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23节
只是这一切等要等法国社会各层面再稳定一些才能开始动手。
……
巴伐利亚。
慕尼黑。
“老伯兰特铁器工坊”里没有传出以往叮叮当当的声响,工坊主瓦尔特·伯兰特站在大门前,脸色阴郁地望着街对面拥挤的人群。
那里正奏响欢快的乐曲,不时地便有彩带从人们头顶飘过,显得非常热闹。
伯兰特知道,那里正在举行慕尼黑首座“法兰西百货商场”的开业庆典活动。
“该死的法国人!呸!”
他恨恨地咒骂着,用力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自从一年前起,街对面便已成为法国商队的集中销售地。几乎每半个月就会有法国商队带着大量法国货,在那里摆摊售卖。
每到那时,慕尼黑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会蜂拥而至,像是不要钱一般将那些商品一扫而空。
伯兰特承认,那些法国货无论是铁器、酒类、机械制品、家具、化妆品还是纸张等等,尽皆质量上乘,价格便宜,就连卖货的商贩的吆喝都别具一格,非常能刺激人们掏钱的欲望。
然而,自从那些法国商队开始定期出现之后,他的工坊的生意就开始每况愈下。
他这里制造的农具、厨具、刀剪、货架之类的物品,法国商队几乎都有销售,而且法国货所使用的铁的质量要比自己从巴伐利亚炼铁厂买来的要好很多,价格也要便宜一些。
这就导致除了个别急需使用的物件,人们都会选择等法国商队来了再买。
实际上,就连伯兰特自己家里,也已经充满了各种法国货——摆着法国合成板家具,用着法国香皂,喝着法国葡萄酒……
但他的工坊却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他上周刚遣散了两名学徒,勉强能达到收支平衡。然而,很快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情况——街对面的法兰西百货商场建成了。
他之前去维也纳时见过那里的法兰西百货商场,里面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两名漂亮的女售货员和一名男性开票员。
柜台的玻璃后面则摆放着各类法国商品,并标明价格。
售货员会用好听的声音向顾客介绍商品。在顾客选定要买的东西之后,还会用精致的纸盒,将其包装起来。
旁边的开票员在收钱之后,会提供售卖凭证。商品在保质期内出了问题,商场还会免费维修。
伯兰特听说就连那些漂亮的包装纸盒,都成了维也纳市民的收藏品。
每到星期日,那座百货商场外面都会排起长队,要很久才能进去。就算那里的商品略贵一些,人们也更愿意在那儿购买。
伯兰特知道,这样的商场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街对面。
以后他的工坊将更加无人光顾,他恐怕要面临破产了……
百货商场自然是约瑟夫按照后世的模式照搬过来的。他原本是打算搞超市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最后还是选择了商场模式。反正工人的工钱低,尤其是女售货员,只需男性一半的工钱就能招到人,所以成本倒也没增加多少。
而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原本是在工业革命成熟期,也就是184x年前后才出现的。约瑟夫令其提前了半个世纪出现在人们面前。
比起这个时代常见的单一经营的店铺,以及不起眼的杂货铺,法兰西百货商场首先就是装修漂亮,内部宽敞,就算不买东西,进来闲逛一圈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个时代的城市里,除了公园、酒馆、咖啡馆之外,平时还真没什么可以去的地方。
同时,百货商场里的商品也非常齐全,大多是质量上乘的法国货,也有部分其他国家的商品,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一应俱全。而且得益于《莱茵-塞纳河条约》限定的低关税,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平易近人。
加上售货员亲切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售后保障,法兰西百货商场无论在哪儿出现,都能迅速占领当地的零售市场。
此外,这些百货商场里竟然还有美食区和儿童游乐区,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近一年半以来,南德意志地区的主要大城市基本上都建起了百货商场。由商队进行补货,源源不断地将法国商品,销往德意志各地。
街对面的奏乐声停住,在一阵急促的鼓声过后,围观的人群开始疯狂地涌入百货商场——那里正式开业了。
伯兰特正透过商场的玻璃窗,冷冰冰地盯着那里抢购的场景,忽有一辆马车停在了他的身旁。
车上的方脸男子从车窗探出头来,对他挥手示意:
“瓦尔特,快去维斯根街集合。1小时后开始行动。哦,记得带上稻草人和标语。”
伯兰特用力点头,转身招呼自己的两个儿子,拿起早已备好的东西,一言不发地朝维斯根街赶去。
第627章 贸易纠纷
慕尼黑维斯根街已经聚集了四五百人,大多是慕尼黑的工坊主、工匠以及工人,也有少量的商铺老板。
他们高举着“让法国货滚出去”、“提高关税”之类的木牌,以及写着“卡耶坦·迪特里希”的稻草人。
迪特里希正是代表巴伐利亚签署《莱茵-塞纳河条约》的外交官员。
伯兰特和儿子们加入了队伍,和周围的人们一起高喊着抗议法国货的口号。
不多时,队伍前方响起一阵号声。慕尼黑商会高级理事加布里尔站在一辆马车顶上,用力挥手喊道:
“大家跟我去那座该死的商场!”
他是以个人身份前来的,但这么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如果没有慕尼黑商会的参与,根本就组织不起来。
人群爆发出一阵喊声,跟着加布里尔浩浩荡荡地朝法兰西百货商场涌去。
三辆黑色的马车从抗议队伍旁经过,中间那辆车的车窗突然打开。英国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勋爵探出头来,兴致盎然地打量着标语上的字。
正巧,伯兰特举着稻草人走了过来,他忙对其挥手问道:
“先生,请问你们这是在抗议什么?”
后者费了好大力气才听懂他的低地德语,粗着嗓子道:
“我们的铺子要破产了,老爷。那些该死的官员,为了讨好法国人,将关税定得极低。人们都去买法国货。我们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了。”
他倒是忘了,在《莱茵-塞纳河条约》刚签署的时候,他们这些工坊主还为了能进入广阔的法国市场而搞了庆祝活动。
他说着,便加快脚步去追赶大部队。
格伦维尔则想起了不久前维也纳也发生过类似的抗议活动,当即吩咐车夫跟上抗议的队伍。
法兰西百货商场前,伯兰特等人点燃了稻草扎成的“迪特里希”,挥舞着木牌,大声咒骂着。很快,他们便和前来商场购物的顾客发生了争执,甚至有人打了起来。
半小时后,警察和军队先后赶到,吹着哨子,将示威的工坊主们驱散,并抓了几个闹得最凶的人。
马车上,格伦维尔勋爵的助手看着刚才和他们搭话的中年人被两名警察押走,摇头道:
“这些可怜的家伙,竟然以为仅凭几百人就能影响贸易格局。”
格伦维尔却是饶有兴趣地看着百货商场外的一片狼藉,抚摸着手杖道:
“凯文,这只是一个城市而已。
“整个巴伐利亚恐怕有数千名这样的抗议者。而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在奥地利、符腾堡、萨尔茨堡等地,同样有大量对低关税不满的人。”
凯文耸了耸肩:“是的,勋爵大人,所以他们会令各地的军队忙碌一阵。”
格伦维尔关上车窗,微笑看向助手:“凯文,你要考虑到,他们的怒气都是出自于同样的原因,那就是法国货抢了他们的生意。”
“您的意思是?”
“如果能把这些人联合起来,那将是一股极为惊人的力量。而且,目标是法国。”
格伦维尔靠在了椅背上,吩咐助手道:
“凯文,我们先不去南尼德兰了。你帮我约见帕彭海姆和迪特里希,哦,还有慕尼黑商会会长。”
帕彭海姆是巴伐利亚外交大臣,而迪特里希则是贸易专员。
一周后。
美泉宫二楼的大厅里,奥地利内政大臣科布茨尔表情凝重地看着突然到访的格伦维尔,点头道:
“正如您刚才所说,我国的财政状况已不容乐观,去年新增债务超过了500万弗罗林。”
他面对普鲁士的盟友,已经在尽量隐瞒奥地利的债务情况了。实际上,去年奥地利新增债务近1千万弗罗林,债务总量超过1亿弗罗林。
科布茨尔继续道:“不过,皇帝陛下已批准了发行纸币的计划,这将极大改善我国的财政情况。希望贵国能在贸易方面支持我国的纸币……”
“纸币的确是非常有效的财政手段,”格伦维尔忙高声道,“不过,您或许更应该在意国家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否则赤字只会不断累积。”
“是的,我们的贸易收入是有一定的萎缩。”
“应该是较大幅度的萎缩。”格伦维尔不客气地纠正道。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大致掌握了奥地利近年来的贸易数据。
“同时,贵国的贸易支出则持续上涨。恕我直言,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奥地利的财政很快便将面临崩溃。”
科布茨尔闻言,欣喜道:“那么,您是要向我国提供贷款?”
旁边的新任外交大臣莱茵菲尔斯伯爵也是面露笑意:“或者我们可以促成一份新的贸易合作协议?”
格伦维尔摇头:“您误会了,我是想帮贵国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
“您应该注意到了,《莱茵-塞纳河条约》严重恶化了奥地利的贸易形势。
“大量法国商品涌入贵国。你们为此支付了大量金币。而你们的产品在法国并没有太大市场,甚至开始丧失南德意志市场。
“我认为,这项协议是非常不公平的。”
科布茨尔和莱茵菲尔斯伯爵对视一眼,都是沉默不语。
格伦维尔则继续蛊惑道:“贵国必须就关税比例,和法国重新进行谈判,才能扭转这一局面。”
科布茨尔当即摇头:“法奥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并不准备这么做。”
他顿了一下,又道:“您的建议只会激怒法国,甚至为我国引来战争。”
贸易纠纷是这个时代仅次于继承问题,引发战争的第二大因素。
“您无需担心。”格伦威尔勋爵却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国将全力声援贵国的贸易主张。”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