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876节

  “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直到此时,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几乎都已经表态,刘冯当即面如土色。

  而且田丰之言,也已经没有了商量的余地。

  须知,田丰说的是:臣等议定,特来奏请,也就是下达通知的意思,并非是在请求汉帝。

  可是刘冯心中不甘,看着百官哭道:“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

  “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陈沫排众而出,引李琪、张钦近前奏曰:“陛下若不信,可问此二人。”

  李琪奏曰:“自秦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秦当代汉之象也。”

  张钦乃是张裕儿子,也继承了张裕在玄学上的造诣以及爵位,亦是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

  “秦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天道,下合黎明,还请陛下顺应天意。”

  刘冯曰:“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程武奏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

  “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刘冯大哭不止,进入后殿去了,田丰、赵云等人虽然心中不忍,却也知道事已至此,只能表明态度。

  他们都是正直忠义之人,可是如今王朝更迭,纵然他们战功显赫,若是缺少了拥立之功,也必定会受人排挤。

  最为重要的是,大秦有如今局面,都是他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而且他们忠诚的对象乃陈氏也。

  故,哪怕众人对于汉室,心中多少还有些留念,对于天子刘冯还有些怜悯,也只能如此行事。

  只不过,相比起田丰等人,关中后一辈文武对于汉室,却没有丝毫忠诚。

  他们看到刘冯痛哭流涕,都忍不住冷笑不止。

  第三日,百官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刘冯,刘冯忧惧不敢出。

  没过多久,陈沫、陈季、吴迅、典满带剑而入,再次邀请天子进入大殿,天子颤栗不已,只得跟着陈沫等人回到殿中。

  来到大殿,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秦兵。

  刘冯哭着对群臣说道:“朕愿将天下禅于秦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田丰上前说道:“秦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刘冯只得令陈群起草禅国之诏,令程武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秦王宫献纳。

  程武开读诏曰:“朕在位几十载年,正值天下动荡之际,幸赖祖宗之灵,使得大汉残留至今。”

  “然朕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陈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秦王。王其毋辞!”

  陈政闻言,却是推迟道:“臣才疏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刘冯览表,心甚惊疑,谓群臣曰:“秦王谦逊,如之奈何?”

  李琪曰:“秦王毕竟是大汉臣子,陛下可再降诏,秦王自当允从。”

  刘冯迫不得已,又令田丰草诏,遣人持节奉玺至秦王宫。

  陈政再次推迟,直到第三次才答应接受阐让。

  陈沫奏曰:“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秦恩矣。”

  刘冯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长安北郊,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至期,刘冯请秦王陈政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天子亲捧玉玺奉陈政。

  陈政受之。

  坛下群臣跪听册曰:“咨尔秦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

  “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

  “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全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袛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读册已毕,秦王陈政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田丰引大小官僚朝于坛下,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国号大秦。

  陈政当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陈旭为太祖武皇帝。

  陈沫再度奏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安置刘氏于何地?”

  言讫,陈沫扶献帝跪于坛下听旨。
首节 上一节 187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