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917节

  随后,关羽就将胡氏托付给了关平,独自一人离开了解县。

  “小君,对不起。若有一日,兄长能够有着稳定的领地,我一定会将你接过去。”

  关羽的思绪牵挂两头,一头是解县的妻儿;另一头乃是豫州的刘备、张飞。一头是亲情,夹杂了愧疚与温馨;另一头却是友情,夹杂了兄弟情义与铁马金戈。

  乱世之中的男儿,就是如此。要么马革裹尸,徒留悲痛与叹息;要么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荣归故里。

  ……

  关家村,关羽的庭院之内,胡氏一脸落寞。她苦苦等了将近二十年,却不想丈夫只回来了几天,就匆忙离家而去。

  她本来以为,关羽会带自己前往豫州,能够与丈夫朝夕相伴。却没有想到,现实却如此残酷。

  以往没有关羽的消息,胡氏也并不奢求其它,只希望将关平抚养长大,好让他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然而,关羽回到家乡让胡氏看到了温暖的希望,却又将这希望无情的践踏。从云端跌落到九幽之下,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更为重要的是,关羽有着非常浓重的大男子主义,并没有向胡氏解释,自己为何又不想带她前往豫州了。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以后若有机会,再接你过去吧。”

  正是因为关羽的这种大男子主义,才使得胡氏有些心碎。她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丈夫才没有把自己带走。

  于是乎,在关羽走了之后,胡氏哭了,哭得非常伤心。

  “阿平,去安慰一下你阿母吧。”

  看着亦是面带愁容的关平,文昭轻轻说道。没有人比他更加明白,关羽此举的用意;也没有人比他更加明白,胡氏的可怜。

  因为文昭也经常行军打仗,有时候一出去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和家中女人温存的时间,也是极其稀少。

  纵然许多时候他待在蒲坂,每日也有着数之不尽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所以说,文昭对于自己的妻儿,一直心怀愧疚。

  然而人在乱世身不由己,哪怕他已经成为雄踞一方的大人物,哪怕他如今麾下兵多将广,实力强劲。为了能够不被别人超越,他只有不停地发展壮大,不敢有一丝懈怠。

  逆水行走,不进则退。

  很多事情的道理,完全都是相通的。若是文昭故步自封,不思上进,早晚都会被其他诸侯所灭,落得一个家毁人亡的下场。

  男人一入战场,就身不由己,哪怕勇武如关羽,也没有信心能够在乱世中护得胡氏周全。是以,他才将其留在了相对比较安定的关中。

  毕竟,依照现在的趋势来看,关中纵然不是固若金汤,却也相差不远。更何况关平又在文昭身旁担任亲兵,日后胡氏的生活也会渐渐变好。

  正是考虑到这些,关羽才只留下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抛下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扬长而去。

  对于母亲的心思,关平自然非常清楚。他听到了文昭的话,了解到了父亲的心思以后,当即向着面带愁容的胡氏走去。

  “阿母休要伤怀,阿翁这次匆匆往豫州赶去,是因为伯父刘豫州,将要与冀州袁本初爆发战争。对于这场战争,豫州并没有绝对的胜算。”

  “阿翁担忧伯父兵败失去根基,怕阿母跟他过去以后,会随着败军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才没有带你前去豫州。”

  胡氏闻言先是一愣,继而有些担忧地说道:“刘豫州既然打不过袁本初,为什么要和袁本初交战呢?还有,战争爆发,你阿翁他会不会有危险?”

  胡氏上前一步,紧紧抓住了关平的手臂,眼圈有些泛红:“你阿翁他,为什么就不能留在关中,为大将军效命呢?”

  “大将军兵强马壮,谁都不怕,再加上大将军又那么赏识他。你阿翁跟在大将身旁,岂不会好上许多?”

  关平苦笑了两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母亲的话。胡氏虽然娴淑知礼,终究还只是一介农妇,她如何能够了解“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特意忽略了胡氏的几个问题,关平只是安慰她道:“阿母休要担心,就连大将军都说阿翁勇冠三军,天下少有人及。”

  “莫说此次战争伯父不见得会败,纵然兵败,阿翁仗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这个世间也没有几人能够挡得住他。”

  听闻这些话,胡氏才笑了起来,她的眼睛眯成了月牙状,脸上满是骄傲的神色。她觉得,自家丈夫能被大将军如此称赞,肯定是冠绝当世的大豪杰了。

  她能够嫁给这样的大豪杰,纵然与丈夫聚少离多,却也感到十分的幸福与满足。这就古华夏民间的女子,朴素、贤惠,并且容易得到满足。

  站在不远处的文昭,看到胡氏脸上骄傲的神色,这才会心一笑。他静静的走出门去,一旁的典韦看到以后,亦是不动声色的拿着自己的双铁戟,紧紧跟在文昭身后。

  文昭出了庭院,继续往田间走去。典韦不敢怠慢,招呼了一小队亲兵,跟在了自己身后。

  文昭漫无目的的走着,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当初典满、关平结拜的地方。闻着扑鼻而来槐树花的香味,他摘下了一串槐花,放在嘴中静静咀嚼着,感到了一股香甜之味。

  “乱世的男子就好似这串槐树花一样,无论外表多么冷艳,他们的内心却都是甘甜、温柔的。”

第527章 安置

  蒲坂城,当关平的母亲胡氏被接到典韦家中以后,他就去军营领到了一副亲兵专用的盔甲。在关平穿上铠甲的那一刻,他兴奋极了。

  关平在心中大声呐喊着:“从今以后,我关平也可以待在主公身旁,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了。”

  每个男孩都有着一个驰骋沙场的梦想,关羽为了这个梦想,更是连续十几年坚持不懈的锻炼武艺。直到今天,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

  自从关羽离开以后,关平就跟随文昭一起,带着胡氏来到蒲坂。至于家中的田地,因为当初关羽准备带胡氏前往豫州,故此早已说好了出租给了别人。

  及至后来,关羽独自一人离去,胡氏还想着再将那些田地收回,自己一人耕种,却被关平阻止了。

  关平认为,人不信而不立。

  既然已经说好了要将田地租给他人,现在反悔的话,恐怕就会失信于人。关平传承了关羽的倔强,对于信义二字看得极重,自然不会做出这种出尔反尔之事。
首节 上一节 91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