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42节
而对面已几乎快要完成下一次填装了……
几番对射之后,普鲁士人的信心开始崩溃了——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射击速度竟然被奥地利人牢牢压制,这怎能不崩自信?
他们当然不知道,对面的“奥地利人”用的火帽枪比他们的燧发枪在装填时少三个步骤,而训练量更是超过他们数倍!
第323章 前往尼德兰的引路人
先进的武器加上极高的训练度,以及高昂的士气辅助,扮作奥地利人的近卫军团在射击这一块,必然会对普鲁士士兵取得非常显著的优势!
就这样,在后方高地上手持望远镜的比朔夫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名“奥地利人”将自己近1000人的步兵线列打崩了……
对方还是用纵队冲上来的,期间自己这边可是率先射击了两轮,却依旧抵挡不住那迅速而密集的火力。
很快,比朔夫的脸色就更加难看起来。
由于他之前太过自信,将第二队步兵线列压得太靠上,此时第一队溃退,一头便扎进了后队的队列中,冲得后队一阵混乱。
这个时代的线列步兵战术都不可能将所有士兵一把“梭哈”,排成一道步兵线列。而是分为数道阵线——通常会是三道阵线,每道步兵线列三排士兵,这是时下最稳的作战模式。而在优势局或者玩命的情况下,有可能减少为前后两道阵线,以求每道阵线里多塞一些士兵。
如此布置,是为了一旦前一道步兵线列出现意外时,后面一道线列就能立刻顶上去,而溃败的步兵可以在他们身后重新收拢整队。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步兵线列的一次崩溃——有时候某一名军官失恋,或是头天饮酒过度都会导致这种意外发生——而引发整场战役的溃败。
远处观战的阿尔特曼中校见比朔夫的团有顶不住的架势,慌忙命令后备队上去接应,心中暗自庆幸还留了后备队,并且派人向骑兵求助。
勒费弗尔也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近卫军团勇猛突击,将兵力超过自己的普鲁士步兵线列击溃的一幕,嘴角扬起了笑意。但他旋即又望向落在后面的雷奥军团,顿时暗暗摇头。
即使己方在百余步外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这些被布吕歇尔打怕了的奥地利人依旧缩头缩脑,没有上前扩大战果的样子。
就在近卫军团开始朝普鲁士人第二道步兵线列发出了两三轮齐射之后,勒费弗尔看到后面又有普鲁士步兵赶来增援。
他略做权衡之后,命令将凸前的近卫军团步兵召了回来。
他无法判断普鲁士人还有没有后备队,如果有的话,自己以劣势兵力太过深入,很有可能会被对方配合骑兵断后战术给包围了——己方的骑兵经过之前的疾袭,消耗了不少体力,很可能追不上敌军骑兵。
王太子殿下给他的命令是在这里坚持到明天中午。
在那之前,他绝不能损耗太多兵力。
而且普鲁士人的主力部队随时有可能出现,那将会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恶战,他必须随时做好准备。
阿尔特曼那边见“奥地利人”没有乘胜追击,当下也是松了口气,忙命令比朔夫退了回来,并收拢士兵布防,只远远盯着对面的坡地上的敌人。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后黄昏降临,双方各自收队宿营。
布吕歇尔收到了前方传回阿尔特曼进攻不利的消息,不禁大为疑惑,雷奥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能打了?
肯定是因为阿尔特曼太过轻敌,所以指挥失误!
他心中下了结论,准备回去狠狠训斥这位中校,而后皱眉看向天色,却只得暂时压下怒火,等待天亮。
与此同时,远在10公里外的近卫军团主力却仍借着最后一缕夕阳快步前行着。
由于他们一直身处普鲁士骠骑兵的侦察范围之外,布吕歇尔至今还未发现这一万多人的大军。
不过约瑟夫知道,继续向前的话,就随时可能会遇到普鲁士人。
直到天色彻底黑了下来,近卫军团才在一处平坦的林地附近露营,而约瑟夫则和参谋部的军官们点起了灯,在帐篷里一直讨论作战方案至深夜——由于前方有新情报送回了,战术必须做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参谋部指挥制度的优点之一,就算最高指挥官想偷懒,参谋们也会拖着他一起“加班”的。
“殿下,既然勒费弗尔取得了优势,”贝尔蒂埃看着地图上普鲁士人狭长的行军队列,提议道,“我们完全可以打得更激进些。”
他指向温塞勒镇东侧,“可以派一队骑兵袭击敌军后队,其余部队全部插入普鲁士军的腰部。
“虽然勒费弗尔军团的损失可能会比较大,但我相信他一定能阻断布吕歇尔向西的道路。我们就能与他完成对普鲁士主力的夹击!”
约瑟夫却是按下了他指向地图的手,微笑道:“将军阁下,我们完全不必急着将普鲁士军歼灭。
“甚至在布吕歇尔出现失误的情况下,我们还得主动放他离开。
“实际上,我已经派人和亨利·翁克取得了联系,他就是用来‘放水’的。”
亨利·翁克就是南尼德兰起义军的保守派领导人。眼下,他因为对南尼德兰未来道路的意见不同,而遭到自由派的范德诺特的排挤,现在几乎已经跌出了权力核心。
贝尔蒂埃没纠结“放水”这个词——王太子殿下常会蹦出一些怪词,他已经习惯了——非常诧异地看向约瑟夫问道:
“殿下,您为何要放普鲁士人走?是担心政治方面的影响吗?”
约瑟夫摆出一副神秘的表情,故意压低了声音:
“如果布吕歇尔军团没了,我们也就没有进入南尼德兰的理由了。他可是我们的‘引路人’啊。”
“啊?”
约瑟夫没再管总参谋长脸上的疑惑,转头招呼众参谋道: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夺回卢森堡,勒费弗尔军团的损失也要控制在最低。
“基于这个方向,大家再讨论一下作战部署的细节吧。”
“是,殿下。”
……
次日清晨,布吕歇尔亲自骑马穿梭于营地各处,催促士兵们尽快拔营出发,他现在非常担心比朔夫吃了败仗之后,会拦不住雷奥。
近一個小时,普鲁士军终于收起了帐篷,将马车赶到路上排列整齐,而后随着鼓声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布吕歇尔看了看还未完全升起的太阳,对这个速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三点左右,主力部队就能开始对雷奥发起攻击了。
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约瑟夫已经率近卫军团出发40多分钟了——没有帐篷,原地露天宿营的近卫军团几乎在天色能够视物的第一时间便开始行军,辎重车辆也只有不到普鲁士人的一半。
第324章 南尼德兰起义军的强大韧性
上午十点半,普鲁士南尼德兰方面指挥官布吕歇尔侯爵便接到了前锋传回的消息,他们已经和阿尔特曼军团汇合,并且看到了奥地利人的防线。
布吕歇尔心中暗喜,只要雷奥的这股奥地利军没逃掉,自己在卢森堡的战斗基本上就算结束了。
他正要下令对奥地利人展开全线进攻,就看到几名骠骑兵像疯了一样狂奔而来,离得老远便高声喊道:“报告!将军,南面半里多外出现大量敌军,数量不明,但至少有七八千人!”
布吕歇尔顿时皱眉,这是哪儿冒出来的敌人?自己可是将侦察兵散出了2里远,几乎已经到迪基希镇附近了,从未接到发现其他军队迹象的报告。
就算是防守迪基希的奥地利军,也不可能大半天工夫就走出这么远,突然顶到自己脸上啊!
2普里几乎相当于15公里远,这么大的的侦察范围,他已经做得足够谨慎了,只是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行军速度达到变态级的近卫军团。
另一名骠骑兵接道:“将军,从军装来看,那些应该是法国人。”
布吕歇尔只觉得一阵发懵,法国人?这怎么可能?
他前几天刚接到情报部门的报告,说法国人在凡尔登集结的部队是要开往西里西亚的,怎么毫无征兆地转到卢森堡来了?
他用力掰着手里的马鞭,心中狠狠道:情报部门的这些蠢货,回波兹坦之后一定要在国王陛下面前告他们一状!
然而,此时该死的法国人已经非常接近了,必须要做出应对才行。
布吕歇尔让侦察兵标出了发现法军的位置之后,脸色不禁有些难看——自己为了阻止雷奥逃跑,命令军队全速朝奥地利人那里赶去,导致士兵们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队形。
而法军出现的位置,恰好就是这条长线的正中间!
如果继续强攻雷奥的奥军,自己的腰部势必会遭到法国人的重击。虽然自己兵力占优,但如果前后军被截断,很容易被分别歼灭。
一旁的参谋低声道:“将军,目前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奥地利人……”
布吕歇尔瞪了他一眼,咬牙道:“绝不能让雷奥跑了!”
奥地利在卢森堡经营数十年之久,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力。如果雷奥和他在卢森堡-列日一带兜圈子,那么他前往西里西亚参战的时间将会一拖再拖。
他扫了眼地图上己方兵力的位置,忽而眼前一亮:“上帝保佑,尼德兰军此时恰好在法国人的正前方。”
他看向参谋:“他们可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
“传令,让巴克豪斯团配合阿尔特曼强攻奥地利军,下午两点之前必须结束战斗!”
“是,将军!”传令官立刻在一旁快速做着记录。
布吕歇尔用马鞭的根部点在地图上的一处山口地带:“让尼德兰军在这里布防,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法国人。”
他又指向目前的队尾:“迪特林德军团立刻转向南,尼德兰人最多只要坚持到下午3点,他们就能从西侧抵达法军的左翼。”
按照之前尼德兰起义军在他和奥地利维尔姆泽军的战斗中的表现,这些狂热的自由主义者韧性极强,尤其是他们之中的那些教士,可以在断了一只手的情况下继续在线列阵中坚持战斗十多分钟!
当时就是不到1万尼德兰军死死挡在奥地利主力面前,坚持了接近5个小时,直到布伦瑞克公爵完成了兵力调动,对奥地利人形成了合围,他们也没崩溃。
眼下,尼德兰军虽然只有5千人,但依托狭窄的地形,将7到8千法军拖住4个来小时,应该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而且,自己还会留下部分骑兵和炮兵支援他们,比上次的战况更为轻松。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如果阿尔特曼那边能迅速击溃奥地利人,那么还可以从东侧合围法军。
一旁的参谋建议道:“将军,我们是否要派出骑兵骚扰法国人,以拖慢他们前进的速度。”
布吕歇尔点头:“让希尔德带6个骑兵中队去进行袭扰。”
目前,普鲁士军的素质已远不如腓特烈大帝时代了,也就几乎全部由容克贵族组成的骑兵的战斗力还能看,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够左右普鲁士军的局势。
随后,布吕歇尔又对炮兵和主力龙骑兵做了部署,传令官将他的命令快速传达给各个部队。
原本排成一条狭长的行军队列的普鲁士军立刻做出了响应。
队列中间的5千尼德兰起义军在山口附近列阵阻击法军。前端的巴克豪斯军团继续前进,用最快的速度歼灭奥地利人。原本在后队的希尔德军团转向90度,直扑法军左翼。
同时,布吕歇尔将所有炮兵全部摆在了尼德兰军两侧的山坡上,谨防法军快速冲破防线。另有10個龙骑兵中队,也就是1500人左右,随时在法军右翼机动,等待时机进场。
可以说,他的这番部署在己方拥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几乎是教科书般的无懈可击。
只是,在普鲁士的军事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过法兰西皇家近卫军团这样的部队。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