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51节
他转身踏着废墟,往里走,似乎在寻找什么。
结果忽地转头,见到后院老井上坐着一个麻布衫老头,手里提着烟斗,悠哉悠哉的看过来。
青衫儒士眉头一皱,轻声道:“你这位天下第一的大魔头怎会出现在此,莫不是龙守圣僧是你所害?”
陈六甲呵呵笑道:“龙守老秃驴的大金刚身哪有那般好破,老头子算计人绝顶,活命绝顶,但动手杀人的手段略逊一筹。”
他斜眼上下打量青衫儒士,啧啧惊叹道:“气机高抬入云霄,气运也不差分毫了,怕是只差最后一步就能迈入第四境了吧。荀三甲,你好大的气魄。”
荀青衣目光转了转,衣袖中钻出一条黑蛇,对着老井吐信子,躁动不安的往外爬,荀青衣衣袖一鼓将黑蛇装回去。
陈六甲眼闪精光,笑了起来:“原来是条异种蛟蛇,难怪会来这里,你是来找龙守秃驴借龙血的吧。”
荀青衣没有说话,陈六甲摇头道:“可惜了,龙守秃驴死了。半个前,我见白日忽暗,大日带血,随后就有流星坠落。
《易·系辞》开篇便讲到“天垂象,见吉凶”,凡气运非凡之人陨落天垂异象。
专著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半月前的天垂异象主贤能陨落。老头子顺着流星陨落方位算了算,便找到了这里。看这里的情况,是龙守秃驴死了。”
荀青衣平静道:“既然龙守圣僧死了,你为何还留在这里?”
陈六甲漫不经心的抽了两口大烟,相顾无言,陈六甲笑眯眯道:“老头子在这里又算了一卦,算得此地是潜龙地,觉得有趣又算了一卦曰小蛇化龙。”
陈六甲拍了拍老井沿,笑道:“潜龙地指的就是这里,下面有个特殊的龙脉结穴地,老头子再最下面找到了聚而不散的青龙气,与龙守老秃驴的身上的龙血大差不差。老头子本来想取深潭底下龙气,但算过了,因果有些大,老头子不敢取。
老头子等在这里想看看谁应那小蛇化龙卦,当老头子看到你袖中蛟蛇时才明白,原来应的是这条小畜生。”
荀青衣眉头微皱,他只是顺路来此,想向龙守老僧讨借几滴龙血或几缕龙气而已。
陈六甲见荀青衣不说话,笑着道:“放心吧,你荀三甲的东西,老头子是不会动的,起码在你死之前。”
荀青衣眉头舒展,平静走向老井,袖中钻出黑蛇。荀青衣一指点在黑蛇脑袋上。
荀青衣轻轻念道:“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下一瞬间浩然气机汹涌而出,包裹黑蛇,变化成一条青色蛟龙,在老井上方盘旋。
陈六甲啪啪抽烟,赞叹道:“以自身浩然气催发的化龙诗为黑蛇埋龙邸,你对这条蛟蛇倒是看重。”
青色蛟龙一头扎进老井,顺水而去藏龙眢。
陈六甲提醒道:“别怪老头子没提醒你,地下深潭底的龙气千万别动,否则你这条黑蛇便要代替它做着古秦岭龙脉,你也要因此承担因果。”
荀青衣淡淡道:“你陈六甲这种大魔头都不敢动的东西,我岂会随便动,我只是借龙气养蛟蛇而已。”
陈六甲哈哈大笑道:“读书人的心眼子就是多。”
荀青衣回怼了一句:“要论心眼,我可比不了你这算尽苍生的老魔头。”
陈六甲也不生气,反倒自得起来,悠哉道:“天下谋士无数,能入老头子眼里的只有九人,你荀三甲能列探花,能得你这一句,老头子还是高兴的。”
荀青衣不做声,望着眼前满目疮痍,沉声道:“是谁杀了龙守圣僧?”
陈六甲眯着眼,指了指一处破碎地面,荀青衣看了一眼便认出了地上翻滚卷动的剑痕,轻声道:“剑气滚龙壁,是太子李景源。”
陈六甲脸上笑容散去,沉声道:“大衡太子和龙守老秃驴无冤无仇,杀他应该是为了龙血,还有龙珠。龙血大概是化作了藏龙眢的龙气,但藏龙眢潭底龙女体内的龙珠却不见了,想必是被他夺走了。
他得了龙珠怕是如虎添翼。”
荀青衣面不改色。
陈六甲打趣道:“你和那位太子在甘州可是结了死仇,你就不怕?”
荀青衣淡淡道:“我入四境,便是他死之时。”
陈六甲摇头失笑道:“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头了,那就是祸端。”
荀青衣一笑置之。
陈六甲啪啪啪的抽烟,而后破天荒的道:“荀三甲,你要杀李景源,我也要再杀一杀,这次我们合作如何?”
第215章 济世神仙老大
龙珠归于丹田,落于一百零八长生莲正中,围着天神气韵转动,同时吸纳着天神气韵增强龙珠气韵,每运转一圈,天神气韵就减弱一分。
一百零八长生莲摇曳紫金光而去,盘旋龙珠犹如一圈圈紫金色河流环绕而成的星环,为龙珠养气威。
自出古秦岭一月有余,李景源几乎日夜不辍的修行,动用了十三张修行卡,足足三十年修行时间,终是与龙珠气脉相连,龙珠由澄青化作紫金,彻底化己物。李景源体内龙气跃增数十倍,裹挟大黄庭之力化紫金龙影于经脉游走周天,循环往复,仿若龙游九天察天下,滋养整具身躯。
三日后,车队至羊角县,停下休整半日,此时距葬剑山也就隔了一座引剑峡。
马车停在县中最好的一家酒楼前,李景源下马车,伸了伸懒腰,筋骨咔咔响,在车上修炼了一个月,身子骨都僵硬许多。
左右看了看时,忽地瞥向酒楼一侧不远处的一个算卦摊,目光转了转,走了过去。
摊位不大,倒是摊两侧挂着的对联口气大的离谱。
上联:批阴阳断五行,乾坤无不晓,下联:看前生观后事,祸福尽皆知。
横批:济世神仙老大。
赵高冷哼一声:“好大的口气。”
算卦摊后坐着一个邋遢老道,道袍有些大,极不合身,似乎不像是自己的,就道冠都戴歪了,头发凌乱,有些沐猴而冠。
嘴里叼着个烟杆,对赵高的话充耳不闻,翘着二郎腿,斜眼一瞥道:“客人要是不算挂,那就赶紧走,别耽误老道营生。”
李景源觉得有意思,拨开板凳坐下,漫不经心道:“我算一算。”
邋遢老道用烟杆点了点桌子上一叠麻纸,道:“写个字看看。”
李景源拿开上面青绿虾蟆铜镇纸,赵高手疾眼快拿笔研磨。点了点墨,随手在麻纸上写了个李字。
邋遢老道随手抓过纸,打眼瞧了瞧,笑眯眯道:“字写的不错,得了几分米颜精髓。”
赵高催促道:“让你测字,不是让你评字。”
邋遢老道笑道:“急什么,这不正看着嘛。李字,可是皇姓,敢写这个字的没多少人。客人眉宇间百会生发紫气,是一等一的贵重,天下有此相者也只有皇族子了。”
李景源面无表情道:“再说说。”
邋遢老道啧啧道:“李字拆开为木和子,易经说法李字是上阳下阴,木阳,生长生发之象。子阴,子也为水,水生木,阴生阳,生生不息,故有木之多子,李姓难老的说法。不过嘛,你写的这个李子可不好。”
李景源挑眉问道:“哪里不好?”
邋遢老道指了指李子上头的木字,解释道:“木字写短了,李字根在木,木短则气短,又子多,争之必伤木根,是祸端也。”
李景源未动怒,赵高阴森道:“胡说八道,我看你这巧言如簧的舌头是不想要了。”
邋遢老道哈哈一笑,浑不在意道:“老道只是据实而说,客人若是不想听,老道便不说了。”
李景源平静道:“继续说。”
邋遢老道笑眯眯点头道:“李为水生木,五行占了两个,但客人写的这个字却占了三个。客人写的字锋芒如刀,多了个金行。金克木啊,老道说了木是李字根,李字多了金行,便破了生发不息象,同样不是好兆头,客人是这李字祸端啊。”
赵高袖中剑瞬间而出,抵在邋遢老道脖子处:“你在找死。”
邋遢老道双手轻轻拎起细剑,摆手道:“老道不说了,不说了。”
李景源笑问道:“老道长叫什么?”
邋遢老道说道:“老道胡陆嘉。”
李景源挑眉,无意识的搓了搓手指,凝视道:“陆是古字六,嘉谐音同甲,六甲,六甲啊,陈六甲。”
邋遢老道赶紧摆手:“客人可是说那天下第一魔头陈六甲?这名字晦气,少说为妙。老道姓胡不姓陈,名字只是巧合偕同而已。”
李景源平静道:“我恰巧也知道一些姓氏出处,陈姓恰巧出自大周胡公,胡公建陈国,因此天下多陈姓。我说的对吗?”
邋遢老道也不装了,啧啧道:“这等偏僻史录都知道,厉害啊。老头子觉得殿下也有测字算命的天赋啊。”
赵高脸色瞬变,剔骨剑向前一送,要刺穿陈六甲的脖子。
但是陈六甲两根手指死死夹住剑尖,让其动弹不得。陈六甲笑眯眯道:“赵宦伤势未愈,还是不要乱动内力为好。”
随后对李景源说道:“老头子此来只是想见见夺了龙珠的太子有何不同。”
李景源心里微沉,这陈六甲居然知道古秦岭之事。面上不动声色,淡笑道:“看出来了吗?”
陈六甲摇摇头:“看不出来,老头子斗胆问问殿下有没有吞龙珠?”
李景源笑而不语。
陈六甲一拍脑门,失笑道:“这等事怎么可能告诉他人,是老头子唐突了。”
李景源眯着眼道:“你这老魔头若只是见见,藏于人群,躲在暗处即可,何必摆摊算命,还贴出口气如此大的对联引我。说吧,还有什么事?”
陈六甲拍手称赞道:“太子殿下聪慧过人,老头子过来是想和你说说你李家老祖宗的事。”
李景源挑眉问道:“什么事?”
陈六甲笑意玩味道:“你知道你李家的那位老祖宗活了多久吗?”
李景源直接道:“你直接说。”
陈六甲也不故弄玄虚了,直接了当道:“你李家老祖宗在大衡开国时就有七八十岁了,到现在近三百岁了,你知道靠什么活到现在的吗?
靠的是大衡国运,他以大衡国运续命。所以大衡真正的主人从来不是大衡皇帝,而是握着大衡国运的李老怪。”
李景源平静的脸终是变色,陈六甲继续说道:“衡太祖开国定下大衡时,那李老怪就是大衡的幕后掌控者,只是因为衡太祖不听话,李老怪便狠心坑死了你们李家那位五百年难遇的仁德帝王。
我也活了几百年,算人无数,也阅人无数,这双眼睛看人极准。你剑意霸道是由心生相,再看你出京以来种种事,老头子确定你走的唯我独尊霸王路,即便将来你坐上帝位也不会甘心有人压着你。
所以你的最大对手不是衡顺帝,而是李老怪。”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