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339节

  为了养活更多的人,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至于开源,现在整个太行山,几乎都被黄巾军开发完毕。除非陈旭现在带着众人,下山攻占汉室的土地。否则的话,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除此之外,只剩下节源这条路了。所谓节源,并不单纯的指节省物资,还要节省人力。

  节省物资,禁止浪费,这个非常好理解。但是节省人力,又作何解释呢?

  就那陈旭来讲,他虽然是黄巾军的最高统帅,但是家中却并没有一个佣人。就连穿脏了的衣服,都需要张玲与赵雨亲自浆洗。

  如此一来,就能够节省人力,让其余的人做一切别的事情。

  黄巾军待在山中的这些年,还经常与山下的百姓进行交易。由于黄巾军的强大,当地官吏也不敢禁止百姓与他们通商。

  在陈旭的指导下,黄巾军做了不少后世的椅子,拿到山下贩卖,也赚了不少钱财。

  可以说,黄巾军的山寨之中,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闲下来。

  农忙的时候要种地,不忙了又要放养牲畜,还要编制衣甲,制造军械,甚至做些能够拿出去贩卖的商品。

  可以说,黄巾军上下,完全如同一个紧密的机器一般,时刻都在运转着。

  正是这样,黄巾军才能凭借区区八百里太行山脉,养活一百多万的人口。

  陈旭正思考着问题,突然感觉手中有些潮湿。他低下头来,才发现右手托着的陈婷,居然在他身上撒起尿来。

  看到小孩又在自己身上撒尿,陈旭苦笑不已。有了孩子固然非常温馨,但是经常会弄得满身尿骚味。

  陈旭虽然是个比较爱干净的人,但是身为父亲的他,绝对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

  饶是如此,他还是带着三个挂在他身上的孩子,来到了张玲、赵雨面前,说道:“孩子又尿到我身上了。”

  见到陈旭苦着脸的样子,两女都不禁掩嘴偷笑。

  刚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上,就有亲兵来报,说是两位军师一起来到府中,正等待陈旭出去。

  陈旭不敢怠慢,洗完手以后,整理了一下衣冠,就急忙出去面见两人。

  因为他知道,田丰、程昱每日都是忙得不可开交,若不是遇到大事,绝对不会一起前来寻他。

  陈旭刚走出去,田丰就急忙起身,也顾不得礼数,直接大声说道:“主公,天子驾鹤而去了!”

第197章 历史车轮

  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病危。

  纵观汉灵帝的一生,虽然看似荒唐、无能。但是他本人,却是尽量遏制朝中的各个势力,并且一度想要削弱他们。

  奈何大汉宛如病重之人,朝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汉灵帝想要加强皇帝的权威,尚未实施便已经病危。

  西园八校成立时间尚晚,世家大族仍旧把持地方。

  汉灵帝早就看出了西凉的董卓恃宠生娇,目中无人。所以就听从臣子所言,风封董卓为少府。

  少府,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封董卓这个官职,虽然看位列九卿,风光无比。

  但是董卓帐下谋士李儒却说:“主公位居西凉,兵精粮足,纵然汉室对主公有所忌惮,却也不敢轻动。”

  “主公若是听从陛下的任命,回到洛阳就任少府,朝廷若是再想对主公不利,只需一道圣旨,几员狱卒便可置主公于死地。”

  “朝廷用的是这招明升暗降之计,真是用心险恶,还请主公三思。”

  董卓素来信任李儒,听到他的分析以后,当即大怒。

  董卓遂上书洛阳,说之自己乃是一介粗鄙武夫,只能为国家镇守西凉。至于少府之职,他才疏学浅,不能担任。

  董卓回书虽然委婉,但是拒绝朝廷任命的意思,却再也明白不过。

  灵帝大怒,想要治罪董卓。但是考虑到董卓手握重兵,不能擅动。所以他心中虽然愤怒,却也不敢做出过激的事情。

  再说大汉帝国,臣子推迟朝廷任命的事情并不少见,也不能以这条罪状治罪董卓。

  随后,有一人向汉灵帝献计,说:“董卓起于西凉,根基深厚。他所仗着,不外乎在西凉的威望,以及羌人对他的惧怕。”

  “陛下若是将董卓调离西凉,此人根基既然失去,朝廷再想图之,又有何难?”

  汉灵帝闻言,当即大喜过望,说道:“如此,将董卓调到哪里比较合适?”

  那人就说:“董卓性格骄横、自大,若是给他的职位过低,此人必定不会前去任职,以我之见,不如封其为州牧。”

  “董卓若是听闻陛下如此封赏,必定大喜过望,欣然前去任职。”

  汉灵帝闻言,久久不语。州牧代表天子牧守一方,权力太过庞大。直到现在,他只任命了两各汉室宗亲为州牧。

  一个是幽州牧刘虞,一个是益州牧刘焉。

  “若是封董卓为州牧,朕怕他的权力太大,反而助长了董卓的气势。”
首节 上一节 33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