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213节
在将一切安排好之后,李承乾带着杨怀贞和李一走出了行宫。
在离开扬州之前,李承乾想再看一看扬州的风景。
毕竟他这一辈子不一定有第二次机会来扬州了。
走在扬州的大街上,看着和他上次来截然不同的景象,李承乾的心中稍显安慰。
只见街边的小贩脸上带着笑容,大街上奔跑的孩童也不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脸上都是惊恐之色,而是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而周边的百姓脸上,也不似上次那样面色枯黄,而是隐约的脸色转好了起来。
这对于李承乾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为帝者,不只是要开疆拓土,威震天下。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境内的百姓吃饱穿暖。
这才是为帝者最成功的表现。
李承乾要的不是那些什么虚假的盛世。
而是要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时代。
一个独属于他李承乾的时代!
在李承乾来到府学的时候,竟然听到里面传来了争吵的声音。
李承乾疑惑的率先走了进去。
刚走进来,李承乾就看到竟然是孔颖达和府学的学子在争辩着什么。
李承乾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一边听了起来。
只见孔颖达站在前方,扫视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之后。
“诸位,吾辈治学,当心怀家国天下,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此乃我儒家千古不易之大道。”
“唯有以天下为己任,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使得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孔颖达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位江南学子就站了起来反驳道:
“孔先生,您所言固然高远,然血上以为,当下之急,并非是空谈家国天下。”
“不知孔先生是否在江南周边转过,现在有多少百姓尚在温饱的边缘挣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此时空谈家国天下,是否太过遥远?”
听到学子反驳的话。
孔颖达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后生,此言差矣,家国不稳,何以保天下百姓安稳?”
“唯有国家昌盛,方能为百姓提供庇护,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若人人只顾自家温饱,不顾家国大义,国将不国,又何来百姓的安稳生活?”
孔颖达苦口婆心的讲解道。
李承乾站在门外听着孔颖达这套言论。
无奈的摇了摇头。
儒家的思想太过于理想化,根本不切合实际。
还是后世的儒家思想好。
以(物)理服人的儒家思想,那才是李承乾想要的!
第183章 以民为本,以史为镜
谁知就在李承乾以为这位学子要退缩的时候。
只见这位学子继续说道:
“孔先生,您看这江南之地,多少百姓辛苦劳作,但是依然难以糊口。”
“他们每日所想的不过是能吃饱一顿饭,能有一件蔽体之衣。”
“在他们的眼中,家国天下太过虚无缥缈,若是不能解决他们眼前的温饱问题,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
听到这位学子的话,李承乾差点叫好。
这才是学子应该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在研究那些所谓的孔孟之道。
“这......”
孔颖达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继续说道:
“此乃地方治理的过错,非是家国天下之理有误。”
“吾辈当效力于改善朝政,使得朝廷的政策可以惠及百姓,而非一时的困境,便彻底的摒弃家国大义。”
“若无人心怀天下,为国家出谋划策,如何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孔颖达的话让李承乾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虽然他早已知道孔颖达是所谓的空想家。
可是他没想到孔颖达竟然会受儒家思想荼毒这么严重。
“孔先生,学生以为,应该从最根本的着手。”
“先解决百姓的温饱,让他们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后再谈家国之事。”
“若百姓生存都成为了问题,那即便有再美好的家国政策,又有何用?”
学堂的学子们,听着两人的对话,那是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孔颖达的观点,认为家国为先。
也有人认为学子的言论有理,百姓为先。
这场争辩,一时竟然难解难分。
李承乾看着孔颖达那越来越难看的脸。
无奈的只能走了出来。
他怕再等一会,这位老学究会被气死!
当众人见到李承乾走进来的时候,急忙喊道:
“见过陛下!”
孔颖达此时才发现了进来的李承乾。
“陛下恕罪,老臣与学子探讨学问,不知圣驾亲临。”
“呵呵,朕刚才在外面听到了你和这位学子的辩论,朕觉得略有感悟,就进来和大家讨论讨论。”
李承乾笑着看向了孔颖达。
毕竟科举一事还要依仗孔颖达在文坛的威望。
李承乾可不想让他出什么事情。
随即,李承乾转头看向了刚才跟孔颖达辩论的江南学子问道:
“方才所言,倒是有趣,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陆明远,扬州人士。”
“草民并非是质疑圣人之道,只是觉得......”
陆明远迟疑了下,还是想开口解释一下。
只是被李承乾给打断了。
“觉得治国应该从实处着手?”
陆明远急忙点了点头。
“陛下,草民觉得百姓才是一国之根本,如果连百姓都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要求,那国将不国!”
陆明远的一句话直接让孔颖达的脸色都变了。
“陛下,此子是无心之失,还请陛下恕罪。”
只见孔颖达直接哆哆嗦嗦的跪了下去。
陆明远人都有些傻了,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言论是多么的大逆不道。
“陛下,草民是无心之失,还请陛下恕罪。”
陆明远也急忙跪了下去。
而李承乾丝毫没有计较陆明远的言论。
“孔大人,朕在你眼里就这么小气么?”
“朕刚才说了,今日只是辩论,各自抒发各自的想法。”
看到李承乾没有生气,孔颖达这才站了起来。
只不过陆明远却还是跪在那里,不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