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690节

  隐约之间,大殿之内的官吏,听见了外面传来的喊杀之声,他们都不由面面相觑。

  文昭看到众人的脸色,急忙抱拳说道:“诸位勿忧,区区叛乱,顷刻之间即可平复。”

  而后,他来到被抓住的吴子兰面前,猛然伸出了右手,一巴掌扇了过去。

  “啪!”

  吴子兰被文昭打了一巴掌,摔倒在地。一股鲜血从他嘴里吐了出来,其中还夹杂着几颗牙齿。

  “咔嚓!”

  文昭面带煞气,直接上前踩断他的右手,喝道:“说,还有哪些同党?说出来的话,让你死个痛快!”

  “啊啊啊!”

  随着文昭的脚,在吴子兰右手上面用力晃动,吴子兰忍不住发出杀猪般的嚎叫之声。

  其余官吏见文昭行为如此暴烈,都感浑身上下有些发冷。

  吴子兰虽然被踩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但是他倒也有些骨气,厉声骂道:“陈贼把持军权,欺君罔上,妄杀朝廷重臣,天下人恨不能生食汝肉。”

  “吾为大汉忠臣,但有满腔热血杀贼,又何须同谋?”

  文昭勃然大怒,猛然揪起吴子兰,一拳将其鼻梁打得塌陷下去,大声骂道:“若非吾之缘故,关中百姓不知饿死多少?”

  “如今关中百姓,哪个不言我陈文昭之好?你这贼厮为一己私利,假传圣旨,意欲害我性命,还把自己点缀成大汉忠臣,当真是无耻之极!”

  “来人,将他打断四肢,押入死牢。再将其一家老小全部抓起来,听候发落!”

  而后,文昭又扫视了一眼,被典韦拍得半死不活的董承,说道:“把他带上,我等这就前去面见陛下,看看陛下到底有无给他密诏!”

  张喜吓了一跳,急忙说道:“大将军息怒,陛下又怎么会自毁长城,下令陷害大将军?此必是董承假传陛下命令,意欲图谋不轨。”

  “既然董承已经被抓,就无需惊动陛下了吧。”

  士孙瑞亦是谏道:“董承浑身上下都被鲜血浸透,如何能够惊扰圣驾?如今城中动乱,大将军还是先剿灭叛逆为好。”

  由于这两人方才拼命护着自己,因此文昭倒也不敢给两人脸色。

  他转身向两人作了一揖,说道:“司空、卫尉明鉴,董承自称受陛下密诏,想要诛杀陈某。若果真陛下想要吾死,吾自当自刎以谢罪。”

  “那么董国舅亦是有功无过,旭即刻就让人将其放掉。”

  “若陛下没有杀掉旭之心思,那么董承就是欺君罔上、陷害朝廷重臣,当诛九族!”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旭一定要查得清清楚楚!”

  话毕,文昭直接让人带着董承,前去皇宫面见天子。张喜等人无奈,只得跟在文昭身后,一同前往皇宫。

  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无论董承有没有接受天子密令,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天子也都不会承认。

  因此,与其寻天子分说,还不如直接杀掉董承。这样的话,也不会让天子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声。

  无论如何,董承都是天子的外舅,并且打着天子的旗号诛杀陈旭。陈旭直接杀掉董承,与天子下诏诛其九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行人走在街道之上,看着不少地方灯火通明,街道上面还残留着一具具的尸体。

  皇宫之内,天子刘协听见外面的喊杀之声,急忙从床上起来,有些惊疑不定。

  他刚刚与董贵妃穿好衣服,想要派人出去查探一番,就听见有人来报,大将军押着董承,前来面见天子。

  董贵妃听见这个消息以后,脸上顿时变得毫无血色。

  刘协来到大殿之内,看着杀气腾腾的文昭,以及浑身鲜血的董承,当即大惊失色,问道:“大将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

  文昭指着董承说道:“陛下,董承以董贵妃坏了龙种为借口,邀请臣以及百官前去赴宴。”

  “却不想,此人在宴会之中埋伏刀斧手,口称奉陛下诏书诛杀微臣。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朝中公卿,在宴会之中被误伤,性命垂危。”

  说到这里,文昭猛然跪在地上,以额叩地,厉声说道:“臣一心为国为民,陛下若想除掉陈旭,只需一纸诏书即可,又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刘协吓了一跳,脸色铁青的指着董承,大声骂道:“朕何时让你诛杀大将军了?你如此行事,是想陷朕于不义耶?”

  董承虚弱地说道:“这都是臣自己想杀大将军,这才假传陛下口谕。如今既然没有除掉陈贼,吾又何须再找这个借口?”

  不管他有没有接到天子诏书,此时董承都不会承认。若是他承认了,不但救不了自己,还会背上陷害天子的骂名。

  假如他没有承认,很多人可能会在心中暗暗想着:也许董承是为了维护天子,这才故意不承认。这样的话,董承纵然身死,也会落得一个好名声。

  文昭起身,两眼如同冷电一般,死死盯住董承,想要看出董承是不是说的真话。

  董承却是破罐子破摔,瞪着陈旭大声骂道:“成王败寇,吾今日虽然死于你这个逆贼之手,但是日后你一定会被他人所杀!”

  文昭身后的典韦闻言,勃然大怒,直接上前一脚踢飞董承。董承撞在大殿的柱子之上,脑浆迸裂而死。

  天子以及百官见状,全都有些脸色发白。

  文昭却是斥责道:“此乃皇宫,又岂容你在这里放肆?”
首节 上一节 69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