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260节

  “主公,主公,山下有人带着一百多名黄巾军前来投奔。”一个守山的士卒跑了过来,大声喊着。

  “哦?”陈旭闻言,眼睛一亮,连忙问道,“领头者乃是何人?”

  士卒答道:“他们自称是刘辟、龚都。”

  陈旭心中一惊,暗暗想到:“这两人不是在汝南一带么,怎么会来到此地?”

  刘辟、龚都虽然没有什么名声,但是陈旭却是知道两人的一些事迹。

  历史上刘备背叛曹操逃到汝南以后,刘辟、龚都率领万余黄巾前来投奔。后来龚都被夏侯渊所杀,刘辟为了保护刘备,被高览所杀。

  观此二人行径,却是忠义之人。

  陈旭虽然心中疑惑,但是听闻两人来投,却也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众人下山迎接。

  龚都看到守山的黄巾军不让他们上去,心中有些恼怒,对着刘辟说道:“兄长,我等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他们,却不想居然连山寨都不让我等进去,如此行事,又岂是待客之道?”

  刘辟看了看防守严密的山寨,却是叹息道:“怪不得渠帅能够南征北战,并无败绩。”

  “若是我等乃官兵细作,他们轻易就将我等放进山中,岂不会为山寨带来灾难?若是他们不如此谨慎,反而会让某家轻视。”

  “汝休要再提其他,等见到渠帅之后,一切便有分晓。”

  于是乎,龚都也不再言语,带着衣衫褴褛的众人,在山下静静等待着。

第154章 转眼半年

  光和七年十二月,朱儁回京,卢植返乡。

  陈旭率领黄巾军躲入山中,不敢出来,标志着黄巾起义的失败。

  是年,汉灵帝改国号为“中平”,史称中平元年。

  中平二年元月,陈静、王延等人率领十数万黄巾下泰山,使得附近郡县官吏人心惶惶,急忙向朝廷求援。

  朝廷以为黄巾复起,不敢大意,就再次派遣朱儁前去平叛。

  却不想这路黄巾军不攻城,也不掠地,只是每日疾行赶往太行山中。

  朱儁听闻这个消息以后,思忖黄巾军必定是想去与太行山的黄巾余孽汇合,料想不会攻城。

  他与黄巾军交战不少,深知黄巾军之骁勇,心中难免起了别样的心思,于是他就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

  果不其然,泰山黄巾军一路秋毫不犯,直接横穿兖州、冀州,来到了太行山中。

  同年二月,张牛角、褚燕考虑到河间国并非久留之地,于是就率众流窜到泰山之中,占据了陈静等人撇弃的山寨。

  至此,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

  张牛角没有战死,褚燕也并没有成为黑山军首领。两人占据泰山,号称泰山军,收拢流民,并且时常下山袭扰附近郡县,声势颇盛。

  七月的天气,虽然十分闷热,但是戌夫山上,由于海拔较高,却仍旧显得颇为凉爽。

  陈静带着泰山的黄巾来到戌夫山以后,山寨之中的人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这十五万人之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年轻力壮之辈。

  因为对于流民来讲,若是身体不够强壮,非常容易饿死。如此一来,黄巾军中老弱妇孺的比例就变得较少了。

  青壮之人有五万人左右,陈旭与众人商议良久,决定征召两万精兵,另外三万当做预备役。

  由于人口过多,一个小小的戌夫山,并不能容纳下这么多人。

  好在太行山脉横亘八百余里,山头林立。于是乎,陈旭就派人在大寨附近险要的山中,又设立了四个营寨。

  如此分摊下来,每个营寨只有三万人马。平均分配的话,一个寨子中的精壮只能分到一万。

  但实际上,每个寨子之中的健壮男子只能分到六千人,其中大多还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汉子。

  陈旭挑选了两万比较年轻的男子,将他们编成军队,每日操练不断。

  陈旭知道,现在距离天下大乱还有一段时间。

  若是挑选那些三十多岁的人训练成精兵,估计乱世刚一开始,他们的年龄就已经有些偏大了。若是再征战十年八年,这些人恐怕早已变得老迈。

  所以陈旭挑选的这些兵卒,大多都是十五到二十五岁的男子。这样下来,有很多年龄不相符的黄巾士卒,都被迫退役。

  这就使得现在陈旭帐下的两万兵卒,战斗力大大下降。

  至于剩余的精壮,他们既要负责山寨日常的巡逻,还要帮忙百姓们种庄稼。

  对于陈旭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是陈旭知道历史的走向,为了长远的计划,他只能挑选这些尚显稚嫩的少年们,组成一支杂牌军。

  程昱随着大部队到达戌夫山不久,就被田丰说服,认陈旭为主。

  陈旭自是大喜过望,但是直到现在,他也并不知晓田丰是如何说服程昱的。
首节 上一节 26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