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706节

王凌神色立变,脸上的尴尬愈重,只得沉着气道:“文远这话就错了,我家天子身出名门,无论是才学还是雅量,都远胜于那颜良匹夫。文远你也是并州人,难道你放着如此天子不效忠,却非要为颜良那卑贱匹夫出身的暴君卖命吗?”

王凌身出名门,自有名门的骄傲,当年王允诛董,很大原因也是看不惯一个西凉匹夫出身的军阀,来压在他这些高贵的世族名士头上。

时值如今,王凌身在世族豪强把持的晋国中为官,更对自己的高贵身份多了几分自恃,这时便忍不住搬出了所谓的身份贵贱之说。

耳听着王凌左一句“高贵”,又一句“名门”,张辽的嘴角钩起一抹讽刺的冷笑,表情愈加的不屑。

“当年陈涉可是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曾经的汉高祖,不就是一个亭长,却有坐拥天下。司马家往前数几百年,说不定也只是草民而已,今日仗着祖先的之功,却玩起了高贵冷艳,真是好笑。”

“张文远,你——”张辽一番话,把王凌呛得脸色憋红。一时却不知如何反驳。

这时,张辽上前拍了拍王凌的肩,语重心长的说道:“需知天道好还。世事无常,今日为高贵冷艳的世族,明日也许就会成为草民不如的奴隶,那些为我大楚天子所灭的诸侯。就是最好的例证。”

张辽反客为主。竟然教育起了王凌。

末了,张辽还劝道:“王彦云,念在你我同乡的份上,你劝你认清大势,休要再为司马懿卖命,还是择明主而事,识时务的归顺我大楚吧。”

王凌这下就郁闷了,他原本是来劝降张辽的。谁曾想到,三言两语间。他竟是反被张辽来劝降。

“张文远,你当真不念旧谊,仍要执迷不悟下去吗?”王凌有些恼羞成怒,厉声质问。

张辽却收敛了讽意,淡淡道:“张辽漂泊半生,曾为两位诸侯效力,如今终遇真正的明主,已是决心为之赴汤蹈火,任何人都休想令辽动摇。”

张辽那慷慨决毅的气势,令王凌心中肃然,不知还能说什么。

“辽今正是念头往昔旧谊,才会跟你一见,咱们该说的话都已说尽,请吧。”张辽下了逐客令,拨马转身,不再正眼相视。

事到如今,见张辽这般决然,王凌也无可奈何。

“张辽,你今日不降,将来你可别后悔,哼!”王凌丢下一句恶狠狠的威胁,拨马转身,离城而去。

张辽登临城头,看着王凌远处,英武的身躯上,只有刚毅没有后悔。

“王凌此去,晋军必会大举再攻,速速修补城墙,准备再战!”

※※※

徒劳无功的王凌,带着一腔的不爽,离开临汾城,策马飞奔还了晋营。

晋军御营中,司马懿正一脸自信的等着消息。

张辽乃并州人士,当年又是迫于无奈,才归降于颜良,正是因此,司马懿才推测,张辽对颜良并不那么忠心,而今城池被围,势出无奈之下,极有可能转而归降于自己。

“报,王将军回来了。”御林亲军急报。

司马懿神色一动,摆手喝道:“速速宣入。”

片刻后,王凌步入了御帐,带着一脸的无奈与怨意,跪伏于前。

“臣无能,不能劝降那张辽,请陛下恕罪。”王凌苦巴巴的向司马懿请罪。

司马懿神色一变,一丝阴怒之色涌现脸庞,沉声道:“那张辽为何不降,他都说了些什么?”

王凌不敢隐瞒,遂将张辽所言诸般不屑,如实的道与了司马懿。

司马懿的脸色是越来越阴沉,深凝的眼眸中,一股凛烈的恨意,在疯狂的涌动。

“朕是看得起他,才会劝降这匹夫,没想到他竟这般不识抬举,竟然敢公然藐视于朕,实在可恨之极!”

司马懿愤怒之下,当即下令,命八万大军围城,对临汾城继续发动狂攻。

张辽却丝毫不惧,作为楚国五虎上将之一,他率领着七千将士,顽强的抵挡着晋军的狂攻。

当张辽在苦战时,颜良正率领着二十大军,穿越王屋山向河东挺进。

王屋山山势险恶,中间只有一条狭道可行,二十万大军想要通过这条山脉,又谈何容易。

数天之前,楚军只有五万余人通过,其余大部还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的行进。

而此时,临汾被围,晋军狂攻的消息,却不断的传到颜良手中。

“我军在平阳郡的防御工事,重点都在平阳,那临汾城城防并不坚固,司马懿又颇有用兵之能,臣只能大军行进缓慢,会耽误了援救。”法正顾虑道。

“有张文远在,临汾稳如泰山,尔等不必担心。”颜良对张辽充满了信心。

历史上,张辽有几千兵马守合肥,孙权率十万大军,数不清的名将都攻不破,何况今日之司马懿。

颜良对于张辽,拥有着绝对的信心。

这时,庞统却道:“臣倒是不担心张文远,臣只怕我大军一到,司马懿闻风丧胆,率军退回太行山上去,那时晋军据守险要,我军向北仰攻,只怕就会倍加艰难。”

并州之地,自古是从南往北攻难,从北往南攻易,庞统所言,倒是不无道理。

事实上,颜良巴不得司马懿狂妄自大,跟自己的主力正面决战,那时正好毕其功于一役。

不过,颜良却很清楚,司马懿是一头狡猾的狼,历史上他能在祁山坚守不出,活生生的把诸葛亮给熬时,今日他就不会狂到敢以八万之军,跟大楚的二十万大军正面对垒。

若令司马懿率八万大军,完好无损的撤回晋阳,以这样一支力量,凭借着太行山的险些,显然对楚军下一步的进攻不利。
首节 上一节 1706/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