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84节

  一众骑兵奔驰而行,越到离薄落津近的位置,陈旭越是紧张。他派遣了很多斥候四处侦查,看是否有埋伏。

  除此之外,他自己一路上还仔细观察地形,在那些容易隐藏伏兵的地方,细细查看着。只有确定没有官兵,他才会放心地让帐下士卒通行。

  由于陈旭的谨慎,使得黄巾军的速度慢了一些。

  但是他们当初停止的地方,本来就离薄落津不远。因此,没过多久,陈旭等人就来到了漳河河畔。

  陈旭骑在马上,看着仍是空无一人的官兵营寨,这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传令三军,火速渡过漳河,休要停顿。”

  没有渡过漳河,陈旭心中多少有些不踏实。于是乎,他就下令让帐下黄巾士卒快速渡河。

  陈旭让一员小帅先行渡河,渡过一些人以后,就让他们在河对岸摆开阵势。他自己却带领两百人在排最后面,紧密提防着可能出现的攻击。

  三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众人都是骑兵,又是精锐士卒,虽然薄落津的桥梁并不算宽广,黄巾军亦是很快就完全渡过了漳河。

  到了最后,只剩下陈旭率领的两百人还未渡河。

  “看来是我太过谨慎了。”陈旭看着眼前的一幕,有些自嘲的笑了。

  陈旭过河以后,望着身后奔腾的漳河,心中有些感慨。

  当初他在曲周的时候,也曾观看过漳河。然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相同一条河流,却会产生不同的思绪。

  士卒们已经整装待发,陈旭也没有时间在此一直感慨。

  他只是望了一眼身后的漳河,在心中默默念叨着:“我陈旭,还会再回来的。”

第114章 田丰

  薄落津位于巨鹿县城的东南方向,坐落于平乡县城的东北方向。

  若是在地图上用直线将三者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薄落津,正是位于这个三角形的顶角。

  陈旭带着黄巾军向北行驶,黄昏时分就到达了巨鹿县城的管辖范围。

  自从进入巨鹿县城开始,陈旭就感受到了帐下,有很多黄巾士卒的情绪起伏都非常大。

  陈旭初时还有些不解,看到众人的反应,心中些忧虑。

  无意间,他听到吴凌的话,说巨鹿县城是大贤良师的家乡之后,陈旭才恍然大悟。

  睹乡思人,众人看到大贤良师的家乡,不免就想起了已经逝去的大贤良师,还有先后战死的人公将军、地公将军。

  可以说,巨鹿县城是黄巾军的发源之地。这里有很多百姓,都跟随张角一起起事。就连现在跟从在陈旭身后的三千骑兵,亦有不少人是巨鹿人氏。

  睹乡思人,再加上近乡情怯,怪不得众人的情绪有些奇怪了。

  想通这些,再看着天色已经不早,陈旭就下令让黄巾军的将士们,寻找一个好的地方,而后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完毕,吃完晚饭以后,天色已经不早了。

  有很多巨鹿本地的人,他们结伴而行,来到营寨的外面,跪在地上,满含热泪地亲吻着这片土地。

  自古以来,国人的乡土意识都非常浓烈。后世的人将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

  “他乡遇故知”中的这个“故知”,并非单纯地指知己、友人,有时候也指同乡之人。

  试想一下,一人在外地游学,身旁之人全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口音。突然间,见到一个与自己相同口音的人,这时的心情会是如何的惊喜?

  离家而知乡愁。

  远离家乡的游子,就好像无根的浮萍,哪怕外表再光鲜,亦不曾有过真正的归属感。

  当在外地遇到自己的同乡之时,两人很有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家乡的美好、家乡的风土人情。

  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的同乡,能够与自己有相同的语言。

  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他因为思念家乡,急于东归,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富贵还乡,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这不是炫耀,而是对于家乡的热爱。

  但是,这些巨鹿县城的黄巾军,他们满怀希望地参加义军,希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大贤良师死了,人公将军死了,地公将军也死了。黄巾军的开创者都已经逝去,那个虚构的太平世界,还有可能出现么?

  不能推翻汉室,这些人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

  看着自己的袍泽一个个死去,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倒下,他们心中的痛,又有谁能够理解?

  现在,背上“叛逆”、“乱臣贼子”的身份,他们满腹委屈,却无处诉说,只能亲吻着家乡的土地,默默流泪。

  陈旭理解这些人的行为,看着他们,他对于前世的家乡、前世的父母更加思念。

  曾经被他强行隐藏的记忆,如滔滔洪水一般,全部浮现在他的眼前。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8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