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67节
不过,这次特别会议倒是给法国甜菜制糖做了一次极好的免费广告。仅一周之后,巴黎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就暴涨35%。
连一年之后的蔗糖期货合约都快售罄了。
而法郎纸币也在一夜之间受到所有商人的追捧——比金银币易于携带,又可以随时用来购买紧俏的蔗糖,完全没理由不接受啊!
在商人们的影响下,普通民众也逐渐开始接受法郎……
凡尔赛宫。
王太子的书房里,约瑟夫听着巴伊汇报法兰克福的会议情况,却是微微皱眉。
他可以预料到,蔗糖涨价会对英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而英国目前想要解决这个危机,除非自己主动降低蔗糖出口价格,否则他们就只能依靠发起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了。
降价是肯定不能降的。
眼下正是法郎的快速爆发期,上个月法储行足足兑出去了上千万法郎的纸币,这些钱可都进了外国人手中,这就等于让他们认可了法郎的信用。
这个时候降低蔗糖价格,这不是自毁市场热度吗?
所以,估计英国人会加快发起战争的进程了。
反正这一仗是在所难免的。
毕竟,欧洲只能有一个霸主。
现在的霸主英国是绝不可能坐视法国挑战他的位置的。
而这次通过蔗糖赚到的巨大利益,也能令法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增加一分胜算。
待巴伊前脚刚走,贝尔蒂埃后脚就来了。
约瑟夫笑着向总参谋长招呼道:“正好想跟您说说加速备战的事情。哦,您来这是有什么事儿吗?”
“殿下,您上次吩咐我尝试将‘船主通讯模式’用于军队指挥的事情。”贝尔蒂埃说着向身后示意,“其实之前这位克洛德·沙普先生就已向总参谋部提交过类似的发明,而且功能更为先进。”
第691章 王太子一直站在巨人肩膀上
“沙普先生?”
约瑟夫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听过,遂看向那名显得非常紧张的年轻人:
“已经有了成熟的设备?那真是太好了。”
沙普忙上前恭敬行礼:
“很荣幸能见到您,尊敬的王太子殿下。我的确是设计了一种信件传递装置。”
约瑟夫微笑点头:“您能向我展示一下吗?”
“当然,当然可以。”
沙普忙诚惶诚恐地取出一卷硕大的图纸,在桌上展开:
“殿下,您看,就是这个。我称之为‘远程书写’。”
沙普指向图纸上如同水塔一样的东西,介绍道:
“设备的主体建在一座高塔上。啊,它看起来有点像巨大的晾衣架,但实际上它是个可以转动的横梁,两端各有一个摆臂。”
约瑟夫这才注意到,“水塔”顶端有个像是天线的T形装置。
沙普说着,开始兴奋起来:
“两个摆臂能转成不同的角度,相互配合之下,可以做出90多种姿势。
“如果我们用每一种姿势对应一个字母,连起来就可以形成任何一段话。
“而在数公里外,会建有另一座信号塔。有信号员在上面,用望远镜观察前一座塔上的摆臂的姿势,并将其记录下来,翻译成字母。
“然后这座信号塔就可以将信件内容继续传递下去。
“我们只需每隔10公里建一座信号塔——我之前做过大量实验,这个距离完全能看清楚摆臂的动作——就能够快速将信件内容传到很远的地方。”
他满怀期望地看向王太子:
“殿下,我认为,这比用马匹传递信件要快数十倍!”
约瑟夫听到“比马匹快数十倍”,忽然想起好像在史料上看到过,拿破仑曾让人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光学传讯机制。结果他在滑铁卢战败之后,消息只用了不到两天就传回了巴黎,顿时引发混乱,令拿皇失去了返回巴黎稳定政局的可能。
看来,应该就是这位沙普先生的发明了。
约瑟夫立刻问道:
“有没有建成的信号塔?我想看看效果。”
贝尔蒂埃有些尴尬地上前两步:
“殿下,由于修建信号塔的费用很高,总参谋部还在评估可用性……”
约瑟夫暗自叹了口气。这倒也不能怪总参谋部,不论在什么时代,接受新鲜事物都是个困难的过程,毕竟其中绝大部分可能都只是浪费资金而已。
不过他可以确定,沙普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这完全就是18世纪的电报系统。
尤其在战争方面,信息甚至比大炮还重要!
如果能在和英国的大战爆发之前,建起可用的远距离通讯系统,将会为法国带来巨大的军事优势。
约瑟夫看向沙普:
“建一座信号塔大概要多久?”
后者思索了一下,犹豫道:
“资金充裕的话,大概20天吧。”
“这么久吗?”约瑟夫微微皱眉。
他感觉这就是个两三层楼高的水塔,上面再搭个木头架子,一周应该就能搞定。
沙普有些为难地指着图纸上的摆臂道:
“殿下,信号架需要用到精密的滑轮系统和轴承,制作起来会比较麻烦。
“当然,等到开始大批量生产,速度就会快上很多。”
约瑟夫看向图纸,随口道:“一座信号塔的成本是多少?”
“大概两千法郎,殿下。”
约瑟夫不由得张了张嘴,这么贵?两千法郎快够在巴黎郊区买套房子了。
他旋即又注意到信号架上复杂的滑轮、摆臂系统,估计有一半成本都花在这上面了。
“等等,”他有些纳闷道,“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摆臂呢?”
沙普耐心解释道:
“殿下,我们需要传递26个字母,以及10个数字。而摆臂至少得转过45度,才能在远处清晰分辨出来。
“所以我们必须有可转动的横梁,加两个摆臂,这样才能凑齐所需的40多种姿势。您看,这边摆臂向上,这边向左,就是A。这边转下来,横梁斜45度,就是C……”
约瑟夫盯着图纸上的绞盘,又问道:
“这样摆出一个字母要多长时间?”
“熟练之后,大概5到8秒,殿下。”
摆臂足有3米多长,需要信号员将绞盘转动十几圈,才能带动摆臂转一圈。转两个摆臂加横梁必然很费时间。
约瑟夫皱了皱眉:
“这个完全可以简化成三根顶端能够伸缩的固定竖杆。用摩斯码的方式传递信号。”
“固定的竖杆?”沙普连连摇头,“那得要15根才行,每根伸缩状态各表示一个字母。
“对了,摩斯码是什么?”
约瑟夫想起来,摩斯码要到40多年后,才会发明出来。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道:“竖杆顶端伸出,表示‘横’,缩下去表示‘点’。以此类推,用不同的点、横组合表示不同的字母,比如这个组合就是A。”
沙普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的头脑非常灵活,立刻就意识到王太子殿下的方法可行。
使用三根竖杆,起落两次就能比出6个点或横。对于信号员来说,所进行的操作就是推拉手柄6次,这肯定比拼命转动绞盘要快得多。
而且这种方式只需三根中空的木杆,避免了任何滑轮和轴承,估计成本不会超过50法郎。
他顿时激动得连连点头:
“殿下,这,真是太神奇了!用如此简单的手段就解决了极复杂的问题……
“我怎么就没想到过……
“您简直是我所见过最伟大的发明家!”
约瑟夫有些汗颜,心说这都是摩尔斯先生的功劳,我就是照搬而已。
沙普几下卷起了自己的图纸:
“殿下,用您所说的‘摩斯码’模式,是这个名字吧?我估计一周左右,就能建好一座信号塔。”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