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61节
参谋长看了眼怀表:“其他人原地休整,下午三点准时向根特出发。”
“是,将军!”
很快,四处收集补给品的连队赶着马车与近卫军团主力汇合。
与拿皇当年的做法不太一样的是,约瑟夫严格命令补给分队要向农民们付钱,而且还要比市场价略高一点儿。
当然,支付方式主要是法储行发行的银行券。经过近半年来的推广,这种纸币在法国国内的接受度已经相当高了。绝大多数人隔半个月才会将手里的大额纸币换成银币,或者存入银行。至于5里弗以下的“零钱”,基本上已经完全是纸币的市场了。
而在临近法国的南尼德兰,也出现了法国纸币的身影,只不过还不是很普及。
约瑟夫也正好借用“就地补给”的机会,扩大一下纸币的影响范围。
第358章 兜兜转转
约瑟夫深知这个时代底层民众的生活有多么艰难,如果拿走他们的粮食、牲口而不给钱的话,一家人很可能就全都得饿死。
而且就地补给比起从法国国内通过狭长的补给线运输,其实要省钱得多,毕竟运输成本和损耗都没了,再抠这点儿农民的活命钱就真的没必要了。
此外,付款购买补给品还能给南尼德兰人留下好印象,使以后的就地补给更加轻松。说不定就会有当地人为了赚那点儿差价,主动把物资送来近卫军团营地卖。
下午3点,近卫军团开始向西南方向机动,绕过了安托尔夫南侧,贴着布鲁塞尔的边界,直插根特省。
约瑟夫仍旧骑马走在行军队列的左侧,不时朝士兵们挥手示意以鼓舞士气,而士兵们则以兴奋地欢呼来回应他。
贝尔蒂埃催马跟了上来,向他微微欠身道:“殿下,马松少校那边送来消息,因为汉诺威军队形比较紧凑,所以他并未选择发起攻击。”
约瑟夫点头:“他做得很对。打穿插战术的重点不是见到机会就占便宜,而是要优先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完整地切割敌军阵型。”
马松的营加上两个连的士兵,总共不到一千人作为机动力量,就在汉诺威大军的附近活动。
约瑟夫给他的命令是,在敌军被牵制而出现混乱时,实施穿插作战,进一步搅乱敌人的阵型。
眼下近卫军团能独当一面的军官还是太少,勒费弗尔被留在了雷奥那儿帮忙,剩下的就只有贝尔蒂埃了。而像是达武、拿破仑等人,现在还都比较稚嫩,此外他们的军衔也不足以独自率领一支军团。
至于这个马松,在之前配合翁克演习的行动中表现得相当机灵,于是就成了唯一的机动部队。
如果拿皇等人能堪大用,或者将诸如马塞纳、莫罗、拉纳之类的猛将收入麾下,约瑟夫肯定能让汉诺威军被穿插成筛子。
“人才永远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啊……”约瑟夫暗自叹了一口气。不过他也知道,军队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说起来,近卫军团的成长速度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
相信如果这次能在南尼德兰取得比较辉煌的胜利,近卫军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从而迎来下一波井喷。
行军队列的中后部,拿破仑又拉着团长请教起来:“所以,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根特?”
他没等杜蒙上校说什么,立刻便反应过来:“不对,根特根本没有能够调动敌军的目标……”
杜蒙上校微笑道:“没错,那里只有8千多名南尼德兰叛军。”
“那是叛军的主力。”拿破仑忽然眼前一亮,“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根特,而是布鲁塞尔!”
杜蒙上校顿时吃惊地看向年轻的少校。当时他在参谋部开会时,压根没想到根特和布鲁塞尔之间有什么联系,直到王太子殿下说了出来,他才恍然大悟。
而这个布宛纳巴却只用了几秒钟就搞明白了!
他有些不甘心地追问:“哦?您为什么会有这個推断?”
拿破仑语速极快地答道:“很简单,如果根特的叛军主力被消灭,那么布鲁塞尔就是一颗随时可以摘下的苹果。叛军议会甚至会直接向我们投降。”
“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攻击布鲁塞尔?”杜蒙上校继续问道。
“那样会令我军陷入险境。如果汉诺威军快速回援,而根特的叛军主力也同时前往布鲁塞尔,很可能会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
他不顾团长惊讶的目光,接道:“就算敌人没有良好的协调,我们对布鲁塞尔的进攻很可能会令叛乱者的议会逃往根特。那样我们就算占领了那座城市,也得不到什么战略优势,那毕竟只是深入敌后的一座孤城。”
杜蒙上校差点儿失口喊出“全对”。
他平复了一下情绪,干咳了一声:“您真是年轻有为啊,或许用不了几年,这个团就要交到你手里了。”
拿破仑只是简单回应了一句“感谢您的称赞”,心中却对提出这一系列战术的那个年轻王太子充满了敬佩。他还不到16岁,只在巴黎警校学过军事理论,却有着这般不可思议的指挥能力!
如果科西嘉有这样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建国的路上必将会一帆风顺。他在心中默念着。
布鲁塞尔以东。
卡尔二世向西远眺,眉头紧皱在一起。
荷兰指挥官布隆克霍斯特将军看着手里的情报,纳闷道:“法国人只在安托尔夫附近转了一圈就走了?向西?他们这是要去哪儿?”
“根特。”卡尔二世吐出了一个单词,而后极不情愿地召来传令官,“命令全军立刻转向西。
“传令,加速行军,不必要的辎重都留给后队!速度,我要速度!”
“是,元帅!”
布隆克霍斯特迟疑道:“元帅阁下,如果法国人要去根特的话,我们完全不必理会他们。”
“然后呢?”卡尔二世嗓音低沉道,“威特的军队根本不是法国人的对手。”
他还清楚记得,先前威特的5千大军被一个多团,也就不到2千法军包围,差点儿被歼灭。
“如果南尼德兰军主力没了,布鲁塞尔的那些人立刻就会投降!”
布隆克霍斯特一滞,立刻想明白了里面的联系,忙也吩咐荷兰军火速转向。
另一边,根特的南尼德兰起义军也得到了消息,开始紧张地准备防御阵地。
然而,就在汉诺威军朝西北方向走了三天,眼看就要抵达根特之际,卡尔二世突然又得到骠骑兵报告,说法军再次转向,朝东南方向而去。
卡尔二世忙展开地图,在上面标注了法军的动向,而后就愕然发现,自己为了追击法国人,导致过于向北,此时汉诺威军和法军距离烈日的距离已经相差无几了。
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法国人兜兜转转,真正的目标是列日的普鲁士军!
他慌忙下令,立刻前往列日增援。
而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因为连续多日高速行军,兵员素质更好一些的汉诺威军已经将荷兰人甩开了七八公里。
第359章 崩溃的卡尔二世
“请您转告翁克先生,法兰西依旧坚定地支持南尼德兰建国。”约瑟夫微笑看着对弗洛特子爵示意,“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我军的确正在追击荷兰人的军队。
“哦,还有,感谢您带来的燕麦,以及珍贵的情报。”
“能为您和您的大军效劳,是我的荣幸。”弗洛特子爵又满面红光地说了些恭维的话,便躬身退出了军帐,压根没怀疑为何法军会跑来根特追击荷军。
是的,他刚才带来了十几车的燕麦。这是极为珍贵的战马饲料,以及汉诺威军在布鲁塞尔附近转头南下的消息。
他作为一名生在兹韦弗海姆,从小说法语,一生向往法式生活的南尼德兰人,一直盼着瓦隆区能并入法国。那样他就能成为一名地道的法国人了。
所以在得知法国大军就在附近——那是他的农奴想用法国纸币偿还他的债务时告诉他的——便立刻亲自带着燕麦和葡萄酒,赶来“拥军”。
当然,对于这种土豪,约瑟夫并没有支付“货款”。相信弗洛特子爵也不差这一两万里弗。
有了这批燕麦,近卫军团就能减少就地补给的时间,令行军速度又加快了几分。
实际上,自从来到南尼德兰南部,类似的“天降补给”就源源不断,甚至葡萄酒多得已经无法携带了。
待南尼德兰贵族离去,贝尔蒂埃立刻看向王太子:“殿下,如果这位先生带来的情报无误,那么我们就要寄希望于马松少校有所行动了。”
他来到桌上的地图前,指着布鲁塞尔南部:“吉亚利镇至滑铁卢镇都有敌军的行踪,这说明他们的行军队列至少有6公里长。”
一旁的军团参谋立刻接道:“这或许是我们发起进攻的好机会!”
约瑟夫也看向了地图,却是有些犹豫,骠骑兵还未送回敌军的具体情况,而且自己距离汉诺威军有些远,立刻赶去决战的话,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忽然用手点了点地图上的安托尔夫,微笑道:“我们再回去一趟!”
……
布鲁塞尔东部,马松少校一把拉住前来汇报敌情的骠骑兵,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你确定?荷兰人还在滑铁卢附近?”
“是的,营长大人,我亲眼看到了荷兰人的大炮,以及大量帐篷。”
旁边的骠骑兵补充道:“我们还听到镇上的鞋匠说,他们昨天下午仍在荷军营地里做生意。而那时汉诺威军已经动身南下了。”
“太好了!”马松用力握了握腰间的剑柄,荷兰军和汉诺威军之间至少有半天路程的空隙,这正是实施王太子殿下所说的“穿插”战术的好机会。
他朝传令官抬手一挥:“命令全军立刻急行军赶往向滑铁卢!”
“是,营长大人!”
小半天后。
布隆克霍斯特将军看了眼身侧没精打采的行军队列,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任谁在不到一周之内,来回折返三趟,都会心生烦闷的。
他正打算演讲一番鼓舞士气,便看到几名骠骑兵神色慌张地疾驰而来,离得老远便高声喊道:“报告!将军,东北侧发现敌人,距离只有不到3公里了!”
布隆克霍斯特皱起了眉。他知道,一直有一队法军在他们附近晃悠,卡尔二世元帅还曾派骑兵前去驱赶。不过那些法国人始终离他们很远,似乎只是负责侦察而已,所以他们也就没怎么在意了。
他对骠骑兵道:“是之前那队法军吗?”
“似乎就是他们。”骠骑兵点头,忙又补充道,“不过这次人数比较多,应该有上千人。”
布隆克霍斯特顿觉如同吃了苍蝇般难受。上千敌军肯定不能不理会,但自己的行军速度原本就有些慢了,这么一折腾,恐怕会落下卡尔二世更远。
他没好气地吩咐参谋:“全军停止前进,在镇南面的开阔地列阵迎敌!”
“是,将军!”
法军的速度比布隆克霍斯特料想得要快很多。不到1个小时,法军的散兵便开始冲击荷兰人的辎重车队。
他立刻调动步兵线列,向西侧挤压法军的空间,但后者却压根不恋战,趁乱对荷军前锋发起一拨反击,打死了六七十个人之后,便头也不回地朝西南方向遁去。
布隆克霍斯特起初还担心法军有埋伏,严阵以待地等了几个小时,才终于确定敌人是真的走了。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