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57节
李存孝喝住此人。
魁梧将军高喝:“龙牙军武威将军邓冲奉旨前来护卫太子殿下。”
李存孝轻声说了句:“待着。”
这位武威将军眉头紧皱,有所不满。
但李存孝可不管他,让身边副将去禀告。
李景源点了点头,衡顺帝确实安排了一支五百骑随行护卫,只是没想到来的居然是龙牙军。
京都之外有三大军镇,驻扎着三支大军,拢共有十万人,负责拱卫京都。
龙牙军只有一万人,但却是三大镇中军力最强,最精锐的一支。
这支龙牙军是衡顺帝从大衡百万大军中遴选出来的精锐,成军之日,就被赐下了龙牙军旗,意为龙之牙,衡顺帝的最锋利之剑。
龙牙军也没辜负龙牙之号,曾经西戎犯境,龙牙军以一万军力正面击溃了西戎五万大军,与西戎最强的达铊重甲骑兵打了个平手。
因此名震天下,有大衡第一铁骑之称。
李景源随意道:“让他去后方随行。”
龙牙军虽强,但还比不过飞虎军和虎卫军。
“殿下令,龙牙军后方随行。”
武威将军邓冲立马就不乐意了,不满道:“这不可能,我龙牙军只为前军。”
李存孝上下打量了邓冲两眼,五百龙牙轻骑着轻装,唯独着武威将军铁骑重甲,手持着一杆镔铁大枪,分量不轻,颇为惹眼。
一看便知是个与他一样的冲阵武将。
李存孝笑了起来,道:“本将不是很了解龙牙军,但是你小子倒是合我脾气。想当前军,你得问问本将的飞虎军答不答应。”
“不答应。”
五百飞虎军齐声一喝,军威森然,扑面而来的兵戈煞气惊了邓冲座下战马。
邓冲不愧是龙牙的武威将军,一个勒马动作便制服战马。他骇然的看着眼前的飞虎军,治军多年,他一眼便知眼前的飞虎军是何等的精锐。
但是邓冲没有惧怕,龙牙军的森严军规也不许他害怕。
龙牙军规的第二条便是有我无敌,塑的是无敌信念,即便面对再强的对手也不会退缩,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路上。
“不答应也得答应。”邓冲手中长枪杵地,身上同样生出兵戈煞气。
马蹄阵阵,大地颤动,官道上尘土漫天而起。
五百龙牙轻骑一个冲锋便是来到了邓冲身后,虽是冲锋而至,但队列整齐,只这一点就不是一般精锐。
五百龙牙轻骑眼中透着浓重杀气,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精兵悍卒。
李存孝越看越兴奋,似乎巴不得和这龙牙轻骑打一场:“来啊,准备冲阵,让他们知道知道我飞虎军的不败威名。”
五百飞虎军同时拔刀,动作如出一辙,行云流水,杀伐气焰滔天,只是五百人就营造出冷冽的沙场气息。
五百飞虎军俱是黑马黑甲,与龙牙军的涂红铁甲形成鲜明对比。
双方虽然都是五百骑,但飞虎军全员重甲,单单是重甲对轻甲,这支龙牙轻骑就比不了。
即便没有重甲优势,李存孝的飞虎军也是最精锐的骑兵。如果说龙牙军个个都是以一当五的悍卒,那飞虎军士就是以一当五十,以一当百的狠角色。
双方真要打一场,飞虎军只需一次冲阵就能杀得对方减员过半。
更遑论还有李存孝这位绝世猛将,单他一人就能掀翻这五百龙牙轻骑。
邓冲儿额头冷汗直冒,坐下战马越来越不安分,只是兵戈煞气对冲,龙牙轻骑就无法保持队列。
当年在边境战场,对上那达铊重甲骑兵也不过就是如此。
典韦策马而来,停在了双方中间,他冷眼看着邓冲,冷道:“殿下令,龙牙军后方随行,若不听令,遣返回营。”
邓冲深吸一口气,龙牙军规的第一条就是军令如山。自他领了圣旨,负责护卫太子时,太子的命令就是军令。
他沉声道:“邓冲领命。”
随后一喝:“收刀。”
五百龙牙轻骑同时归刀入鞘。
典韦随口点评了一句:“能在飞虎军军势下还能保持阵型,确实不错。”
这样的评价更扎心,邓冲阴着脸调转马头,带着五百龙牙轻骑朝着方面奔去。
李存孝摆摆手,飞虎军同样归刀入鞘,他不满道:“老典,你来的也太快了,好不容易见到个像样的家伙,我还想和他们打上一场呢。”
典韦笑道:“不过是五百轻骑,一个冲阵也就没了,有什么好打。殿下说了,这一路硬仗不会少你的。”
他调转马头,奔向后方。
没多久,后方传来典韦粗犷的吼声:“虎卫军听令,准备冲阵,灭他丫的。”
龙牙轻骑不满最后压阵,竟是想挤掉虎卫军,惹得典韦大怒。
虎卫军押后,典韦虽然不甘,但比不了飞虎军,也没得话说,你这五百龙牙军也想取代虎卫军?
惹得典韦暴怒,一戟便将邓冲打落下马,若不是李景源及时出面,这支刚领了皇命,还没入队的五百龙牙轻骑就要损兵折将了。
第69章 路政第一
灾冬之年,大雪不止,整个大衡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雪覆冰封之下,唯有官道无雪无冰,畅通无阻。
即便是雪灾最严重的时候,官道上的积雪也比其他地方少许多。
自然不是老天偏心所固,是因为大衡的路政是天下公认的第一,有几近严苛的官道法。
数次边境战争让衡顺帝深刻认识官道的重要性,他在原有的官道法基础上又添加了三法十六规。
在官道百里官道署、二十里驿站的基础上又设了十里监哨亭和流马巡官。
规定每日三次检查负责段的官道情况,一旦官道出现问题,从上到下追责,主责斩立决,次责重判为官道苦劳役。
官道苦劳役是衡顺帝所设罪岗,判罪之人戴枷上锁,流动在官道上,随时解决官道上出现的问题。
大衡很多案件中重判者都判入了官道署,充当了官道苦劳役。
最关键是官道署是由锦衣卫直接监管,无人敢从中作梗。
新的官道法是用成千上万颗脑袋浇筑出来的威严和无情,大衡四纵八横共计二十一条官道,几乎每十里道下都埋着几颗乃至几百颗的脑袋。
几乎残酷的官道法,才造就了一年四季畅通无阻的官道。
据说今年的灾冬,为了清扫官道积雪积冰,保持官道通畅,冻死、饿死、累死的官道苦劳役近五万人。
若不是衡顺帝体恤,估计死的劳苦役要成倍增加。
十天后,畅通无阻的官道出了岔子,前方官道被落石堵住,此时有数十官道苦劳役正在抢修官道。
负责这条百里官道的官道署长被带了过来,见到李景源,立马诚惶诚恐的匍匐在地,大礼参拜。
李景源平声静气道:“前面是怎么回事?”
官道署长连忙道:“回太子殿下,昨夜前方路途突发山体滑坡,官道被堵,暂时无法通行,眼下正在抢修”
李景源眉头一皱,问道:“你觉得这是自然灾祸还是人为所致。”
官道署长愣了一下,赶忙道:“应当是自然灾祸,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滑坡了,几日前就有发生几次落石与滑坡事件,只不过这次要大许多。”
李景源微微颔首,再道:“清空官道落石需要多久。”
官道署长道:“今年冻灾严重,官署劳苦役死伤很大,我这乾红官署只剩下数十劳苦役,想要清出官道怕是需要半月之久。而且这次滑坡很大,官道估计是被冲毁了,修补也需一些时日。”
李景源脸色一沉,官道署长连忙道:“下臣已经向乾红县衙请求协助,相信要不了多久乾红县衙就会派人前来救援,最多半月就能让太子车驾同行。”
半个月,时间太长了,他没时间在这里等。
李景源问道:“附近可有小道绕路?”
官道署长点头道:“有,那里就是去乾红县的县道,绕过乾红县,就可以上下一段官道。”
李景源摆摆手:“我知道了,下去吧。”
官道署长诚惶诚恐起身,作揖道:“下臣告退。”
李景源眉头紧锁,还是有所疑虑,总觉得有蹊跷。
赵高走了过来,说道:“老奴去看过了,官道破坏严重,确实需要半个月才能通路。根据罗网的探查,没发现人为痕迹。”
罗网都没查出问题,人为的可能性不太大,便道:“既然如此,那就绕路吧。”
车驾驶入了县道,县道就没有官道那般平坦宽阔,行进速度慢了许多,路上还遇到了乾红县支援官道的队伍。
抵达乾红县时已经傍晚,不知是何人通知,乾红县县令早已带着县衙班底佝偻身子在冷冽寒风中恭候着李景源大驾。
车驾到来时,乾红县县令立马站直身子,跪地拜迎:“乾红县县令陶之贵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一应人等尽数跪地行礼。
赵高走了过来,轻声道:“免了吧,殿下说了,今晚便在乾红县县衙留宿。”
陶之贵满心欢喜,恭敬道:“县衙已经安排妥当,太子殿下可随时入住。”
当派去官道久远的衙役看到太子车辇时,多了个心思,抄小道先一步赶回乾红县,向陶之贵汇报。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