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673节

  “吾现在将其杀掉,一来可以震慑降卒,使其不敢心怀他心;二来可以为主公除掉祸端,何乐而不为?”

  张辽听见眭固的话,被气得浑身发抖。他眼中厉色一闪而过,猛然挥舞着手中的大刀,砍掉了眭固的脑袋。

  眭固根本没有想到,张辽居然敢杀他,脑袋飞在半空之中,双目仍旧死死盯住张辽。

  “噗通!”

  眭固的脑袋掉落在地上,张辽大步上前,将其抓在手中,厉声说道:“眭固不遵军令,擅离职守在前;为报私仇,妄杀功臣在后。”

  “如此行事,虽百死而不能洗刷他的罪行。如今眭固已经被吾杀掉,尔等若有再敢妄杀降卒者,有如此人!”

  话毕,张辽将眭固的脑袋高高举在空中。

  那些方才还有些骚乱的降卒,看到张辽的所作所为,听见他的话以后,顿时安静了下来。

  张辽见状,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亲自上前,捡起了王方的脑袋,对着那些降卒说道:“王方将军虽然身死,但是仍旧功不可没。我自会禀明主公,厚待他的家人。”

第380章 图谋

  取得散关的张辽,一面作书飞报蒲坂,一面向张燕借兵一千驻守散关。

  如今散关之中的俘虏,要远远多于陈军,若是他们被人挑拨而发生暴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张辽才未雨绸缪,在向张燕借兵的同时,还将俘虏分管看押。不仅如此,张辽还征召了不少家世清白的民壮,用以充实散关的守军。

  却说张辽杀掉眭固以后,虽然安抚住了那些降卒的情绪。但是张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于毒对他有所疏远。

  虽然于毒、眭固两人的关系,也不是亲如兄弟。但是,他们都是很早跟随张燕起兵的少年,乃是张燕的心腹。

  张辽没有丝毫犹豫就杀了眭固,这不由使得于毒心中有些怨恨,以及一些畏惧。

  饶是如此,对于张辽的命令,余毒仍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只不过,他偷偷写了一封书信,让人交给张燕。

  陈仓之内,张燕接到张辽、于毒的书信以后,沉默了很久。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也了解的非常详细。

  纵然张燕也知道,眭固的所作所为乃是取死之道。

  然而,眭固毕竟跟随张燕很久,却被张辽这样斩杀,这多少让张燕感到脸上无光。

  当初跟张辽建立的良好关系,也随着眭固的死而产生了裂痕。

  不仅是张燕,刘辟、白饶两人亦是得到了消息。

  白饶以前也在张燕手下,效命过一段时间。但是白饶却是正宗的黄巾出身,和眭固、于毒这样浑水摸鱼,前去投奔黄巾之人并不一样。

  白饶与眭固的关系也不算十分亲密,因此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没有出言发表意见。

  然而,刘辟却是汝南黄巾军首领之一,曾经先后与朱儁、皇甫嵩交战过。

  他心中的信仰,甚至比白饶都要坚定许多。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带着龚都不远千里,从豫州跑到太行山中,前去投奔陈旭这个黄巾渠帅了。

  饶是现在陈旭已经接受朝廷的招安,彻底脱去黄巾军的外衣,成为了一方诸侯。刘辟仍然在心中认定,陈旭乃是黄巾军的首领。

  可以说,刘辟的才能虽然在陈旭军中排不上号,但是他对于文昭却是忠心耿耿。

  得知眭固的所作所为以后,刘辟当即勃然大怒,骂道:“眭固那厮,居然如此不晓得轻重。若是留得王方性命,散关之中的三千西凉军,必定能够很快被张文远将军收服。”

  “但是现在,散关降卒个个噤若寒蝉,又怎肯真心投靠我等?如此一来,为了安置这些人,不知要多花费几许?”

  刘辟一心为公,当然要为文昭精打细算。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若是有王方的辅佐,不仅是散关原有的那三千降卒,就连其余的参狼羌人,也可以慢慢进行收编。

  如今王方被眭固杀掉,这些降卒心中自然会对陈军心有抗拒。再想要收编他们,就会多花费很多的功夫。

  不然的话,张辽也不会既向张燕借兵,又开始招募民壮充军了。

  “张将军,如今陈仓附近的盗匪要么接受招安,要么被剿灭。末将留在此地,也已经没有了用处。”

  “既然张文远将军想向陈仓借兵,不如就由末将带领一千兵马,前去散关协助文远将军吧。”

  张燕思考了半晌,这才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张燕在陈仓的日子也没有白过。

  他借鉴了郝昭平定河东郡北部匪患的经验,照葫芦画瓢,恩威并施。现在右扶风境内的匪患,也被治理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张燕本人还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将领。

  却说陈旭在蒲坂,接到张辽发回来的战报以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谓众人曰:“文远不负吾之重望,敢以五百骑兵冲击一万羌人军队,文远果真胆识过人啊。”

  只不过,笑完之后的文昭,脸色由阴沉了下来,说道:“然而,眭固身为一军副将,居然不遵军令,妄杀降将。”

  “若非文远应对得当,恐怕辛辛苦苦取得的散关,再次不为吾所有矣!”

  说到这里,陈旭道:“文远诛杀眭固,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而后,他扫视了在场的诸将一眼,说道:“诸位当以此为戒啊!”
首节 上一节 67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