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644节

  “自从皇上和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后,整个京城早就已经不一样了。”

  “你们看到的这些马车,除了有不少的商人,装载的货物运输到各地售卖以外。”

  “其中的还有不少,是属于运输商行的,你瞅瞅马车上的标识,那就是运输商行的马车。”

  “这些马车上拉的东西,同样会送到各个地方,又或者是从各个地方,把东西送到京城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马车,朝廷才修建了这么宽阔的道路。”

  “但凡是这路窄一些,都不够马车使用的。”

  李老六缓缓的讲述着,作为豆腐店老板的他,本来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

  这一次下乡收豆子,回来的路上刚好遇到郑芝龙等人,就忍不住的攀谈一番。

  一听到李老六所说的话,郑芝龙一群人回过神来,仔细的打量着路过的马车。

  十辆马车之中,至少有一半是运输商行的,马车上的标志显而易见。

  刚刚的马车太多了,他们只顾着感慨,既然忘记了其中的细节。

  不过这也没关系,知道现在的马车来来往往,全部都得益于朝廷制定的发展以后。

  郑芝龙等人的眼睛里面,全部都冒着浓浓的光芒和兴趣。

  眼神放到了李老六的身上,郑芝龙嘴角多了几分微笑,缓缓的开口说道。

  “老人家,我们是第一次来金城,能否给我们介绍介绍,京城这段时间的变化。”

  郑芝龙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李老六一看就知道,郑芝龙一群人非富即贵。

  因此面对郑芝龙的询问,李老六也没有摆谱,立刻紧跟着回复。

  “各位,我看你们也要入城,就跟着老汉我一起,一路边走边聊吧。”

  “我给你们说说,这一段时间京城的变化,确实是太大了。”

  “连带着我们这些京城的本地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惊叹。”

  李老六满脸微笑的感慨,郑芝龙一群人求之不得,一个个跟上了对方的步伐,老老实实的听着讲述。

  在李老六的讲述之下,众人都在不断的惊叹着,京城这段时间的发展和变化。

  听到兴奋和高兴的时候,郑芝龙一群人,还忍不住的插上几句话。

  “京城不愧是天子脚下,各种政策出台以后,总是第一个执行的。”

  “发展的这么好,享受了众多的便利,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法比。”

  “光是听着京城的发展,就知道在京城之中,处处都充满了发财的机会。”

  “但凡是能够找到门路,都能够发家致富,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京城,完全就是一块宝地啊!”

  面对着郑芝龙一群人的感慨,李老六笑着点了点头,十分确定的开口说道。

  “是啊,京城发展起来,我们这些百姓最先得到好处。”

  “就我家的豆腐铺,已经开了五家分店了,每一家都相当的火爆。”

  “一天赚的银子,比以往好几年都还要多。”

  “不仅全家老少一起上阵,甚至还请了不少的工人,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每个月准时交租金,准时交税收,受到了朝廷的庇护,根本就不会有人找麻烦。”

  “安安心心的做生意,这小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多了。”

  李老六也由衷的感慨,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一家人别提有多么的满意了。

  一听到李老六所说的,郑芝龙一群人也万万没想到,眼前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大爷,居然开了五间豆腐铺。

  而且还能赚到不少的钱财,受到这么多百姓的欢迎。

  “李大爷,你们一家人可真了不起,开了五间铺子,真正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你这生意做的挺大呀,有机会我们这些人,可得好好的去尝尝。”

  郑芝龙忍不住的称赞几句,从一个小小的豆腐摊,发展到五家分店。

  在他看来,李老六的开店经历在大明帝国,已经是发展的相当不错的了。

  受到了大明的政策影响,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如果能多有像李老六这样的人,大明帝国将会更加强盛。

  听到了郑芝龙的称赞,李老六嘿嘿一笑脸色通红。

  “这算什么呀,五家店铺还不够。”

  “现在我们一家人,又开始寻找新的分店选址,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扩充到20家分店。”

  “如果你们来了,老汉请你们免费品尝,绝对管够。”

  热情的李老六,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期望和骄傲。

  好家伙,简直是好家伙。

  一听到李老六一家人,接下来要扩充分店,20家店铺的利润,每个月下来都有百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3000两,一年那就是3万多两了。

  一个小小的豆腐生意,居然做到了这种程度,完全就是豆腐界的霸主了。

  郑芝龙一群人听完李老六的规划,心里面估算了一番以后,也不由得小小的吃惊一把。

  一群人边走边聊,大部分都是郑芝龙等人,听着李老六讲述京城的变化。

  说话之间,众人很快来到了道路的分叉。

  抬头看着远方,郑芝龙一群人又愣在了原地,再一次目瞪口呆。

  分叉的道路尽头,两座巨大的城市,展现在郑芝龙等人的面前。

  大明帝国的京城,老城和新城区,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巨大的城市,深深的冲击着郑芝龙一群人的视觉和感官。

  除了震撼以外,他们再也想不到其他的感受,可以用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

第546章 郑芝龙:“投降投的早,发财少不了!”“求订阅”

  大,非常大。

  繁华,相当的繁华。

  两座新城加起来,可以容纳超过两百万的人口,这对于郑芝龙一群人来说,完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两百万人口的两座新城,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哪怕是在大海域上当海盗,见识了各国的人员,仍然没听说过有这么大的城市。

  果然,大明依旧是那个强大的大明,也就只有整个大明帝国,才能够造出这样的城市来。

  对于京城新城的建造计划,尽管已经听李老六讲述过,可真正看到两座新城矗立在眼前时。

  被深深震惊和刺激的郑芝龙一群人,依旧露出满脸兴奋的表情。

  “大哥,你都看到了。”

  “这就是我大明帝国的新京城,一座城市容纳百万人,完全是大城市呀。”

  “了不起,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如果不是今天来了京城,恐怕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么庞大宏伟的城市。”

  郑芝虎身边的一群人,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感慨着。

  见识到矗立在远处的两大城市,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见识有多么薄浅。

  认为蟠踞在琉球岛地区,就可以成为一方霸主,彻底的称王称霸了。

  看着两座巨大的城市,以前称王称霸的想法,彻底消失的一干二净。

  在大明帝国的面前,他们这些人就是蝼蚁。

  大明帝国的强大,在两座新城面前彻底的具象化。

  众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面越发的庆幸起来。

  还好他们归顺了大明朝廷,往后将会成为朝廷的官员,不至于站在大明的对立面。

  否则面对强大的大明帝国,只会成为被打击,被消灭的对象。

  整个郑家将会因此而灭亡,甚至会被抄家灭族。

  在强大的大明帝国面前,郑芝虎一群人的归顺,再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一个个反倒是高兴着,大明帝国的强盛,同时也在期待,好好的逛一逛京城。

  城市车水马龙,道路异常的忙碌,在新城和旧城之中,有来来往往的各地人士。

  这里是大明帝国,最繁华、最富裕、信息收集最方便的地方。

  “……”

首节 上一节 644/8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