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13节

  他这绝对不是谦虚。

  他的能力在近几任财政大臣之中只能算是中等,如果不是王太子殿下奇招频出,别说财政盈余了,这两年间他有无数次都可能因债务危机而下台。

  众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望向约瑟夫,那眼神分明在说——确实如此。

  约瑟夫则是微笑道:“法国财政永远是在您手上实现的盈余,布里安大主教,任何人也不会忽视您的巨大付出。祝贺您,也祝贺法兰西!”

  他也不吝于捧一捧布里安,毕竟是老部下了,后者对他也算忠心耿耿。

  众人立刻跟着一起高呼“祝贺法兰西”,“祝贺布里安大主教”,接着又对约瑟夫奉上一番盛赞,好半天才重新坐了下来。

  布里安继续道:“今年我国的债务总额将降低至19亿8千万法郎。

  “如果债务替换方案执行顺利的话,今年的固定利息支出可降至8千4百万法郎。”

  他说的“替换方案”就是通过出售低息国债筹集资金,用来回购以前的高息贷款,进行高低替换。但这得有个前提,就是民间对于法国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才能将国债利率压低。

  而布里安显然觉得国债的销量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他已经看过了去年的工业和农业报告。

  众人再次欢呼鼓掌。虽然法国的债务总额仍是极高,但就这个利息而言,已经接近于健康范围了——如果保持这个势头,最多四五年之后,法国就能彻底走出债务阴影!

  然而相较于其他人的欢欣鼓舞,约瑟夫却显得比较冷静。

  他很清楚,去年的高额财政盈余只是特殊情况,以后将很难复现。

  一是年初处理了大量包税人,对他们的财产进行了罚没,这一项就是几千万法郎的进账。

  其实,之后由于税务局不够熟练,税收方面甚至还出现过下降,直到开始推行增值税制,情况才得以改善。

  二是“特殊贸易”的蓬勃兴起,仅仅4个月左右,就为财政贡献了上千万法郎。

第611章 蛋糕与矛盾

  而且得益于走私贸易的销量,法国各地的工厂产量大幅上涨,令税收额也跟着提高了一大块。

  但约瑟夫也知道,走私生意肯定不能长久。目前,也就是钻了英国还未重视的空子,一旦英国人反应过来,在其舰队的严查加上封锁之下,走私额肯定会迅速降低。

  约瑟夫估计“特殊贸易”的红利最多也就能再维持一年。没有强大的海军支持,在海上还是玩不过英国啊。

  当然,目前法国已完成了税制改革,取消了地方税以及大部分过路费,工商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所以就算少了这两项“非正常收入”,今年的财政至少也能保证不会出现赤字。

  提起税制改革,约瑟夫顿时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这两年来在法国进行了大量非常激进的改革。他可不会天真地以为改革只要能推行下去,就算大功告成了。

  这一切只是刚开始而已!

  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大量的利益重新分配。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因改革获利的同时,也会有不少人,甚至是某个阶层失去了既得利益。

  这些人可不会轻易认命。

  他们虽然在王权的压力之下,暂时蛰伏起来,舔舐伤口,但只要出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跳出来搞事情。

  就如包税人群体。虽然大包税人都被砍了脑袋,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上千名依附他们吃饭的手下,甚至更多。

  这些人在大包税人倒台之后,生活必然大不如从前,心中肯定对法国政府极为不满,只是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与之类似的还有旧贵族集团、旧军事集团,甚至旧警察队伍。

  也就法国目前的发展势头还不错,这些人能享受到发展红利,也就将矛盾掩盖了下来。

  一旦发展势头减缓,各种矛盾立刻就会集中爆发。

  到那时,就算能用军队强压下来,法国也会遭到巨大的破坏。如果再有外国势力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约瑟夫耳中充斥着大臣们的欢呼,心中却陷入了沉思:

  所以,必须保持法国的高速发展,将蛋糕不断做大,用分蛋糕的诱惑抵消各种势力的不满。

  这个局面只要能持续十来年,法国就会重构筑起新的利益平衡。

  届时,就算有人还想翻旧账,不用自己出手,其他人也会为了自身权益将他们按下去。

  而所谓的“做大蛋糕”,无非两条路——对内发展和对外扩张……

  布里安完成了报告之后,产业大臣米拉波站起身来,同样难掩笑意:“去年,我国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整体规模扩大了76%!”

  这个数字听起来极为惊人,但放在工业革命初期却是有可能做到的。

  要知道,目前法国还是个农业国,工业存量非常低,所以随便建一些工厂,就能使工业规模大幅增长。

  不过,法国的工业规模能有这么迅猛地增长,部分原因是当初为了生产订单骗局的商品,而进行了疯狂扩产。

  之后,又有“特殊贸易”将这些产能利用了起来,才令增长率变得这么夸张。

  米拉波随即兴高采烈地介绍起了自己去年的成绩——

  机械产业增长110%……

  钢铁产业增长72%……

  煤炭产业增长265%……

  化工产业增长175%……

  酿酒业增长12%……

  造纸业……

  家具制造业……

  制药业……

  这其中,煤炭产业的恐怖增长率主要是源于煤气路灯的应用。

  仅巴黎的蒸馏车间,每天就要用掉过去整个大巴黎区,也就是包括凡尔赛宫和周边城镇12天的耗煤量!

  这么惊人的需求量极大地刺激了法国煤炭产业的发展。

  如今从南锡煤矿直达巴黎的木轨道已经修通。蒸汽机将矿井里的煤提上来之后,连车厢都不用换,就能直接运往巴黎。

  同时,因为运往巴黎的煤炭数量巨大,使运费大为降低,煤价也跟着下降。

  很多以前烧木头的家庭开始选择烧煤,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煤炭业。

  目前,南尼德兰瓦隆区的煤矿还未放开了采,等到里昂、兰斯等城市也架设了煤气路灯,瓦隆区的煤也将源源不断涌入法国各地。

  届时,法国的煤炭产业规模很可能会一举超过英国。

  至于另一个惊人的工业增长点——化工产业,主要是法国第一座使用“皇家制碱法”生产纯碱的工厂已正式投入使用,能够日产纯碱2000公斤。同时成本非常低廉,仅有原先的制碱法的三分之一。

  目前,法国以市场价的70%销售纯碱,几乎已经垄断了整个欧陆的纯碱市场,其中也包括英国。

  虽然因为各国的工业都不怎么发达,导致纯碱的需求量不算太多,但也有每年几百万法郎的收益。

  而且得益于纯碱的价格下降,法国的肥皂、造纸、染料、药品等产品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迅速提升。

  尤其是和法国有贸易协议的南德意志区,上述产品至少占据了其七成的市场!

  这些国家当初在签署协议时,是怎么也没想到,法国连肥皂都会搞倾销,所以对此类产品并没有设置保护性关税。

  在王后带头对米拉波表示祝贺之后,农业大臣韦尼奥便急不可待地开始了讲述:

  “瓦卢瓦的甜菜制糖工厂在去年底投产,当月产出8万磅的白糖。按照目前的种植规模,以及炼糖厂的建设情况,今年应该能达到每月60万磅的产量!”

  60万磅虽然不多,还不到圣多明戈那边一周的产量,但能在欧陆制糖,这将对整个糖类贸易格局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韦尼奥随后又兴奋地介绍了法国的肥料生产,以及突尼斯等地的橄榄种植情况。

  目前,法国已在马赛和巴黎等地建起了4座“石肥”粉碎厂,用来将瑙鲁和突尼斯等地运来的磷酸盐矿石,粉碎并碾磨,而后由农业服务咨询公司,分售给农民。

  相较于农民将“石肥”直接泡水使用,经过粉碎处理的磷酸盐矿不易流失,肥力要高出30%以上。

第612章 法兰西的成就

  经过这两年的大力推广,“石肥”,也就是磷酸盐肥料已被法国农民广泛接受。

  毕竟这东西是真能让小麦产量提高10%以上,价钱也不算贵——磷酸盐矿在产地那就是石头,基本不要钱,所有的成本都是在运输环节产生的,所以非常便宜。

  此外,在农业服务咨询公司和教会大力推广下,法国农民几乎家家都搞了新型堆肥。

  磷酸盐肥加上堆肥,令法国去年的小麦和土豆的产量较前年增长了14%左右。这还是因为有不少土地改种了甜菜,否则还会更高。

  同时,土地肥力也有了明显改善,休耕周期从三年拉长到了四年。

  不过,韦尼奥似乎觉得这个增长率比起米拉波那惊人的工业数据有些不够看,于是只是简单几句话带过而已。

  实际上,在法国农民拥有了赎买土地的权利之后,他们改良种植技术的意愿比以前大为提高,各种新型农具、肥料在在农业服务咨询公司的帮助下迅速铺开。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各种天灾,屡次面临大饥荒威胁之后,目前法国的农业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

  韦尼奥随即说起了突尼斯的橄榄种植园。

  其实,法国很久以前就开始从突尼斯进口过橄榄油,但由于数量有限,所以法国人更多的还是用黄油或葵花籽油来烹饪。

  不过,韦尼奥这个农业大臣还是很勤政的,他在去年年初在突尼斯推广堆肥法的时候,意外地注意到了那里的橄榄。

  突尼斯绝对是橄榄的天堂,植株生长迅速,几乎没什么病虫害,产量非常高。

  然而,这里的橄榄树几乎无人打理,跟灌木杂草长在一起,甚至放任猴子和鸟类啃食成熟的果子。

首节 上一节 413/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