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67节

  影响力5星

  综合评分19星。”

  话音一落,荧幕中的画面也随之消失.

第83章 谋士榜第二名

  “荀彧,荀令君,一生都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啊。”

  “看着荀彧最后那蹒跚的步伐,佝偻的背影,实在令人心疼。”

  “曹操最初的志向也是匡扶汉室,到最后称公称王,明显背离了初衷,荀彧那一句终究是变了,让人泪奔。”

  “心疼荀令君,不过到了那种情况,汉室早就名存实亡了,曹操称不称公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天下之人看到荀彧的结局,都议论纷纷,愤愤难平。

  但时局如此,也不能说曹操做错了。

  陈留郡,曹操皱眉道:“匡扶汉室吗?现在的我,何尝不想匡扶汉室?未来是时局变了,还是吾心变了?”

  颍川,荀彧低声呢喃:“这就是吾之结局吗?曹操终究也没有秉持初心吗?”

  安喜县,刘备眼睛一亮:“匡扶汉室,此乃吾之大志啊,不知这荀彧是否有机会招至吾之麾下?”

  看到自己的人生演化,看到自己的结局,发现曹操最终未能坚持初心,说不定荀彧不会再去投靠曹操。

  若是这样的话,那刘备觉得自己还有希望招揽荀彧。想到这,他隐隐有些兴奋起来。

  洛阳皇宫,天子刘协看到这一幕,大笑道:“原来荀文若才是汉室忠臣,天下第三的谋士,若能得之相助,何愁董卓?”

  东武阳,陈宫皱眉道:“到死都还忠于汉室,看了自己的人生演化之后,还会去投靠曹操吗?”

  荀彧投曹与否,关系到他驱逐曹操的计划成功与否。

  又或者,可以试着拉拢荀彧?毕竟曹操要是活着,最后肯定会彻底覆灭汉室,即便曹操不会,他的后代也会。

  这时,楚风的声音响彻天下。

  “谋士榜第二名,河内司马懿。”

  伴随着声音响起,荧幕中浮现出一道人影。

  他身长七尺,眼睛如鹰一般锐利,让人望而生畏。

  此人正是司马懿。

  “这人一看就是个狠角色啊。”

  “为什么看着他,总感觉心里发毛,有种颤栗的感觉。”

  “不知道这司马懿又是谁的麾下?”

  “我怎么觉得还在在江东孙氏麾下,或者曹操麾下呢?”

  天下之人望着画面里25的人影,议论纷纷。

  河内郡,年仅十二岁的司马懿见到自己上榜,并且还是天下第二谋士,当场就呆住了。

  “天下第二谋士?这头衔有点重啊。”

  司马懿虽年纪还小,却也知这个榜单的曝光,对自己恐怕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司马氏,司马防看着画面中儿子的身影,大笑道:“吾儿竟是天下第二谋士,我司马氏必将水涨船高,有望成为天下第一世家也。”

  安喜县,刘备握紧了拳头,眼中充满了忐忑和期待。

  只有两个名额了,若再没有自己麾下的谋士出现,他就真的要绝望了。

  这时,楚风继续介绍道:“司马懿,字仲达,光和二年,出生于河内郡温县,司马氏。

  自幼聪慧,学识渊博,积善谋略。因生于乱世,而经常感慨天下局势,心忧天下乱局,而颇有名声。

  建安六年,司马懿被推举为上计掾,负责帮助郡里记录一些重要的事物。

  后来受到曹操的征召,司马懿不想在曹操麾下效力,便谎称自己有病,无法起身活动,拒绝出仕。

  司马懿知道曹操不会相信自己,肯定会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派人来暗中查看。故而到了晚上,他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果然骗过了曹操的探子。

  建安十三年,司马懿再次受到曹操的征召,本想故技重施,后听使者说,即便自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也要将他抓去见丞相。

  司马懿无奈,只能被迫出仕担任丞相府的文学掾,陪曹丕游玩,共同学习,两人建立了极好的友情。

  随着不断地相处,曹操发现司马懿胸有大志,又听闻他有狼顾之相,便决定试探一下。”

  画面中,只见和曹操谈完事后,司马懿便转身离去。刚走到大厅中央,突然听到曹操喊道:“仲达,等一下。”

  司马懿下意识地回头看去,但诡异的是他的身体并未动弹,眼睛却能看到身后的曹操,那双眼神锐利阴狠,将曹操都吓了一跳。

  看到这一幕,天下之人也被吓得惊呼出声。

  “好可怕的眼神,感觉他要拔刀杀人似得。”

  “那感觉,就像被一头恶狼盯住一般,太可怕了。”

  “狼顾之相,果然是狼顾之相。”

  陈留郡,曹操皱起了眉头:“狼顾之相,多心术不正,此人日后必生祸端啊。”

  安喜县,刘备皱眉道:“传闻狼顾之相也被称为帝王之相,有这种面相之人不会屈居人下,曹操能容得下司马懿?”

  “司马懿?”

  荀攸,程昱,贾诩,荀彧等诸多谋士,皆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天下第二的谋士,竟然有狼顾之相,曹魏势力以后还有安生日子?

  此时,荧幕画面中,司马懿看着曹操神色细微的变化,便猜到了其中缘由,却不动声色地转过身来,躬身问道:“丞相,还有何事?”

  曹操摆了摆手,笑道:“无事,你先下去吧。”

  司马懿重新见礼后,转身离去。

  曹操看着司马懿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忌惮。经常对曹丕说,司马懿是个不甘为人下之人,早晚会坏我曹家之大业,从而心生杀意。

  然而,曹丕和司马懿关系极好,总是维护司马懿。司马懿也知道曹操对自己起了杀心,故而一直安守本分,伪装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曹操找不到下手的借口。

  建安二十年,曹操攻破张鲁,司马懿劝道:“丞相,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掌控蜀地,但蜀地军心和民心都没有完全归附,他便又向江陵出兵,此时正是一举攻破刘备的良机。

  只要在汉中以军队震慑,蜀地将士和百姓都会心生不安,再带领大军进军蜀地,所过之处必定会望风而降。破蜀地,灭刘备,不费吹灰之力也。”

  曹操却道:“人不可不知足,我们已经得到汉中,怎可再妄想蜀地?”

  他并未听从司马懿的计策,事后证明,司马懿的计策是完全正确的。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被曹军击败,派遣使者来许都请求投降,并向曹操称臣,还劝曹操建国称帝。

  曹操说道:“孙权小儿,这是要将吾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司马懿却说道:“汉朝国运必将被终结,丞相已有天下十之九,这天下早晚会成为丞相的囊中之物,如今孙权主动臣服,也不过是顺势罢了。”

  曹操看了司马懿一眼,没有说话,司马懿也没有再说什么。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猜测纷纭。

  “此时称帝,必然丧失民心,被众诸侯群起而攻之。”

  “这司马懿也建议曹操称帝,怕是想要曹操早点死吧。”

  陈留郡,曹操也皱起了眉头,有些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画面中的自己,未必会有现在的自己看得清楚。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建安二十四年,司马懿开始辅佐太子曹丕,所出谋略皆能达到奇效,深受曹丕信任。

  后荆襄之地粮食缺乏,司马懿向提出用屯田的方式来解决,被曹操采纳。

  荆州刺史胡修蛮横无礼,南向太守傅方骄奢跋扈,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将这二人罢免官职,但曹操并没有同意。

  后来关羽水淹七军,胡修和傅方二人率军投降,导致荆州丢失,曹操才后悔莫及。

  关羽生擒于禁后锋芒大盛,而许昌距离樊城比较近,曹操为了避其锋芒,想要往北迁都。

  司马懿得到消息后,劝阻道:“于禁失败,乃天灾,而非战术失误,并不影响整体的局势。若此时迁都,无异于向敌人示弱,更会失去淮河一带的民心。

  刘备和孙权结盟,看似亲密无间,其实各自相互戒备,相互忌惮。如今刘备夺取荆州,关羽目中无人,必定会让孙权心生忌惮。

  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孙权必然会对关羽出手,则我们的危机便可以解除。”

  “如何创造机会?”曹操问道。

  司马懿道:“关羽刚打了一场胜仗,气势正旺,而关羽目中无人,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必然会对樊城出兵。

  一旦关羽出兵樊城,孙权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出兵偷袭关羽。如此,根本不用我们一兵一卒,便可解除关羽的威胁。”

  曹操听后,这才放弃了迁都的打算。过不多久,关羽果然率军攻打樊城,而孙权也派使者给曹操送信,说他会出兵偷袭关羽后方,让曹操保密。

  不过,曹操却听从董昭的建议,将这个计划透露给了关羽,关羽大败,樊城之围解除。

  看到这,众人皆感叹,不愧是天下第二的谋士,将孙权和关羽都算计得死死的。

  周瑜,鲁肃,吕蒙,长沙孙坚等人,皆皱起了眉头。

  面对这司马懿,从有一股心惊的感觉。

  这并非是才能上的绝对压制带来的感觉,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日后面对这司马懿,定要万分小心才行。”

首节 上一节 67/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