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61节

  年底,西凉军粮草告罄,曹操询问贾诩,是否可以趁机进攻,一举灭掉西凉军。”

  画面中,只见贾诩笑着说道:“曹公不必心急,西凉军缺乏粮草,无非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便是和我们决一死战,第二种就是再次求和。先看他们如何选择,我们再做出相迎的对策即可。”

  “好!”

  曹操听从贾诩的建议,继续坚守营地,最终西凉军选择了求和。

  贾诩又道:“曹公,击溃西凉军的时机到了。可先假装答应他们求和,但要求一个一个来谈判求和条件,如此便可伺机离间他们的关系。十万西凉军,则翻手可破。”

小 说 群:703216220

  曹操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先约见了韩遂和谈,谈判过程非常欢快,但曹操要求对谈判内容保密。

  谈判结束后,马超询问韩遂,和曹操谈了些什么,可韩遂闪烁其词,不愿多说。

  马超心生疑虑,猜测韩遂和曹操可能达成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合作。

  马超心生猜忌,和韩遂有了隔阂,军队调令无法统一,再也无法如同之前那般齐心协力。贾诩建议曹操主动出击,果然一举击溃了西凉军。

  韩遂马超逃回凉州,再也无法对曹操构成威胁,让曹操可以安心进攻汉中张鲁。

  看到这,众人皆心生感叹。

  “好一个离间计,曹操几乎兵不血刃就击溃了西凉军。”

  “这就是天下第四657的谋士吗,果然厉害。”

  陈留郡,曹操大笑道:“有文优,我可以高枕无忧也。”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建安二十二年,曹操还未立继承人,当时曹丕担任五官将,曹植身为临淄侯才名扬天下,曹魏中很多人都传言曹操更喜欢才名显赫的曹植。

  曹丕也担忧自己的地位不保,便来询问贾诩如何应对。”

备用⒉宭 芭⒐叁九溜⑷饲⑹0

  画面中,只见贾诩笑道:“将军只要修身养心,培养气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实践该尽的职责,勤劳不倦,就够了。”

  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日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后来曹操也来询问贾诩对确立继承人的看法,贾诩却闭口不言。

  曹操问道:“昔日,文和为孤出谋划策,所出计谋无不中,今日为何却一句话也不说?”

  贾诩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在想袁绍和刘表,思虑他们的做法和结局。”

  曹操闻言一愣,随后仰天大笑,转身离去。不久后,曹操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

  从那以后,贾诩却深居简出,从不和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从不攀权结贵。如此明哲保身之举,让曹操对他更加信任。

  看到这,天下之人都对贾诩敬佩不已。

  “能为主公出谋划策者众多,但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者却寥寥无几。”

  “贾诩的智慧不仅仅是体现在计谋上,更体现在他知道该如何自保。”

  “当谋士,还是得学习贾诩才能全身而退啊。”

  陈留郡,曹操也感叹道:“贾诩贾文和,这是担心功高盖主,怕我心生猜忌啊?”

  楚风的声音再一次响起:“黄初元年,曹丕即位,为了报答贾诩当年的指点之恩,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

  黄初四年三月,曹丕首次攻打东吴,未有战果,便找来贾诩询问计策,应该现攻打吴国还是蜀国。”

  画面中,只见贾诩作揖道:“陛下,如今大魏百废待兴,陛下应该先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富足,让将士能养精蓄锐,再向吴国或者蜀国出兵,必然能一举攻克。”

  曹丕却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继续领兵出征攻打东吴,果然失败而回。

  童年六月,贾诩去世,时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多年后,贾诩尊享魏文帝庙。

  画面至此定格,楚风的声音却并未停下。

  “贾诩一生智计百出,计无不中,是众多谋士中,为数不多得善终者。

  观其一生所出计策,尤其是前半生的计策,大多损人利己,故而又被人称之为毒士。

  谋士榜第四名,贾诩陆逊之武威贾诩。

  战略能力5星

  战术能力5星

  其他能力4星

  影响力4星

  综合评分18星。”

  荧幕中的画面,随之消失.

第79章 火烧连营陆伯言

  “毒士贾诩?仔细想想,贾诩前半生所出的计谋,还真是损人利己。”

  “尤其是唆使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将大汉天下再次推向灭亡的深渊。”

  天下之人议论纷纷。

  洛阳皇宫,刘协咬牙切齿,怒不可遏:“乱臣贼子,早晚有一日我要将尔等斩尽杀绝,以泄朕心头之恨。”

  丞相府,化身为李优的李儒,微微皱眉:“毒士?比我还毒?”

  陈留郡,曹操叹道:“纵是毒士又何妨?”

  逃出洛阳城的贾诩,看到“仙人”对自己的评价,小声嘟哝道:“谋士先谋己,又有几人能明白?”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谋士榜第四名,贾诩陆逊之吴郡陆逊。”

  话音一落,荧幕中浮现出一道人影。

  他身长八尺,面如美玉。

  此人正是陆逊。

  看到画面中的人,众人无不惊叹。

  “这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在相貌上和周瑜媲美的谋士。”

  “吴郡也是江东的吧?莫非江东的人都长得好看?”

  “真好看,不知道他现在多少岁,可曾婚配?”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正在舒县读书,年仅八岁,此时还叫陆议的陆逊,看着画面中的人,嘟哝道:“怎么感觉这人和爹爹有点像呢?可家族里也没见过这个人啊,莫非是爹爹还有个遗失在外的弟弟?嗯,回去后得好好问问从祖父。”

  吴郡陆氏家族中,族长询问左右:“我族中可有此人?”

  左右皆摇头说道:“并未听过,或见过此人。”

  “奇怪,这吴郡也没有第二个陆氏家族啊。”族长满脸疑惑。

  这时,楚风继续介绍道:“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出身于吴郡士族陆氏。”

  吴郡陆氏家族之中,族长等人恍然大悟:“原来是陆议那小家伙,想不到他未来竟有如此成就。我记得陆康是庐江太守吧,速给他传信,务必要好生培养陆议那小家伙。

  另外,将族中一半的死士,全部派去庐江,务必要保护好陆议的安全,但不要去打扰陆议的生活。”

  “诺!”左右领命离去。

  “我陆氏出此大才,陆氏的地位必将攀升一大截,力压吴郡其他三大家族。”族长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庐江郡府,陆康听到这也愣住了,闹了半天这陆逊就是自己的孙子陆议啊。

  那小家伙虽然的确有些聪明,可现在才八岁啊,这么早上榜对他的未来是好还是坏?

  书院中,陆议挠了挠头:“这说的是我啊。我为什么要改名叫陆逊?谁给我改的?”

  这时,楚风的声音继续响起:“陆氏乃江东大族,于吴郡顾氏,吴郡朱氏,吴郡张氏齐名,共称江东四大姓。陆逊祖父陆纡,曾担任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曾任九江都尉。

  陆逊于光和六年出生于华亭,少年丧父,和他的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居住于庐江,在舒县读书。

  兴平二年,孙策攻破庐江,陆康病逝,陆逊等人被提前送回吴郡。

  建安八年,陆逊成为孙权的幕僚,先后担任东曹令史和西曹令史。不久后,又担任屯田都尉,兼职海昌县令。

  时值海昌旱灾,他主持开仓救济灾民,缓和灾情,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后又自己招募兵力,平定会稽山贼首领潘临,鄱阳山贼首领尤突,升迁为定威校尉,屯兵于利浦,并迎娶孙权的侄女,经常被孙权拉去谈论国事。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向陆逊问当前吴国的形势,陆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画面中,只见陆逊作揖道:“主公,当今天下,群雄并起,争霸不休。而我江东境内,山贼四起,虎视眈眈。内乱尚且没有平定,如何去图谋更远的敌人?

  要战胜这些强敌,平定天下,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兵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扩充军队,训练出精锐士兵,提升军力。”

  “伯言所言有理。”

  孙权非常赞同陆逊所言,便让他去都督会稽,鄱阳和丹阳三郡之地。

  不久后,丹阳费栈煽动山越人造反,陆逊奉命讨伐。

  “陆校尉,费栈兵力十倍于我,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如何进攻~「?”副将询问道。

  陆逊沉思片刻后说道:“你速速让人制作大量的旌旗和牙幢,战鼓和号角。”

  副将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

  待旌旗和牙幢制作完成,陆逊又道:“命人在营地后方,左方,右方,每隔二十步便插上旌旗,每隔百步摆放一架战鼓。

  夜晚再派人潜入附近的山谷中,吹响号角,届时战鼓齐鸣,必定声势震天。贼寇闻之必会以为我军兵力众多,从而军心大乱,士气低迷。”

首节 上一节 61/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