怕是下场也差不多吧。”

  南阳境内,刘备看着荧幕中的董卓,脑海中浮现出了被董卓轻视的场景,眼中闪烁着精光。

  洛阳丞相府,董卓眼睛微眯,脑海中也浮现出了昔日的场景。黄巾战场,下曲阳之战,是他有史以来的第一场败仗,记忆深刻啊.

第142章 董卓入京,祸乱之始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董卓率领大军抵达下曲阳之时,钜鹿太守郭典也率领大军前来配合董卓,一同进攻下曲阳。”

  画面中,只见郭典说道:“董中郎,下曲阳内黄巾贼虽然不及广宗城,却依旧非我等兵力所能及,目前之计,应当在城外挖掘战壕,围困下曲阳,待其粮草耗尽,反贼便可不攻自破。”

  董卓摇头道:“若要围困反贼,吾又何必舍广宗而攻下曲阳?吾没时间采取围困之计,当速速攻城。”

  他就是不想继续围困黄巾贼,以免落得和卢植同样的下场,才选择来攻打下曲阳,先捞取一些功劳。若在这下曲阳也要采用围困之计,那他来攻打下曲~阳的意义何在?

  郭典听了,眉头微微一皱,显然不太愿意攻城,但董卓现在是镇压黄巾贼的最高统帅,他也-没多说什么。

  董卓又道:“传令下去,在这东门外屯兵-,准备攻城。”

  郭典却开口说道:“董中郎在东,吾领兵去攻打西城吧,你我东西夹击,或能一举攻破贼军。”

  董卓制止道:“不可,我军本就兵力少,当集中兵力攻打一处,若是分兵被贼军逐个击破,我军必败也。”

  “董中郎多虑也,一支穷寇,只敢蜗居城内坚守,哪敢出城迎战。”

  郭典不听董卓命令,执意带着本部兵马绕去攻打下曲阳西门。

  董卓冷哼一声,没有多说什么。他虽然是最高统帅,可郭典是巨鹿郡的太守,地方上的最高官职,他也不可能用军法处置。更何况,别人只是来协助自己攻打下曲阳的,并非奉命而来。

  随后,董卓和郭典分别对下曲阳的东门和西门发动攻击。结果正如董卓所料,他们分兵攻城,兵力越加稀少,被下曲阳的张宝率领黄巾贼逐个击破,大败而回。

  攻打下曲阳失利,董卓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大军再次返回广宗,攻打张角。可官军对广宗的围困之势已经不在,张角更是趁着董卓领大军攻打下曲阳之时,已经补足了城内缺少的粮食。想要再施展围困之计已经不太可能了,董卓只能下令强攻。

  可官军刚在下曲阳吃了败仗,士气低迷,战斗力大减。张角看准机会,带领大军展开反击,大败董卓,并一路追杀出城。

  董卓带着大军狼狈而逃,忽见三人杀入黄巾军中,来回冲杀竟如入无人之境。黄巾军大乱,败退五十多里扎营。

  董卓回到营地,热情地款待了三人,待三人自我介绍之后问道:“不知三位英雄现居何职?”

  待得知三人皆是白身之后,董卓心中顿时生出一股轻视之心,热情也瞬间减半,让三人继续饮酒之后,便起身离去。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董卓对领兵打仗还是有些见解的,可惜那郭典根本不听他的命令。”

  “那三个救了董卓的人就是刘关张吧,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董卓这态度转变也太快了点,不要说刘关张接受不了,我通过荧幕观看都有些接受不了。”

  南阳境内,刘备神色如常,眼中却闪烁着精光。

  襄阳境内,关羽握刀的手骤然一紧,身上散发出一股冷厉的气息。

  安喜县,张飞冷哼一声,怒道:“这混账东西,当初就应该在他身上捅上十七八个窟窿,免得祸害朝廷,祸害百姓。”

  洛阳丞相府,董卓眼睛微微一眯:“没想到当初被吾轻视怠慢的三个白身,竟然会是未来的蜀帝,大将军。”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董卓在黄巾战场上连战连败,被朝廷罢免,让皇甫嵩代替董卓统领三军,继续镇压黄巾军。

  中平元年冬,凉州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叛乱,危机长安。中平二年三月,董卓被封为中郎将,担任副帅,随同车骑将军皇甫嵩一同前往长安镇压叛军。

  七月,皇甫嵩被罢免,司空张温代替,董卓被任命为破虏将军,继续协助张温镇压叛军。十一月,天将流星于叛军营地附近,叛军大乱,准备撤退。董卓得知后,率领大军出击,大破叛军,斩杀数千叛军,逼得叛军一路逃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

  司空张温命荡寇将军周慎率领三万大军追击叛军,董卓想要带兵去接应周慎,却被张温拒绝,反而让董卓领三万兵力去讨伐先零羌。

  董卓只能奉命行事,带着大军出征,却在望垣县被叛军包围,粮草即将耗尽。危急时刻,董卓灵机一动,让麾下将士在渭水之中,佯装拦截渭水,修建堤坝,做出要捕鱼为食的假象,暗中却让大军快速从堤坝之下过河逃走。等叛军发现异常来追击之时,董卓大军早已走远。

  等到董卓率军回师之后,才发现周慎等数支被派出去追击叛军的军队,全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唯有董卓全员安全回来,因此被朝廷封为斄乡侯。”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有些无语。

  “这张司空似乎也不太行啊,派出去那么多人去追击叛军,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董卓还是有些能力的,至少能用计骗过叛军,将麾下将士全部安全地带了回来。”

  “这是要笑死我吗?就因为其他几路大军损失惨重,而董卓保全了麾下将士,就被封侯?”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中平五年,叛军重整旗鼓,再次攻打右扶风,围攻陈仓。十一月,朝廷任命董卓为前将军,协助左将军皇甫嵩,一同领兵救援陈仓。”

  画面中,只见董卓抱拳说道:“皇甫将军,叛军围困,陈仓县城危在旦夕,我们当急速行军,救援陈仓。”

  皇甫嵩却摇了摇头,说道:“不急,陈仓县城坚固难攻,叛军短时间内定然无法攻破,我们只需要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必能大获全胜。”

  董卓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

·· ·····求鲜花···· ·······

  事实证明,皇甫嵩所言并没有错,叛军围攻陈仓县八十多天,依旧没有攻破,粮草消耗严重,叛军上下也都疲惫不堪,只能无奈撤军。

  皇甫嵩道:“击溃叛军就在近日,传吾将令,速速出城追击。”

  董卓连忙劝道:“皇甫将军,兵法有云:穷寇与归众莫追,以防有失。”

  皇甫嵩却摇头道:“叛军撤退,乃是因为军粮消耗殆尽,军马疲乏,无力为战,而非归众和穷寇,追之必胜。”

  随后,皇甫嵩命董卓领军在后,自己率领大军追击,果然大胜,斩杀叛军一万多人。董卓听到消息后,心中愤怒不已,对皇甫嵩充满嫉恨。

首节 上一节 132/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