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237节

看了今日这道檄文,鲁肃才知道,关羽竟然真的战死了,而刘备,也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因关羽的死而迁怒于己,完全误会了自己的意图。

此时,那一队轻骑已离去,沿城一线的燕军,纷纷的将箭上的帛书拆开来看。

几乎在转眼间,沿城一线,万余号燕军,都看到了他们大王的这道王令。

那一双双的眼眸,不由自主的便望着了鲁肃,眼眸之中,暗藏着复杂的神色。

鲁肃只觉如芒在背,心中暗自发寒,他知道,刘备的那道王令,已然在燕军将士心中起了作用,这一刻,恐怕不少人都在权衡着,是否该诛杀了鲁肃。

蓦然间,鲁肃的脑海闪过一个念头:

此必颜良之计也!

郯城被围,关羽到底是突围成功,还是战死,郯城方面根本就没有确实的消息。

而那一队轻骑,又如何能突破铁桶一般的围阵,轻易的将这箭书射入城中?

鲁肃思来想去,只觉这其中破绽太多,便隐隐觉得,这必又是颜良在施离间之计,目的显然是利用关羽之事,伪造刘备的王令,好让郯城守军自相残杀。

想到此节,鲁肃腾的站了起来,大声叫道:“郯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军如何能突入重围,此必颜贼伪造的王令,只为离间本将与众将干,尔等万不可中了颜良的奸计!”

鲁肃的一番警醒,并未能打消众军的疑虑,那一双双眼睛中,狐疑与阴冷依旧存在。

这个时候,鲁肃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下令将那些帛书收缴,以免其扩散出去,蛊惑更多的将士之心。

只是,鲁肃的努力,却很快显得那么的徒劳。

城头的那些燕军将士,早就把王令的内容记在心里,入夜归营后,彼此间口耳相传,很快就遍传全军。

未到一天的功夫,整个郯城中两万多的燕军,便统统都知道了帛书之时。

私下的议论,一时风起。

尽管有人质疑那王令的真实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鲁肃的智谋,大多数的燕军将官士卒,都坚信那道王令是真实的。

关羽已死的消息,很快亦传遍全军。

关羽平素傲慢无礼,得知他死了,这些守军也没多少人感到可惜,但刘备素来善长收买人心,郯城的这些守军们,对刘备的尊敬与忠心,还是存在的。

不少人都害怕刘备因关羽之死,会迁怒于他们,同时也因郯城被围,固守的希望着渺茫,害怕死于楚军之手。

于是,议论来议论去,众人便开始达到共识,觉得应当遵从王令,杀了鲁肃弃城突围,如此,一来可以抵消前罪,二来也可不致于与郯城一起覆灭。

暗中议论之下,未及数天,一场针对鲁肃的兵变,便已经开始暗中酝酿。

鲁肃这些年在关羽的手下,也不是白混的,那两万的燕军中,至少有一两千人是忠于他的。

心腹耳目,很快就将这些风闻报知了鲁肃,这些令人震惊的消息,无疑是将鲁肃逼入了绝境。

“颜良啊颜良,你的计策好生歹毒,你这是把我鲁肃往死路上逼呀。”堂中的鲁肃,口中恨恨自语,满脸的愤怒与无奈。

焦虑不安的鲁肃,却只能踱步于堂中,苦苦的思索着应对之策。

郯城守军中,忠于他鲁肃的不过千余号人,以这千余人来对抗近两万想杀他的燕军,显然只有死路一条。

又或者,抢先一步离城向北突围,亲自去面见刘备呢?

鲁肃很快又想到,城外被围得与铁桶一般,自己仅凭千余人就去突围,无异于去送死。

苦思冥想,无计可施,鲁肃的心情是越来越焦虑沉重。

蓦然间,另一个念头闪过脑海,鲁肃突然间停下了脚步,眼神中涌动起复仇的神色。

沉吟良久,鲁肃暗暗一咬牙,无奈的叹道:“事到如今,或许只有这一条路,可以保全性命了,唉——”

※※※

城外,楚军大营。

时近黄昏,颜良正与庞统在行帐中,围炉取暖,品尝着温酒。

帐帘猛然掀起,周仓大步而入,兴奋的拱手道:“启禀大王,那鲁肃率千余兵马逃离了郯城,目下正在寨外求降!”

鲁肃求降!

周仓原以为,这个大好的消息,必会令颜良欣喜不已,却不料,颜良如同早有所料一般,只是冷笑了一声而已。

“军师,看来你的离间计果然是妙啊,这位鲁大都督终究还是个怕死之徒。”颜良赞叹道。

耳听此言,周仓却才惊喜的意识到,原来自家大王早就设下了计策。

庞统微微一笑,说道:“鲁肃一降,城中余下燕军必是人心瓦解,多半会选择在今夜弃城向北突围,还请大王早作准备才是。”

“传令给兴霸他们,命诸将今晚依行行事。”颜良传下号令,旋又摆手道:“把鲁肃那厮带上来吧。”

“诺。”周仓拱手而去。

过不得多时,帐帘再度掀起,灰头土脸的鲁肃,一脸黯然的步入了帐中。
首节 上一节 1237/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