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183节
这就是索蕾尔等人弥补过失的计划。
他们得知莫诺的儿子因证据不足而无法定罪之后,便决定假扮劫狱,骗取马勒特度兄弟的信任,从他们嘴里套出有用的证据。当然,如果骗不住那两人的话,劫走拷问也是备选项。
牢房里的人却诧异道:“公爵大人改计划了?”
“公爵?”距离最近的索蕾尔不由得一怔。马勒特度兄弟的老大不应该是莫诺的儿子吗,怎么变成了公爵?
没容她多想,西侧的楼梯上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她正要催促雷石快点儿,远处一间牢房的门突然开了,七八名全副武装的守卫从里面涌了出来,显然是早就埋伏在那儿的。
索蕾尔等人大惊,忙各自亮出武器,和守卫激战了起来。
他们几人都来自有名望的贵族家庭,自幼就练习剑术,一时间竟压得人数多一倍的看守连连后退。
就当三人抵达走廊尽头,准备按来时的路跳窗脱身之际,就听到身后一阵拉开枪机的“咔哒”声。
索蕾尔缓缓转头,映入眼帘的是足足三十多个黑洞洞的枪口。
一个长了双死鱼眼的男人拨开卫兵走上前来,冷笑道:“等你们很久了。都给我抓起来!”
三个小时后。
巴士底狱的审讯室里,富歇皱眉丢下手里的口供,瞥向对面秀美的年轻女子:“索蕾尔?弗雷兹家的?”
索蕾尔紧张地点了点头。
富歇吁了口气:“所以,你们是想要把犯人劫走?”
“不,大人,我们只是想诈他们的口供……”
富歇突然暴怒地拍着桌子吼道:“伱知道我为了抓他们背后的主使,布置了多久?全被你们搅了!”
他凭经验就能看出来,刚审过的这几个小贵族没有撒谎。
他烦躁地对卫兵挥了挥手,转身离去:“先关起来吧。”
索蕾尔被两个守卫拽了起来,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对富歇道:“对了,大人,我听那两个家伙说,他们的老大好像是个公爵。”
“哦?”富歇立刻转了回来。
……
罗亚尔宫。
奥尔良公爵脸色阴沉地看向管家:“有人要劫走马勒特度兄弟?是谁?”
“这,还不清楚。”管家低着头道,“巴士底狱那边只传回消息说有4个人。哦,还说在审讯时隐约听到有人提到‘公爵’。”
奥尔良公爵顿时目光一凝,又沉吟片刻,忽然站起身来:“快,让各地立刻开始发动。”
管家一怔,忙小心地提醒道:“老爷,可西北那几个省还没布置好……”
“他们很可能已经察觉了什么,不能再拖了。”
奥尔良公爵焦躁地来回踱了几步,又吩咐道:“准备一下,咱们也离开巴黎。去通知莫诺,让他也赶紧走。
“哦,还有,给军方的那些钱就直接用巴黎贴现银行的汇票,来不及从英国那边走了。”
随着法储行的“央行”地位逐渐确立,已开始对法国各大银行进行必要的监管,他许诺给军方的“经费”数额巨大,很容易就会被注意到。
他之前是准备从英国的银行转一遍手的,但眼下情况出现变化,很可能来不及了。
……
普罗旺斯省。
尼斯。
几名衣衫破旧的工匠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到最近的战略储备粮库,却发现这里已经围了近千人——他们都是被政府售粮点告知,储备粮库没有送来粮食,这才千里迢迢赶来询问情况的。
粮库的官吏不得不一遍遍重复着:“我们的粮食都被调往蒙彼利埃了,现在仓库里真的没有粮食。不过只要再过几天,格勒诺布尔的粮食就会运来……”
一名脸上有疤的高大男子立刻大声打断了他:“五天前你们就是这么说的,现在粮食在哪儿?”
他旁边的那人立刻接道:“政府一直都说有足够的粮食,要大家不必担心。看来,我们都被骗了!”
一名穿着单薄亚麻外套的枯瘦老者,拉着个十来岁的孩子,艰难地挤到粮库官吏面前,垂着头抚胸道:“老爷,城里的面包都卖到了22苏一磅,我们实在吃不起啊……求您发发善心,派点儿粮食吧。”
通常来说,尼斯的面包每磅不会超过10苏。这对于扣着每一苏工钱勉强过活的市民来说,就意味着会有超过半个月没钱购买食物。
【注1】兄弟会最早是一种行会组织,后来逐渐演变为社团。一般由具有相同利益或信仰的成员组成,甚至是为社交目的而建立。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帮助,也会在内部选举干部进行管理。在18世纪非常常见。
第233章 深渊
一名穿着单薄亚麻外套的枯瘦老者,拉着个面黄肌瘦的十来岁的孩子,艰难地挤到粮库官吏面前,垂着头,抚胸道:
“老爷,善良的老爷!城里的面包都卖到了22苏一磅了,我们实在吃不起啊……求您发发善心,派点儿粮食吧!不然,我们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通常来说,尼斯的面包每磅不会超过10苏。这对于抠着每一苏工钱勉强过活的市民来说,就意味着会有超过半个月没钱购买食物。
周围立刻响起了阵阵哀求声:
“请发放平价粮!国王陛下在告示里说过的……”
“孩子这两天就只吃了一顿饭,求您了!”
“老爷,城里很多面包店都没面粉了,大家都在指望储备粮……”
“看在天主的份上,可怜可怜我们吧……”
粮库官员只是无奈地说着敷衍的话。
人群中,一名脸上长了三颗痣的男人见状露出冷笑,向身旁的二十来人点头示意。为首那名脸上有疤的男子立刻大步冲向了粮库守卫,同时高喊:
“我们不能饿死,自己去取粮食!”
他的同伙立刻跟着喊了起来:
“我们有权得到面包!”
“没错,只是给家人和孩子拿些吃的,天主也会原谅我们的!”
“大家快动手啊!”
粮库外的饥民们闻言,却有些畏惧地不敢上前。
刀疤脸已悍然砸开了粮库围墙的大门,有守卫用枪指着他喝道:
“退回去!”
旁边就有人朝人群挥手大喊:
“快看!这些残暴的卫兵要开枪了!”
刀疤脸趁守卫愣神的一瞬,一把夺过了他的枪。其他几名守卫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稍一犹豫的工夫,便被刀疤脸的二十多个同伙围住。
有胆大的饥民见刀疤脸已冲进了粮库,立刻也跟着朝里面冲,后面则带动了更多的人。
仅仅十多分钟后,近千名饥民便如潮水般涌进了粮库,负责的官员见守卫都已被打得鼻青脸肿,当下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根本不敢出来。
很快,粮库里的饥民们拿出袋子装小麦,没带袋子的也不顾严寒,脱下外套兜粮食。
一个小时后,粮库里的两万多磅小麦便被一扫而空。
大多数饥民都按照每磅2苏6丹尼的“人民税”价格留下了自己取走的小麦的“货款”。
所谓的“人民税”是法国的一种“传统”。人们认为只要付了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就只能算是买卖而非抢劫。
粮库的主管官员待饥民们都散去,看着空荡荡的仓库如坠冰窟。
这里原本是用来供应尼斯市一周的粮食,而现在什么都没了。这也就意味着,很快城里的粮店、面包店就都得关门……
次日,在尼斯郊区的一栋木屋里,脸上有三颗痣的男人将80多枚银币数给刀疤脸。
后者立刻点头哈腰地将他恭维一番,然后又将钱分给了手下小弟。他正是尼斯最大的帮派“霍威尔”帮的头领。
而“三颗痣”则是奥尔良公爵豢养的一名间谍。他按照奥尔良公爵的指示,在一個月前来到了尼斯,以每人每天4里弗的天价,雇佣了“霍威尔”帮的人,和他一起煽动暴乱。
在蓄谋已久之后,他们昨天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发完了“工钱”,“三颗痣”立刻带帮派分子们来到储备粮库等候。
如他所料,很快就有听到昨天抢粮消息的市民前来想要碰碰运气,但无一例外地发现粮库已经被搬空了。
刀疤脸的人这时便会上前告诉他们,今天下午大家准备在城里“拿取”粮店和面包店的存粮。
等到下午三点多,尼斯城里已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随着刀疤脸带头冲进了城里最大的面包店,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癫狂——饿了很久的人,对粮食供应充满焦虑的人,纷纷砸开粮店和面包店的大门,尽可能地拿走粮食。
起初,人们还按照规矩留下“人民税”,等到后半段时,已经变成了单纯的抢劫。
至黄昏时分,城里的正常面包供应彻底崩溃。
没有抢到粮食的人注定明天早上会连一点儿面包渣都无法买到了。而这样的人在市民中占了大多数。
第二天,满目疮痍的“马克曼”面包店的门外挤满了绝望的市民——店老板和厨师早就跑了,店里什么都没有。人们虽然知道,但仍是习惯性地在这里徘徊。
就在他们陷入绝望之际,刀疤脸带着上千人从街口走过,人群中传出阵阵喊声:
“斯列尔特子爵家有很多粮食,我们去向他讨些吃的。”
“不想饿死的就快来吧!”
“城里已经没粮食了,不要犹豫了!”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