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638节
“目前叛军包围了乌得勒支要塞,将军请求议会尽快派遣援军,否则……他最多只能撑两个月。”
乌得勒支是阿姆斯特丹的南部门户,这里一旦失守,阿姆斯特丹便岌岌可危了。
施梅尔彭宁克的额角已经冒出了冷汗。
他这个首相从上任开始,就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今眼看连首都都要不保了——上一任首相高格尔因在向弗拉芒共和国投降之后,很快就被赶下了台。施梅尔彭宁克领导的“荷兰人民党”在选举中获胜。
然而,他刚一上任,荷兰前执政官威廉五世便召集旧贵族在海牙掀起了叛乱。
嗯,威廉五世自己的说法是“驱除叛乱者。”
这次贵族军队打着“收复被外国侵略军占领国土”的旗号,获得了不少支持,从而一路打得议会军节节败退。
施梅尔彭宁克下意识地看向“动员委员会”负责人瓦尔克纳尔:“我们还有多少能用来增援的士兵?”
后者低着头道:“大约,1千人,首相阁下。”
“这远远不够,”荷兰首相摇头,“立刻进行征召……”
他说到一半便顿住了。之前阿姆斯特丹已经进行过三轮征召,再征兵的话恐怕要激起民众暴乱了。
屋里沉默了一阵,财政部长戈格尔小心道:“如果能将丹德尔斯将军的部队调往乌得勒支,就有希望击败叛军。”
施梅尔彭宁克没好气地瞪向他:“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丹德尔斯军团在瓦尔河沿岸防备弗拉芒人入侵。后者一直在奈梅亨屯有重兵。
戈格尔接道:“或许,我们可以请法国帮忙。
“凡尔赛宫对弗拉芒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只要能得到他们保证,就不用担心弗拉芒人了……”
“求法国人?上帝,可我们不久前才和他们打过仗。”
“那是爱国者党干的。”戈格尔道,“而他们早就倒台了。我们总得试试才行。”
施梅尔彭宁克见其他人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长叹了一口气:“好吧,我会去巴黎的。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下怎样说服法国人。”
……
巴黎。
凡尔赛宫。
富歇有些生疏地在地图上做着标记,同时向约瑟夫汇报道:“殿下,据我们获得的最新消息,普鲁士军队正在大量向西里西亚集结。
“布雷斯劳要塞已增兵至4万人左右。
“北侧的格沃古夫也有超过3万军队。
“此外,波兹南地区开始征集粮食和马匹。
“可以确认,普鲁士人准备在利格尼茨附近发起一场战争。”
约瑟夫虽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只是点了点头:
“普鲁士现在的确需要战争来缓解国内的问题。不过我原以为他们会在威斯特伐利亚一带动手,没想到直接选择了西里西亚。”
富歇道:“威廉二世应该是认为奥地利受困于国内叛乱,会选择退缩。”
约瑟夫问道:“那么奥地利在利格尼茨有多少军队?”
“不超过6千人,殿下。”
约瑟夫微微皱眉。
6千守军面对7万普鲁士士兵,估计一周都撑不下来。
目前奥地利已经够虚弱的了,如果再在西里西亚吃一场败仗,难保不会彻底崩盘。
这并不符合法国的利益。
因为很可能会让半个多世纪后的普奥战争提前爆发。
历史上,那场战争之后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地区的唯一霸主,迅速整合了21个小邦国,夯实了德国统一的基础。
嗯,再之后就是普法战争。拿三饮恨下台,法国高速上升的势头被打断。
目前的欧洲局势来看,保持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略平衡才是法国最希望看到的。
两个巨头反复撕咬,法国趁乱拉拢德意志小邦国,直至民族觉醒浪潮过去,德国将再难完成大一统。
富歇说完了西里西亚的事情,便躬身告退了。
约瑟夫则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奥地利短时间内的确很难调动大量兵力,难道还要法国出兵帮他不成?
不说这会浪费大量军费,刚和奥地利进行过鏖战的法国士兵恐怕也会非常抵触。
这还真有点麻烦。
他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忽然又注意到地图上画的那些极不规范的军事符号,不禁摇头,这水平真的还不如自己。
富歇到底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军事情报方面难免会有不足。
而且随着法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情报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仅依靠情报局很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看来,应该在情报局之外再建一个专门负责军事情报的机构。
以后情报局专注于国内的事务,“军情局”则主要对外。就如后世美国的FBI和CIA的分工那样。
正好也可以兑现以前给秘密警察负责人罗贝尔伯爵的承诺了。这位还一直在等着能升格为独立情报部门的主官。
之后由情报局直接整合秘密警察——也借此将秘密警察部门里占绝大多数的废物淘汰掉。
罗贝尔伯爵担任“军情局”局长,不过以他的能力,也只能挂职而已。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还得选个副职。
说起“权责清晰”,约瑟夫又想到,目前法国的政府机构仍是百余年前“国王-大臣”的老一套,已无法胜任工业时代越来越复杂、精细的管理需要了。
就比如财政大臣,手底下一个助理,一大群书记官、秘书和顾问。
每个人具体的职能全凭大臣一句话,具体负责的工作大量交叉,却又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没人去管。
而后世的一个财政部下面,就有财政政策管理、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国际财经管理、会计管理,甚至保密及宣传部门。
职责划分清晰,管理科学高效。
眼下法国用一场战争打出了相对稳定的局势,王室威望也是空前的高,正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最佳时机。
第942章 行政改革
约瑟夫取出纸笔,回忆着前世各国的政府部门设置,开始在纸上规划起来。
总体来说,就是取消带有封建时代特色的“国王-大臣”制,改为近现代国家使用的“科层组织”行政体系。
他的笔在纸上快速移动着。
【行政体系改革概述:内阁不再设置大臣。由国王任命正、副内阁总理各一名,统一管理法国政府的日常事务。内阁总理只对国王负责。】
【内阁的核心部门为:
财政、外交、工业、农业、司法、商务、民政、警务、交通、战争,共十个大部。】
【每个部设正、副部长各一名,下辖多个具体职能的局,局下面设处,处下面设科。】
嗯,内阁的顶层架构的变化其实不大。
内阁大臣和大臣助理们换了个称呼,负责的还是以前那些事情。
多增加了一个交通部,是为即将来临的火车时代提前做好准备。
但各“部”下面的政府架构就比现在的法国政府机构科学太多了。
表面上看只是细分出很多部门,设置了具体的主管官员,但里面的细节学问可就大了。
【由正式行政文件,甚至是法律,来规定所有官员的责任和管辖范围。】
【官员需要为自己所担任的职务进行专业培训。】
【各级官员受雇于政府,并须遵守严格的纪律,办公室、办公物品,以及行政手段不得为私人所用。】
【行政功绩和个人能力将成为晋升的唯一标准(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资历)。】
【各级官员由政府发给固定薪金,退休之后将领取到退休金。】
嗯,这些在21世纪习以为常的制度,在距离马克斯韦伯出生还有80年的时代,绝对是最尖端的行政管理理念【注1】。
就比如第一条。在如今的法国,各行省的总督可以随便派个专员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
如果搞砸了,就临时找个倒霉鬼背锅。因为所有工作都没有规定具体的负责岗位。
但以后就不一样了。
岗位职责是正式文件确定下来的,谁担任这个职位,谁就得负责到底。同时你还得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任职。
而总督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到处换自己人拿权。
再比如“所有官员受雇于政府,不得公器私用”这条。
现在的法国有大量官吏其实只是高级官员的“私人随从”,政府都没有他们的名册。
这就让官员很容易将权力固化——你换了我就等于换掉一大批官吏,行政立刻就得瘫痪。
同时很多官员的办公室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别墅。
至于晋升和薪金之类的问题也和上一条同源。比如某个总督自己的私人雇员,自然是他自己负责升迁和发薪水。这在21世纪的政府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