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14节
突尼斯东部,杰尔巴岛。
二十多艘帆船停靠在港口外,实在是这里的码头太小了——这里以前是巴巴里海盗的前哨站,并没怎么认真建设过,所以一次只能停系3艘船。
码头上,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人挤在一起,探头朝船上张望,并不时地发出焦急的催促声。
他们以前都是不可一世的突尼斯禁卫军,而现在,却都在为一个生存的名额翘首以盼。
那些船可以载他们去遥远的新西兰——那里有大量的耕地,可以让他们吃饱肚子。他们已经受够了待在这个破岛上挨饿了。
第277章 别人用枪炮拓殖,而我却用信息差
“都排好队,乱挤的直接丢进加贝斯湾!”
码头上,十多名骑马的突尼斯军团士兵用阿拉伯语,高声喊着。
三条连接着运输船的跳板前,双子贸易公司的医生检查着这些前突尼斯禁卫军,将身体健壮者放上船,其余的则毫不迟疑地赶走。
那些上了船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起码以后不会饿死了。而且按照突尼斯官方的承诺,只要他们在新西兰表现得好,一年之后还可以将一名家眷带去那里。
一名胡子拉碴,衣衫破烂的突尼斯禁卫军拉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士兵的带领下绕过人群,直接上了船,立刻引来大片羡慕的目光——那是一名铁匠,属于高端人才,所以可以立刻带全家登船。
不多时,三艘运输船便已经装满了人,缓缓驶出港口,另三艘空船随即停靠码头,继续装载苦力。
是的,从这一刻起,所谓的突尼斯禁卫军已经成了历史,往后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新西兰苦工。
第二天中午,满载5000名苦工的双子公司船队升帆起航,它们将绕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往遥远的新西兰岛。
……
南太平洋。
库克海峡。
双子公司武装商船“悠扬号”的船艏甲板上,马里昂·杜弗雷斯内遥望远方那宽阔而平坦的黑色沙滩,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之前,不论是法国还是俄国,都没怎么探索过这块名为新西兰的巨大岛屿——这可是跟英国差不多大的一块陆地——而王太子殿下却非常笃定地让他们在这附近寻找停靠的港口。
他起初极为担心,因为据从西班牙那边打听到的消息,英国探险家以前似乎是从岛的北侧登陆的。
他指挥船队沿着新西兰北岛的西海岸航行了三天,竟真的看到了殿下所说的良港。
嗯,约瑟夫也不知道卡菲亚港的具体位置,但他记得纪录片上提到过,这是最靠近新西兰牧场区的港口。
双子公司的五艘船在杜弗雷斯内的指挥下,缓缓停靠在一处“凹”字形的港湾里,而后放下小艇,从岸边两块高耸的巨石之间穿过,踏上了这个神秘的岛屿。
作为双子公司拓殖队的先导,此次前来的只有600多人。
起初,公司只招募到了不到300人的志愿者,毕竟南太平洋的这些岛屿都是出了名的荒凉,冒险家们都不大乐意来这儿找机会。
直到王太子殿下向教会表示,这岛上有十几万人口,而且绝对会接受天主教,情况才有了改观。
教会很快便组织了大批教士,自费随船队来到岛上拓殖,甚至他们的费用都是教会提供的——这年头,能找到个十几万人的传教目的地,那可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了。说不定这份功劳,就是自己以后竞争大主教的资本,所以各大教区为了竞争名额,几乎都要打破了头。
而且为了争取双子公司的支持,教会连这批教士的指挥权都交给了公司。
水手们很快在滩头搭起了简易营地,开始将船上的东西搬到了岸上。
而杜弗雷斯内这边则带着不足百人的探索小队,朝东面的岛屿腹地走去——对法兰西至关重要的新西兰殖民地建设,就从他们的脚下拉开了帷幕。
一行人走了一天半,在临近一处延绵曲折的丘陵时,忽而听到前方一棵巨大的潘多树上传来一阵高亢的吆喝声。
杜弗雷斯内想起王太子殿下的叮嘱,忙命令探索小队停下,而后示意翻译托尔曼上前。他们在来此之前,专门去了趟塔希提,在那儿雇佣了几名懂法语的当地人——那里很早就被西班牙殖民,懂法语的人虽少,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的。
托尔曼上前向树上那名褐色皮肤的壮汉善意地挥手,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对方又回复了几句之后,翻译转头对探险队指挥官道:“老爷,他们让我们把枪都放下。”
杜弗雷斯内不由得有些紧张,果然如王太子殿下所说,这些土著一点儿也不土,虽然几乎都光着身子,但却知道枪是危险品。
实际上,这也是历史上英国在新西兰殖民过程极为曲折的原因之一——早在100多年前,西班牙人就来到了新西兰,并和毛利人接触过,令后者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已远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了。
这就导致他们远比印第安人要难应付得多。他们见过火枪,种植了西班牙人带来的土豆和红薯,甚至红薯还成了他们的主粮之一。
杜弗雷斯内吩咐手下将武器都放在地上,而后带了两名助手,和翻译上前与那名毛利人接触。
他刚走出了十多步,周围的杂草和矮丘后面便突然冒出了几十名拿着石矛的毛利壮汉。
杜弗雷斯内示意队员们不要动,让翻译高声道:“我们是朋友,是来和你们做生意的。”
见为首的毛利人没有威胁的举动,他壮着胆子上前,按照王太子殿下的“新西兰指南”上所写的,将自己的鼻子朝那土著凑了过去。
后者显然愣了一下,但立刻便也向前探头,用鼻尖和他碰在一起,而后发出欢快的笑声。
周围的毛利战士跟着露出笑容,有几人还主动上前,和探索小队成员碰鼻子。
简单而有效的毛利传统礼节,立刻便令双方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傍晚时分,探索小队便在毛利战士的带领下,见到了这里的“哈普”——也就是毛利人的部落——的首领。
后者在接受了杜弗雷斯内一块柔软的羊毛毯礼物之后,欣喜地召集族人举行欢迎庆典,用烤肉、海鲜和红薯招待了他们。而探索队员们则严格按照“指南”上要求的和毛利人互动。
接着,杜弗雷斯内又在那名部落首领的带领下,跋涉了5天之后来到一处占地极为广阔的毛利村落,和泰努伊伊威的首领以及大祭司成功会面。
毛利人的“伊威”就相当于部落联盟,而泰努伊伊威则是新西兰北岛最大的部落联盟。
相比起几十年前被毛利人痛揍一顿,赶出了新西兰的荷兰人,和几十年后投入大量士兵和舰队都没搞定毛利人的英国人,杜弗雷斯内此行简直不能用顺利来形容了,完全是如有神助一般。
这就是信息差的恐怖威力!
第278章 共同富裕
杜弗雷斯内熟络地给泰努伊伊威首领图埃和大祭司玛特若送了些小礼物,毛利人的态度立刻热情起来。
双方在通过翻译进行了一番不太流畅的寒暄之后——塔希提人的语言和毛利人并不完全一样——杜弗雷斯内便直接向图埃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尊敬的首领,我来此是想代表法兰西国王陛下向您购买一些土地,至于用什么支付,您可以选择武器、衣物、家具甚至是技术。我保证您绝对会对这笔交易感到满意的。”
图埃和大祭司对视了一眼,微笑看向杜弗雷斯内:“你打算买多少土地?”
后者见对方似乎并不抗拒,心说王太子殿下还是高看这些人了,他们仍旧是无知的土著罢了。按照拓殖者常用的套路——就像当年西班牙人套路印第安人那样——用不值钱的小玩意就能换来大片土地。
他立刻答道:“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先期购买5万亩,而后视情况继续购入。”
翻译就“亩”这个单位和毛利首领沟通了半天,图埃却突然露出了冷笑,摇头道:“最多500亩,我们需要一些火枪。”
杜弗雷斯内顿时脸色一僵,忙道:“您这里有这么多没什么用处的土地,5万亩对您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500亩。”
“5万亩,我们可以提供您要的火枪。”
“500亩,没有其他可能!”
杜弗雷斯内哪儿知道,毛利人已经掌握了农耕,对耕地那是非常的看重,部落之间常会发生争夺土地的战争,又怎会轻易出卖土地?
实际上,几十年后的英国人也碰了同样的钉子,而后便不得不大费周章,派军队来“说服”倔强的毛利人。
杜弗雷斯内深吸了一口气,急忙回到了王太子给他的“剧本”上。
他露出人畜无害的微笑:“您可能误会了,我们需要的不是耕地,而是荒草地。”
图埃依旧不松口:“荒草地也不行。”
杜弗雷斯内无奈,只得祭出了撒手锏:“首领阁下,如果我购买的土地依旧属于您,我只是用它来养羊,并且这些土地仍由您的族人管理呢?”
“啊?”图埃有些没反应过来,试探问道,“那你还会提供给我火枪吗?”
“那是当然!”杜弗雷斯内向身后的助手示意,从他手里接过一支老式火绳枪,交给了毛利首领,“500支这种枪,以及配套的1万发枪弹和火药。加上500套亚麻外套、裙子还有300条毯子,交换您的5万亩荒草地。”
图埃又难以置信地确认了一遍:“土地不属于你,我的族人仍可以踏足那里?”
“完全正确!”
图埃乐了,这地跟没卖有啥区别?自己岂不是白赚了大批火枪和衣服、毯子!
杜弗雷斯内微笑道:“只是这5万亩地必须用来养羊。
“哦,您不用担心,羊我会提供的,只是需要您的族人帮忙养一下。”
“哦,您请放心,我会支付给您的族人足够的酬劳,不论是火枪,还是别的什么。
“而且这些羊也属于您。”
“什么?!”图埃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白给买地的东西不说,还白送羊!养羊竟然还给酬劳!!
杜弗雷斯内继续道:“当然,您不能随意宰杀这些羊,除非它们老到不能产毛。而且您的族人要认真照料它们,如果有羊死伤,则必须从他们的酬劳里扣除。
“而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产出的羊毛必须全部卖给法兰西。对,是卖,毕竟羊是您的。我们会拿出相应的物资来换羊毛。”
这就是约瑟夫的新西兰战略。
在法国海军完全打不过英国的情况下,想在太平洋搞一块稳定的殖民地,而面对的又是见过世面,战斗力爆表,还非常团结的毛利人,就只能用一种策略。
那就是分给毛利人利益!
地还是你的,羊是你的,养羊的工钱我出,产出的羊毛,我出钱买。
这要是还有人拒绝,那他绝对是个傻子!
这就是后世那些肉联厂常用的模式,给农民提供猪仔,养大了我全部收购。只不过放在新西兰,不论是地价还是劳动力还是羊毛价格,都便宜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新西兰的自然条件,纵使土著人也能轻松地把羊养好。
一切完美!
同时,法国还和毛利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用付酬劳的方式武装了他们。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